如今養狗、貓等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肢體極易被犬、貓等家畜抓傷、咬傷。
眾所周知,制狂犬病又稱恐水癥,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看見水就恐怖,肌肉痙攣,呼吸困難,最后全身癱瘓而死亡,病死率為100%。但人們在狂犬病的認識上經常存有如下一些常見誤區:
誤區一:許多人覺得自己家養的狗外觀健康,不會攜帶狂犬病毒,故不注意防范。其實,這是人們在狂犬病認識上的一個極大的誤區。市民一旦被狗、貓、鼠、蝙蝠、猴等動物咬、抓傷,切不可存任何僥幸之心,及時徹底清創后消毒傷口,最好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病疫苗或根據咬傷部位及程度確定是否加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誤區二:寵物已注射過獸用狂犬病疫苗后咬了人,人不用打狂犬疫苗。寵物犬、貓雖然已經按規定足量接種了符合要求的獸用狂犬疫苗,那只能預防動物不發病,人一旦被其咬傷、抓傷最好進行人用狂犬疫苗的預防接種才比較安全??袢∮幸呙缈晒╊A防,但無特異的有效治療,發病后幾乎100%病人都會死亡。因此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誤區三:只要接種疫苗就不會發生狂犬病。是否會發病還要取決于接種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種完后半個月左右檢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水平。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仍是陰性,可再加強注射2針,可使抗體轉陽,說明疫苗接種有效。
誤區四:經接種過狂犬疫苗的人又被犬咬傷不用再接種了。對接受過暴露前或暴露后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種并經檢測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陽性者,如果一年內再發生較輕的可疑接觸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并消毒傷口,同時密切觀察咬人的犬,若它在10日內未發病,傷者則不必注射疫苗。一旦咬人犬發病,立即給被咬的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如果是第二年再次被咬傷,可于咬傷當天、第3天各注射一針疫苗即可。對嚴重咬傷、以前接受過疫苗接種但時間較久,血清抗狂犬病毒抗體陰性者,則應重新進行全程即5針疫苗的暴露后預防免疫,必要時應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誤區五:有些農村有種迷信的做法,將犬毛燒成灰后外敷傷口。這是極不科學的。應當將動物咬傷、抓傷的傷口及時用清水沖洗,用堿性肥皂反復擦洗,徹底清創后消毒傷口,局部傷口原則上不縫合、不包扎、不涂軟膏、不用粉劑,盡量暴露,傷口的及時正確處理在狂犬病的預防上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