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20年的研究成果來看,寶寶出生后頭3年是大腦發育期。
寶寶剛出生時大腦中就有大約1000億個腦神經(神經元),但他們彼此還是孤立狀態。而出生后前3年,大腦每秒鐘可以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形成“樹突”和“突觸”,形成發達的神經網絡。
點擊加載圖片
因此,寶寶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寶寶所經歷的各種刺激都會對大腦發育帶來好處,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創造各種機會,多玩這4類游戲,提升寶寶的智力發展。
點擊加載圖片
感官游戲
3歲前,寶寶大腦發育還未達到成熟階段,寶寶還不能依賴大腦工作與世界建立聯系,而是依賴感官學習來了解世界,比如用手抓東西、用嘴“品嘗”事物……通過感官接受刺激,反過來刺激大腦發育。
感官游戲其實就是多讓寶寶通過自己的感官接觸周圍環境:
抓握游戲:將不同觸感的玩具放在寶寶手里,讓寶寶感受不同。然后家長可以輕輕拉扯玩具,寶寶會將手握緊。
滾球游戲:用滾球的方式擊打前方的瓶子,根據孩子的年紀將瓶子適當放遠。
猜水果:蒙住寶寶的眼睛,讓寶寶聞味道或品嘗,猜水果或蔬菜的名字。
絕對辨音:先給經常給孩子聽單音節,比如DO,慢慢記住各種音節,然后彈奏簡單的音節讓寶寶分辨。
點擊加載圖片
“玩水”游戲
可能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腹中就是處于羊水中,所以寶寶天性都是“愛水”的,而玩水的游戲不僅能為孩子提供奇妙的觸感,還能讓孩子感受溫度、流動性,并且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夏天在家用一個水盆或者箱子裝上一些水,再給寶寶拿幾個容器、瓶子再加上點瓶蓋、紐扣、漏斗等物品,還可以在水里加上點顏料,光是舀水玩就能讓寶寶玩上一上午。
點擊加載圖片
這個游戲雖然好玩,不過需要注意避免孩子將水或者里面的玩具塞進嘴里,最好是在夏天玩避免寶寶感冒。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將水換成細沙。
拼搭游戲
拼搭游戲也就是像積木、雪花片、樂高等玩具,寶寶可以通過不斷移動玩具、拼搭玩具,鍛煉寶寶的想象力、發展精細運動技能、發展抽象思維。而且像堆疊積木的游戲可以讓寶寶感受物體平衡、更有立體感。
點擊加載圖片
手工游戲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智慧之花是開放在指尖上的。
手工游戲可以通過手部完成動作來對大腦進行刺激,隨著寶寶的雙手越來越靈活寶寶的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敏。而且手工游戲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創造力、觀察力,對寶寶來說還很有樂趣。
手工游戲的類型也很豐富,比如橡皮泥、陶土、剪紙、折紙等等,完全可以換著花樣給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