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教育家默克爾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中國人都講究“談錢傷感情”,所以錢的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和孩子提及。
但是孩子只有正確的認識金錢,才不會成為金錢的奴隸。
網絡上熊孩子,悄悄地拿走父母的錢,去充值游戲,或者打賞網絡主播的新聞層出不窮,雖然表面上看損失的是錢,其實是孩子沒教育好。家長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所以父母不給孩子談錢會有很大的危害。
但也有極端的家長會跟孩子哭窮,或者炫富。無論哪一種方式和孩子談錢都會給孩子造成影響。
小美和媽媽在商場里逛街,進到一家精品店,小美看中了一個十幾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自己買。但是媽媽的態度著實嚇了小美一跳,先是瞪了小美一眼,然后大聲的吼道:“你不知道家里沒有錢嗎?媽媽每天辛苦上班掙點錢容易嗎?家里的錢除了要供你上學,還要維持每日開支,哪里還有錢給你買玩具,你能不能懂事點?”
小美被嚇到了,大氣不敢喘,很顯然媽媽這次哭窮成功了,但是卻沒考慮長遠。
家長總是和孩子哭窮,孩子會變得自卑,家里窮的意識會占滿孩子的腦袋,限制孩子的發展,阻礙眼界和格局的生成,從小不被滿足,長大很可能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人,眼里就只剩下對金錢的追逐,放棄了理想和底線。
張軍的爸爸是出了名的愛吹牛,為了維持自己在兒子小軍面前偉大的形象,總是在兒子面前吹噓家里有錢,爸爸是單位的干部,屬于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小軍也算是爸爸的死忠粉,在學校里每次和別人提起自己爸爸時,滿滿的自豪感。一次在與同學攀比時,竟然打了起來,還被叫了家長,爸爸也被老師批評了和孩子炫富的事。
家長和孩子炫富,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還會造成和同學之間攀比,嚴重的就是產生肢體沖突,造成人身傷害。而且家長對家里的經濟情況夸大,無法讓孩子認清家里的經濟實力,從而做出與家庭狀況不匹配的事情,造成經濟壓力。
家長應該改變談錢色變的想法,不夸大,實事求是的和孩子談錢,讓孩子知道家庭真實的經濟狀況。這樣孩子在做事時也能量力而行,而且越早和孩子談錢,也能有效幫助他們掌握駕馭金錢的能力,不至于在面對金錢時不知所措,迷失自我。
家長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端正對金錢的態度,教導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努力獲得財富,理性追求物質,不要走捷徑,產生不勞而獲的思想。同時指導孩子合理規劃用錢,明白錢的來之不易,也不能過度依賴金錢,被金錢迷惑雙眼,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
孩子若明白通過自己的打拼和付出才能換來金錢,同時也懂得了金錢的用途和目的,孩子的思維會受到影響和啟發,更能培養出他們創造財富的能力。
都什么年代了,別再對孩子哭窮或炫富了,講究方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孩子財商,就是家長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