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沒有入門考試,只需要遞交申請書、IQ測試。前兩年甚至四年為通識教育,不分系。大學前兩年或者四年,現代最基本的知識要知道。
然后就念大學了,所有美國大學沒有入門考試的,首先遞個申請書,接下來有個IQ測驗,IQ是多少。在美國一般當總統的IQ沒有高過130的,因為高過130,你上去講演,人家聽不懂。跟小布什競爭的戈爾,戈爾就像個教授,這就選不上;小布什,他就像一個牛仔,牛仔總統,他講得算,要打就打了,要單邊行動就單邊行動,美國人就覺得跟我們一樣,是自家人。我學過心理學,在美國智商超過130的,就不要去選總統了,你是絕對選不上的。
美國大學前兩年,就是通識教育。我們都知道美國私立大學的龍頭是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本科是不分系的,所有的系都是研究生系,歷史系、社會學系、經濟學系等都是在研究院里的課。
當然你可以選課,基本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社會教育等等,可以到各種研究系選課。畢業了,就看你哪一科學分多一點,理科的學分多一點,你就是理學士;文科選的多的話,就是文學士。
這就是哈佛大學,本科是通才教育,完全沒有系的。那時候你的學習,向整個社會學習,向文化學習,而不是向一個專業去學習。當年哈佛大學創辦時很小,只有本科有一個圍墻,在里面接收訓練。一年只招一千個學生,畢業出來,就等著當總統、公司的大老板吧,都是貴族子弟。
加州大學不行,因為加州是州立大學,納稅人有有錢人也有窮人,不能只照顧有錢人。前兩年是低級班,也不分系,教的都是通識教育(genaral education),這些課都是專業老師去上。第三、第四年開始專業課程,課程大學二年級最高的課程是99,1是最低的,100-199就是大三大四的專業課程,200就是碩士課程,500是博士課程。加州大學這兩年很辛苦,不像哈佛大學那么逍遙自在,這兩年所有專業知識通通要學,要學夠。就像蓋房子一樣,要打根基。這兩年是最辛苦,專業的基本知識要兩年學會。
中國在我們的時代里有一點點超過西方了,功利主義,非常功利主義。我剛剛到美國教書的那兩年。隨便到美國一個大學里去看看,歷史系總是五大系之一,是大系。中國,歷史非常冷門。歷史雖然難學,但因為是大系,美國的學校也有五分之一學生學習。歷史畢業后做什么?有學生就說當總統啊,我就嚇了一跳,據我所知美國總統中學歷史出來的只有威爾遜,學歷史的怎么當教授呢?
學生就說不是這樣的,美國政客大多都是學法律的,美國總統差不多80%是學習法律的,但美國法學院是沒有本科的,都是研究院,其他系的都可以考法學院。法律有兩種,一種是成文法,一種是不成文法,英國是判例法,美國是成文法。美國雖然是成文法,但應用是不成文法,美國判案件是要案例的,因為人世間的情況千變萬化,有多種多樣的人犯罪,動機是不一樣的,證據有多種多樣的,所以定的法律條例有限,就是寫一萬條,也不確定案件發生就能用上去。真正用的是案例,哪一年、哪個州發生這么一件事情,案例結果是怎么判,就照著這個。案例超越法律條文。而我們學歷史的常常研究個案,最重要的是推理個案研究,跟學法律的案例研究有點類似。所以,學生就講歷史系畢業,去美國考法學院有很大的優勢,法學院出來就可以從政,眾議員、參議員、總統,大部分是學法律出身的。
其次,就當外交官、國務卿。到多個國家去做官的話,要懂得這個國家的文化,研究這個國家的文化,一般來講就要研究他們的歷史。因此,學歷史當外交官的也非常多,也很成功。
美國1958年經國會通過了《國家國防教育法》(根據該法案,聯邦政府撥款援助教育事業,學校教育也作出相應調整以適應培養國防人才和科學進步的要求)。美國也不是很自由的,申請這筆支持,第一,要是美國公民;第二,要經過思想檢查,有沒有左傾,是不是共產黨。靠得住了,通過審查就可以。美國成立中國學,當時主要是把中國當成敵人專門去研究的。美國人學習中國史最麻煩的是中文,它不是西方的文字。他們就去臺灣、香港學習中文,學習七八年。很多人就從事外交。美國大學很少有外交系,頂多有國際關系研究系。歷史系的學生是可以當外交官的,當然要懂得世界各國歷史、國情,還要學習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