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疾控的電話,我陷入了深淵
李剛(化名),29歲,一名職業健身私教,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艾滋扯上關系,但疾控的一個電話,讓他陷入了深淵。
前段時間,李剛身上出了很多紅疹,吃了抗過敏藥后還是沒消,而且每天都覺得特別累,沒有精神。
后來他到皮膚科就診,醫生的神色不太對,在問了一些過往史后,醫生開了化驗單,看到檢查項目時李剛驚住了,但醫生安慰說“只是懷疑,做一下沒關系”。
兩天后,醫院通知待復核,復核期間,他每天都在煎熬等待,接到確診電話的那一刻,心里反而踏實了。
02 接受現實,堅持服藥
現在,李剛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好在發現得早,身體抵抗力也好,目前化驗CD4 400+, 病載10萬+,醫生說只要堅持吃藥,情況就會好轉,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
確診后,李剛開始服用國家提供的免費藥物,剛開始有一些副作用,但還能承受。
艾滋病是由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機體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具有傳染性、全身性和致死性,未經治療的患者,在晚期會發生各種嚴重感染和惡性腫瘤,導致死亡。
由于病毒破壞的是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外來病毒和細菌入侵的關鍵,因此很難研發出有效的抗HIV病毒的藥物,目前尚無法根治。
很多人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為性傳播,但不僅如此,還有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
母嬰傳播是感染母親通過宮內和哺乳等方式傳播給嬰兒,血液傳播與被病毒污染的血液進行了交換,例如共用注射器、醫生的職業暴露等。
那作為健身教練,李剛是怎么和艾滋病染上關系的呢?原來,有位客戶在體驗了一節課后,提出了別的要求,如果李剛能滿足,就買100節課,否則就不買了。
一開始,他拒絕了這個客戶,但店長知道后痛批了他一頓,說是損失了一筆大買賣,并要求他向客戶道歉,挽回損失。沒辦法,李剛把這個單子接了下來,沒想到卻有了后續的遭遇。
2013年,某中學特崗教師李成(化名)確診HIV陽性,隨后被告知不能繼續簽訂留任合同。
為了能留在原崗位工作,2014年6月,李成申請仲裁,要求留任并享受當地教師同等待遇,并賠償損失22400元。
經過2年的仲裁和訴訟程序,2016年4月,李成獲得經濟補償9800元,但其他請求未予以支持。綜合考慮后,李成放棄繼續上訴。
早在2006年,我國施行的《艾滋病防治條例》中就有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九條也規定:“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雖然法律保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權益,大腦現實中的歧視始終存在。
另外,權益和義務相輔相成,醫療機構有義務保護他們的隱私,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也應主動承擔如下義務:
1、接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
2、將感染事實及時告知和自己有性關系的人;
3、就醫時,將感染事實如實告知醫生;
4、采取必要防護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5、不得故意傳播艾滋病。
那么感染艾滋病還能做私教嗎?當然可以,只要遵守好義務。
艾滋病潛伏期也是可以有癥狀的。
全身癥狀
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反復低熱,有72%的患者會出現,還可能伴有消瘦、寒戰、疲憊無力,體重下降等,之后會極度地嗜睡無力,無法進行平常的體力活動。
一些患者還有慢性腹瀉,且找不到發熱、腹瀉和體重減輕的原因。
淋巴結腫大
艾滋病患者有55%到100%會發生淋巴結腫大,雖然是全身性的,但多見于頸后、頜下或腋下,腫大淋巴結質地硬,偶爾有壓痛。
皮膚損害
艾滋病侵襲的主要部位之一是皮膚黏膜,有許多患者的首發癥狀為皮膚損害,如全身瘙癢、皮疹、蕁麻疹、尖銳濕疣等。
雖然目前艾滋病無法治愈,但隨著醫學的進步,患者可以控制好病情,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如果進行過高危行為,要及時檢測,并留意癥狀。
點個“在看”,把這個消息告訴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