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上旬某天,我的一個同學打電話問我晚期肝硬化能治不?我很謹慎地說那要看怎么理解“能治”這個詞了,如果指的是完全治愈,那恐怕很難做到,也無法保證治愈到什么程度,如果是阻止病情發展,甚至還有一些逆轉,有一部分患者是能夠實現的。她說好的,過兩天會有一位患者找你。
我沒有想到幾天以后,我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一波三折的治療之旅。
1月13日,我的同學通過微信告訴她前幾天說的那個患者從外地回來了,現在想服用一些中藥,隨后轉發來了幾張圖片,是患者的一些并不完整的病例資料,她最后調侃地說,老同學,患者的情況好像比較嚴重,你就發揮你全部的聰明才智吧!
我點開那幾張圖片閱讀起來,魏某某,男,60歲。我的天那,何止是肚硬化晚期,現在要命的是肝癌晚期多處轉移,并瘤體破裂。后來我才知道,患者有多年的乙肝和糖尿病史,2021年6月也就是半年前已經發現肝臟多發占位,但不知什么原因未予治療。2021年12月27到深圳看望女兒,第二天傍晚喝了一點酒,突然發病:頭暈,惡心,嘔吐,胸悶,胸背皆痛,上腹不適伴有壓痛。后經檢查以肝臟多發點位性病變、肝癌破裂出血、肝硬化失代償期、腹腔積液收住深圳第九人民醫院。入院后又出現反復發熱,經禁食、抗感染、護肝、止血、補充白蛋白、利尿等治療,體溫正常,腹痛腹脹緩解。患者強烈要求出院回家,院方告知出院隨時有生命危險,患者執意出院,遂經家屬多人簽字,于2022年1月7日出院,隨即乘火車返回哈爾濱。
因患者尚在返家隔離當中,只好通過視頻問診,一般狀態尚可,肝病面容,略顯疲憊,上腹部膨隆,稍覺腹脹,眠可,納中,乏力,二便可,口苦,口干明顯,飲水不能止,舌質色正,體大,齒痕,津充。處方:柴胡15g,黃芩10g,雙花15g,黃芪30g,當歸30g,白及10g,雞矢藤30g,忍冬藤15g,生白術15g,生半夏15g,茯苓15g,豬苓15g,澤瀉20g,鱉甲30g,牡蠣30g,生姜15g,大棗30g,黨參15g,桂枝10g,蜈蚣1條,七劑水煎服。
方甚平淡,為小柴胡湯合五苓散加味。
患者來面診已經是2022年2月7日,春節之后了。服藥后口苦減,現口干甚,咽干而酸,覺有酸水停留在咽部,心下及兩脅滿痛,按之痛甚,排氣、排便后稍舒,左側臥位時脅痛,近一周干咳。舌淡紅舌薄膩,脈弦滑有力,寸浮。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為小陷胸湯證,咳嗽,咽干,寸脈浮,有為表邪。處方:瓜蔞50g,黃連10g,生半夏15g,僵蠶10g,生甘草10g,薄何10g,荊芥6g,防風6g,柴胡20g,威靈仙20g,海蛤粉30g,浙貝15g,鱉甲30g,瓦欏子30g,雞內金20g,牡蠣30g,黃芩10g,人參10g,生姜10g,大棗30g,七副水煎服。
2月13日早晨,患者本人加了我的微信(以前只有他女兒和我聯系),他說昨天開始肝疼痛,一陣急一陣緩,但一夜沒怎么睡。肝區劇烈疼痛伴腹脹,且有瘤體破裂的病史,這恐怕很麻煩,腫瘤再度破裂的可能性比較大。囑其中藥照服,另外最好盡快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必要的話就住院。
遇到這樣的重患,風云突變的事隨時有可能發生,只能小心謹慎,自己無力解決或解釋不清的問題促其去檢查或住院,這是對患者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
2月15日,他告訴我沒有去醫院,后來腹痛遂漸緩解,現已完全平息,但又出現牙齦出血,昨晚出了一夜。囑其增服三七粉或云南白藥。肝硬化晚期因為凝血功能差,各種出血都很常見,這個不足為奇。但因患者病情嚴重而復雜,若出血止不住也很危險,且不知腹腔是否有出血。
2月18日三診,口苦已除,口干、咳嗽依然,腹痛腹脹再度緩解許多,牙齦出現不減。舌淡苔黃膩,脈浮滑沉取力不減。前方去薄荷、荊芥、防風,加熟地、炮姜、五味子、蒼術。
二診加風藥,是考慮其疏肝以助疏瀉可致津液,又可宣肺祛邪止咳,舌苔膩,有濕,風能勝濕。盡管現表癥未除,脈浮猶在,但因出血不可再用。加黑地黃丸是為補血止血。
3月2日四診,前一日去做了B超,提示腹水,腹脹又有加重,下肢有浮腫,近日咳嗽,低燒,嗜睡,舌淡紅苔中間黃膩,脈弦滑。處方:白茅根60g,赤小豆30g,生薏米60g,柴胡25g,黃芩10g,生半夏15g,玉米須30g,黃芪30g,忍冬藤30g,當歸30g,牡蠣30g,鱉甲30g,生白術40g,雞矢藤30g,海蛤粉30g,茯苓皮30g,生姜皮20g,大腹水15g,附子7g,瞿麥30g,黨參20g,靈芝30g。
仍然是用小柴胡湯通利三焦,加入大隊利水藥,試圖改善腹水情況,但同時也沒有忘記扶正:當歸、黃芪、黨參、白術、靈芝皆重用30g以上。
3月5日,患者住進了腫瘤醫院,檢查顯示,除肝內多發轉移,最大者167×116mm外,肺和腎上腺均有占位,疑為腫瘤轉移。用了靶向藥,用藥后咳嗽加重,又出現了低熱、乏力。患者女兒在微信上一遍又一遍問我怎么辦,我說你現在應該問管床的主治醫才對啊,她說很難找到主治醫生,都是學生在管,問了也是讓吃消炎藥和止咳藥,但吃了都沒效。
3月12日出院,患者女兒告訴我他父親狀態很差,腹脹很厲害,吃飯很少,最近瘦了好多。我苦思多時,讓其去網上購買鮮積雪草,每日一斤,用白酒炒熱敷臍,其上以熱水袋保溫,每天最少敷2小時。16日積雪草到,開始使用。
3月21日五診,出院后把剩下的藥都服完了,喝了這次的湯藥后小便量沒有增加,但大次數多而呈水瀉樣,瀉后腹脹沒有明顯減輕,食后脹得厲害,食欲差,吃得很少,不想動,整天躺著。牙齦出血減少,但時常鼻子出血。面色黯淡,舌淡紅體大苔薄,脈弦滑。處方:防已15g,桂枝12g,人參30g,石膏30g,附子7g,瞿麥15g,山藥30g,茯苓30g,生白術50g,厚樸50g,生姜30g,生半夏15g,瓦楞子30g,雞內金20g,柴胡15g,黃芩10g,鱉甲30g,白茅根60g,生薏米60g,黃芪30g,當歸30g。七劑水煎服。
3月28日,患者女兒說,已外敷了一段時間的積雪草,效果不太明顯,但病人狀態整體好了一些,飲食和體重均有回升。病人整體向好,腹水雖然沒有消退的跡象,但至少沒有發展,我覺得內服加外敷這樣的治法是起了協同作用的,換句話說,外敷還是有效的,應該加大外敷藥的力量,于是將牽牛子、萊菔子、松脂等藥粉細末,加入少許巴豆霜,囑其用白酒調藥末做成丸,敷在臍部。她說又買了積雪草,我說那好,一起來,臍內納入酒調的藥丸,丸上再敷以炒熱的積雪草。夜晚敷,白天可以去之。
3月30日,未面診,仍用原方。
4月12日,網診,腹脹大減,大便日二、三次,成形,口仍干,口唇周圍出現許多丘疹,無不適感,納增,鼻有少量出血,排氣較多,舌體大,脈弦滑。前面去厚樸、生姜,加少量知母、黃柏以清其上焦虛熱。
4月23日,仍網診,腹脹續減,平穩向好,眠食皆安,體重增加。上方去知母,加烏梅。
5月6日,網診,唯有口干仍然明顯,其余諸證皆平,女兒去上班,自己打理生活,齦、鼻出血皆止。最奇者,打了多年的胰島素最近居然停止不打了,而血糖平穩在10以下。囑其不可掉以輕心,要適時監測。處方仍宗前法。
其實最開始中醫治療的時候,能感覺到他們都沒有抱太大希望,只是略盡人事而已。這樣的效果出乎他們的意料。
需要說明的是,我每次開藥都是7副,每日3次,一共代煎為21袋。我交待是很清楚的,但患者從一開始就每日2次服用,因此每7副藥他都要服用10天甚至還要多幾天。中間患者幾度食后腹脹加劇,胃口又差,我也就沒有去更正他,后來病情遂漸向好,似又無更正的必要,也就任由他了。
通過此例的治療,明顯能感覺到疑難慢性病癥,特別是腫瘤,內外合治,雙管齊下甚至多管齊下,的確可以提高療效。當然,患者信任醫生才會執行這些繁瑣有時甚至讓人覺得荒誕或迷信的醫囑,同時也無疑會給護理增加難度和工作量。治療之路充滿了崎嶇和艱辛,這關乎醫生、病人有也家屬的種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