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微燥因520全盡消散,辦公室、街上、社交平臺都充斥著粉色泡泡。
作為一個正經的法律工作室,今天我們嘗試不談法律只談愛情。
婚姻法可以保護你的合法權利,卻無法拯救你的婚姻。
律師可以為你爭取利益,卻無法還你愛情。
婚姻起于愛情
但是后來,事與愿違,
因為生活還有菜米油鹽車貸房貸
有攀比壓力念想和欲望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變成了笑話
我們開始疲于應付
于是
有人問
婚姻中的愛到底是什么模樣
今天要分享的是三個溫暖的故事
津端修一是日本建筑師,大學教授。津端英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
結婚65年,倆人幾乎沒有吵過架、紅過臉。還把自己的生活寫成隨筆集——《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他們每天種菜、施肥、挖土豆、挖竹筍、摘櫻桃、做飯……生活平淡瑣碎。
修一不喜歡吃蔬菜,英子也不逼他吃。而是把蔬果榨成汁,色彩味道日日變換。
其實,英子剛結婚時并不會做家務,做的飯菜也不好吃,但每次修一都會默默吃干凈,從來不會抱怨她不會做飯。
修一也不勉強英子改變生活方式。
修一做事縝密,喜歡整理,所有東西都按照色彩、大小分類,放在固定位置,把家里收拾得干凈利落,井井有條。
而英子做事不夠細心,記性不好,比如忘記關煤氣,忘記關水龍頭。
△ “小心撞頭,會痛哦”
修一不怪她,但會留言提醒她。
煤氣爐旁寫著:“正開著煤氣呢,別忘了”。
洗衣機旁寫著:“正在洗衣服,別忘了”。
英子看到后,就會知道問題,主動去改。
英子從年輕時,就特別喜歡買各種各樣的餐具,盡管已經買了很多,下次看到喜歡的還是忍不住買買買,收藏起來。
修一總是說:買吧。
英子感嘆道:“修一從來沒有干涉過我的自由,現在回想起來,我想做什么,想買什么,他都由著我。這,很難得。”
他們都能做到不勉強對方,是因為他們都知道彼此身上都有讓人不爽的點。
但沒關系啊,我允許你有缺點,尊重你的不完美。我們有商有量,能改則改,不能改的,我理解你,努力去適應你
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婚姻不幸福?
因為總覺得伴侶不完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伴侶的標準,根據這個標準每天去意淫自己的枕邊人。
但修一面對英子的缺點時說的:
“她就是這樣的人,我娶她的時候就知道啊”
《親密關系》中提到,我們之所以會愛上一個人,因為我們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系背后的動機,是為了滿足我們未被滿足的需求。一旦發現伴侶無法滿足自己了,就想通過權力斗爭“控制”伴侶,把Ta“改造”成我們期待的模樣。
這樣,只會讓彼此越來越累,永遠得不到滿足。
兩個人能久久的生活在一起,并不全然是因為愛情,而是在他身上,能找到懂得知足的自己。我們永遠無法和一個完美的人結婚,只能在漫長而瑣碎的日子里,在發現伴侶的缺點時,我們尊重對方,相互配合,慢慢接近更美好的生活狀態。
2015年6月2日 修一在田地里拔完草午睡,再也沒有醒過來。
人生也好,婚姻也好,亦如修一和英子門前庭院里栽種的百果,要細心施肥澆水,耐心灌溉熱情,才能結出美麗香甜的果實。
六十年前,兵荒馬亂,大陸的老夏背井離鄉來到臺灣,邂逅了一生所愛,臺灣姑娘脆鵝。
兩人一見鐘情,互托終生,很快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六十多年來,二人相知相守相濃以沫,走過了風花雪月,也走過了滄海桑田,從少年走到了白首。
隨著年事已高,老夏患上了阿爾默海茨癥,也就是所謂的老年癡呆。記憶一天天的衰退,對于周遭的一切過日便忘,忘不了的只有脆鵝。
有一次脆鵝出去買蛋糕,老夏像個孩子一樣便擔心難過不得了,說脆鵝要過兩三個紅綠燈,偷偷抹起了眼淚。
當地震來的時候,一個阿爾默海茨的老人,在生死面前被嚇得不知所措,然而心心念念的還是脆鵝,想知道她是否安全。
還有一次脆鵝出去市場買菜,老人癡呆的老夏堅持頂著三十多度的高溫,走三十多分鐘的路程去找脆鵝,被脆鵝心疼地大罵一通也是樂呵呵的,老夏對孫女說,奶奶見到他會高興,因為老公來接她。
孫女教老夏念字,老夏把“嫦娥奔月”念成“脆鵝奔月”,一旁的脆鵝笑不攏嘴,老夏驕傲地說,“她離不開我”。
孫女讓久未提筆的老夏寫字,寫什么都行,老夏認真、顫抖地寫下:陳翠娥 夏偉 二位永不分離。
在老夏96歲的生日,脆鵝輕輕吻了他。
老夏說,這一輩子能這樣就不錯了。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說的是老夏,“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說的是脆鵝,我想,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吧。
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婚姻?
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系》中給出了答案:我們需要的是能鼓勵我們超越自我的伴侶,我們追尋的是能激發人生意義與方向,并在我們受到考驗時,給予我們幫助的人際關系,這也就是“靈魂關系”。
因為一段親密關系的真正目的,不是給予和接受彼此的愛,而是讓你踏上尋找真正自己的旅程,讓你知道,你自己就是一直以來所尋找的愛。
他與她相識,是在1943年,23歲的吳冠中從國立藝專畢業,前往重慶大學建筑系任教,而朱碧琴在這所大學附小任教,朱碧琴是湖南姑娘,出生在普通的公務員家庭,當二人戀愛時,朱碧琴的父親是反對的,他提醒女兒,畫畫的將來是很窮的。她不怕窮,從小樸素的她,不過希望過簡單的日子,有愛的人一生慢慢走就好。
△一手拄拐杖,一手撐雨傘,為他和畫紙遮擋風雨。
他們終于還是結婚了。可新婚的甜蜜還沒過去,便收到了吳冠中要出國的消息,當時有個全國范圍的公費留學機會,繪畫只有兩個的名額,吳冠中就是其中一個。吳冠中滿腦子都是對藝術狂熱的追求,朱碧琴雖然心里有失落,但還是替他高興,臨去法國前,吳冠中想要一個手表,因為在國外沒有手表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
△吳冠中為妻子朱碧琴畫的中年時的肖像
可是家里沒有足夠的錢,于是便試探地問妻子,是否可以將嫁妝里的金手鐲,買一個手表。朱碧琴很是珍惜這件嫁妝,起初只告訴他這鐲子是假的,但一連幾天,吳冠中都愁眉不展。朱碧琴見如此,很不忍心,便又告訴吳冠中這是真的,讓其拿去賣了。
△吳冠中為妻子朱碧琴畫的老年時的肖像
解放后,建設祖國的熱潮,感召了無數海外游子,吳冠中的心也開始有些動搖,于是便詢問朱碧琴的意見,她不懂藝術,也不懂巴黎的浪漫,只告訴他:她愿他的事業能如愿,她也不想一輩子在國外生活。
吳冠中最終決定回國發展后來他在書中寫道:她是天平上的砝碼,很小,卻舉足輕重。
這一生,她的身上都有著他的夢想,他們相互成全,也相互成長。
吳冠中曾經對妻子說:你走在我前面是你的福氣。但最終還是他先走了。
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在北京病逝,享年91歲。
已經糊涂的朱碧琴,不知道丈夫已經走自己在前面,她總是習慣性地問家人:吳先生怎么還沒有回來?
在她記憶中,他依然在外面某個地方畫畫,只因為投入而忘記回家。
經營好親密關系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既要保持距離,又要能聆聽彼此,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說,完美的相處關系是“窩在愛人懷里孤獨”,這是說,剛開始戀愛的情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但時間長了之后,總會走到無話可說的片刻,有些人碰到這種狀況就會感到緊張與不安全,深怕兩個人的關系無法繼續。
但真正成熟美好的關系是─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可以靜靜地躺在對方的懷里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也是最高境界。
很多沒能走到最后的婚姻,是因為缺乏界限,距離太過親近,彼此干涉太多,所以摩擦漸生。
讓我們在愛里相互學習吧,學會修一和英子、老夏和脆娥、吳冠中和朱碧琴的相處哲學,既能保持距離,相互尊重,又能聆聽彼此,給予陪伴,緩慢而堅定地,允許對方做自己
愛成就了婚姻。
而婚姻是什么?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
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