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人大代表、各位領導:
大家下午好!
“雙減”政策對于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校加大宣傳力度,統籌推進減負與提質、校內特色課后服務、五育并舉和常規教學等工作,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現就“雙減”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減輕課業負擔,促進全面發展。
1、規范布置作業,設計優質作業。
中小學校創立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學科作業優化工作組,按照《江橋鎮中小學不給家長留作業減輕家長負擔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努力實現“八要”目標,同時做到“八不要”。由年級組長科學統籌各學科作業量,確保作業量不超過國家標準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教師簽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責任狀。
2、減輕課業負擔,促進全面發展。
江橋鎮中心學校期初制定了“江橋鎮中心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作業統籌、公示制度和問責制度,采取“五控制”、“三禁止”“三加強”的措施,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五控制”一是控制作業量。課后服務實行“5+2”體制,小學課后看護延遲到17:30放學,徹底取消家庭作業。中學放學時間到18:00,在校完成部分或基本完成家庭作業。二是控制考試次數,中小學校取消學校統一組織的考試。三是控制第一課堂時間,增加第二課堂時間,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齊科目,開足課時。四是控制學生在校活動時間,不利用周六周日時間補課,控制周六周日不布置家庭作業。五是控制學生的留級率,使一次性教育率達99%。
“三禁止”:一是禁止把作業作為處罰過失學生的手段;二是禁止互相用作業去爭奪學生的課余時間;三是禁止布置簡單重復性、機械性的作業。
“三加強”:一是加強作業設計的把關。由各備課組統一把關,所設計作業習題體現“少而精”的原則。二是加強練習冊、習題集管理,只準學生使用教育主管部門統一規定的一種練習冊。三是加強作業負擔督查。做到每月調查作業負擔情況并進行評價,如召開學生座談會、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等。
二、抓實五項管理,堅持五育并舉。
“五項管理”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要載體和具體行動。
1、通過下發《關于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致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通過班會等多渠道宣講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2、學校制定了《學生手機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及《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規定》,開展了“遠離手機 健康成長”主題活動,提高了學生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
3、制定了《中心學校讀物管理方案》和《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堅持育人為本,“五育”并舉。學校按照《讀物管理辦法》列出的12條負面清單對校園圖書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號召家長營造濃厚家庭閱讀氛圍,倡導學生每天保持不少于30分鐘的課外閱讀時間,倡導親子閱讀,為孩子的終生讀書習慣打下基礎。
4、學校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工作,通過開足開齊體育課、實踐課,增強學生的健康體質。每年在全校范圍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時向家長、學生反饋,倡導親子鍛煉,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5、為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不組織任何選拔性的統一考試。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三、加強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
1、突出“減負”,在“管控”上下功夫。
增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通過校本培訓和教師素養能力提升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規范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優化教學方法。堅持零起點教學,杜絕提前教學或超綱教學。
2、突出“增效”在“精細”上下功夫。
每一學科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以研促教,以研促升,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狠抓集體備課。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一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形成精品課教案,從而提高備課質量。校長每周參加一次集體備課,教導主任每周參加兩次集體備課。備課要體現集體二次備課痕跡,落實單元備課模式。
二是抓實課堂教學。從上課、輔導、巡課、評課等方面抓教學,校長、教研室每周巡課至少一次。中小學校長每天巡課至少一次,教導主任每天巡課至少兩次,并認真記好巡課記錄,對發現問題進行及時匯總反饋。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教師積極參與聽評課,做到聽評相結合。學生每月對任課教師進行一次教學評價,學校匯總評價結果,調整以后工作。
三是開展課題研究。立足教學實際,開展小課題研究。主要模式:問題、合作、行動、反思。堅持教育教學反思,注重教學研究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四、創建社團活動,彰顯服務特色
為深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創建“黨建+德育”的紅色育人模式,學校于2022年3月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學校共開設28個社團,包括小小紅色宣講員、排球、美術、合唱、巧手繡、信息技術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申報。
學校于2022年1月成立了“小小紅色宣講團”。3月中旬,中小學“小小紅色宣講員”多次走進江橋抗戰紀念館實地講解。孩子們既興奮又激動,收獲多多,快樂滿滿。小學的“小小紅色宣講團”的小成員們還挖掘家鄉紅色資源,3月29日,在所有師生的期盼中分組同時走進13個班級,用赤誠、真摯的情感講述著“十三烈士”的事跡,小小紅色宣講員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紅色故事。
美術社團的小成員們拿著自己的畫筆遨游在藝術的天地。每次社團活動時,教師有效利用美術教室的教學一體機、畫板、畫桌、石膏體等美術設備,使學生們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繪畫技能。走廊的幾塊展板分別展示的是以紅色主題為主的人物畫;表現我國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的花鳥畫;國畫;水彩畫;編織袋粘貼畫和書法作品。
手工社團,解放了學生的眼、手、心靈,讓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一樓窗臺展示的是彩繪花盆。材料是廢棄的塑料桶,上面用丙烯顏料繪畫而成。二樓窗臺展示的是雕刻的花盆,主要以紅色主題為主,按照這一百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標志性的建筑物等內容,有:南湖紅船、古田會議永放光芒、長征、西安事變、毛澤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環境保護、魚米之鄉等。三樓花盆是利用廢棄的球制作的,有足球、籃球、排球,有的按照球表面的圖案重新刷色,有的是學生們自己設計的圖案。展臺上展示的是我們手工社團的優秀作品,其中包括鉆石繡、紐扣繡、十字繡作品;超輕黏土制作的泥塑作品;海綿紙花作品、皺紋紙花手工作品、河蚌畫、葫蘆畫和蛋殼畫。手工社團活動時間是學生最愛的校園時刻,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活動中學生們也受到了愛國愛黨教育,體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合唱社團的指導老師通過專業、規范、有趣的訓練,激發了學生對歌唱藝術的熱愛。他們每次活動都進行發聲訓練,打開嗓音的同時,學會更加有激情的演唱每首歌曲。《萱草花》、紅色歌曲《南屏晚鐘》,《稻香》,以及鼓舞人心的《送你一朵小紅花》等歌曲的學習,讓同學們銘記我們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信息技術社團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它培養了學生們的計算機意識,發展學生們的思維,提高分析能力。這學期社團主要開設的課程是:如何利用演示文稿、WPS文字制作電子小報。一樓展臺展示的是社團的小伙伴們的優秀作品,有清明節作品,低碳生活作品。紅色主題的創作是信息技術社團五月份的活動內容,更多的作品正在持續創作中。
學校基于“學校特色、教師特長、學生特點”合理安排社團活動,最大限度的優化了學校教學資源,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也使學校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樂園,全面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自開展工作以來,學生適應能力強,家長反饋良好,雖然“雙減”工作實施時間并不長,但是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會不斷完善,不斷提升,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工作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