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在一月份印發實施了《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提出探索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研究采用波浪能、太陽能、風電等清潔能源作為深遠海漁業生產電力來源。為此,山東將在2019年年底率先建設國內首個海上風電 海洋牧場示范項目。
一般我們印象中,海上風場的開發建設與當地漁業是矛盾的關系,因為建設海上風場的海域可能會搶占原本可以作為魚類飼養的海域。但研究表明,海上風電投入運行后,樁基實際上可起到類似人工魚礁,聚集魚類的作用。歐洲一些已投運的海上風場風機基礎下發現有聚集鱈魚、馬鯖魚等魚類的情況。所以,海上風電 海洋牧場結合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有事實和理論基礎。盡管風場開發商對海洋牧場的概念并不十分感冒,但他們為了減輕海上風電發展對環境或其它產業的不利影響,也許會考慮這一產業結合的概念。海上風電場的水產養殖可以減少風電場對漁業的影響,有助于減輕和漁業的矛盾。歐洲很多海上風電及海洋牧場相關的會議上總能聽到兩個行業相結合的理論研究,但真正實施的項目似乎還沒有,所以山東省有望成為全球最早實施海上風電 海洋牧場的地區。多年前丹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海上風電風機基礎可以作為人工魚礁,為某些魚類提供很好的棲息條件。也有人提出,海上風場作為海洋保護區,禁止釣魚和拖網捕魚,反而減少了對魚類種群的干擾。挪威石油公司曾在2016年歐洲風電大會提出過“多用途平臺(MUP)”的案例,將海上風電和近海水產養殖結合,產生協同效應。他們認為MUP如果投入使用,每年能夠養殖數量可觀并用于商業用途的魚類。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產業的行業發展恰好是同步的。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201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鮭魚養殖的大規模增長導致大多數近海牧場區域已經殆盡,需要開發遠海牧場,而這恰好可以和遠海風電結合。另一項研究表明,美國的海鮮消費者更傾向于水產養殖來自遠海,而不是陸上或近海。世界需要新的食物來源,并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山東省作為漁業大省自然認為這個想法有潛力。歐洲也早已醞釀海上風電 海洋牧場的示范項目。包括歐盟支持的MARIBE項目,準備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附近的漂浮式5MMW風機和鱸魚養殖以及貽貝養殖相結合。荷蘭Borssele海上風場的招標包括多種海域使用方案,這在未來歐洲海上風電招標中可能越來越常見。標簽:海洋牧場,挪威
小編:奧夫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