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養殖技術
網箱養殖投喂技術
1、環境條件要適宜
網箱養殖草魚,設置網箱宜選擇在背風向陽、水面開闊、水質清新、水源無污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日常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偏堿為7.0—8.5,水深5—10m,水體透明度在50cm以上,且養殖區不易受洪水沖擊。
2、網箱設置要合理
網箱一般聚乙烯材料編結而成, 網箱大小以25—30m2為宜。網箱的四方應固定在毛竹架上,網箱的底部四方應吊掛沉子,沉子用石塊或編織袋裝水泥等重物,綁緊在網箱下面的4個網角。使網箱上下張開成四方形,網箱上邊高出水面30cm。網箱采用纜繩固定,纜繩橫跨水面,拉直以后拴在岸邊固定樁上,兩根纜繩相距8m。網箱通過纜繩固定后,網箱應于魚種入箱后10d安裝下水,讓網衣附生藻類,使網片光滑,避免網衣擦傷魚體。網箱可單箱設置或按組設置。單箱設置箱間距25m以上。按組設置時,每5只箱作為一組,呈串聯式,取單排或雙排,組內箱間距4m,組間距100m左右,離岸10m以上,以防止鼠、蛇的危害。網箱排列方向要與水流方向垂直,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防止草魚養殖過程中缺氧。
3、魚種放養要科學
魚種放養應把握四個方面:一是魚種宜優。魚種要求達到體質健壯,規格一致、鱗鰭完整、無病無傷。進箱魚種要健康,避免創傷,操作小心,要注意防止人為操作引起草魚受傷。二是規格宜大。進箱的魚種要求在0.25kg左右,大規格魚種抗病力強,成活率高,且養殖周期短,年底便可上市。三是密度合適。一般網箱放養草魚放養量約為20尾/ m2—30尾/ m2,網箱內可適量套養部分規格為200g/尾—300g/尾的鰱、鳙魚,規格為100g/尾的魴魚。四是講究方法。魚種進箱前要進行洗浴消毒,一般可用3%—5%的食鹽水或20ppm的高錳酸鉀浸洗15分鐘。有條件的地方應注射草魚出血病疫苗。
放養時機一般在秋末或初冬,水溫在15℃左右時放養較好,此時進箱后草魚仍能攝食,有一個恢復期,開春后可早開食,增加魚類生長時間,為高產高效打下基礎。
4、飼料投喂要精心
網箱養殖草魚時,一般不宜大量投喂草類,因為草類營養不足難以促其生長,應投喂全價顆粒飼料,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減少殘餌對水質的污染。草魚進箱后2d—3d便可開始投喂,,一般上午(9—10 點)下午(3—4點)各投喂一次,投喂前要進行馴化,按照“慢—快—慢”的節奏和“少—多—少”的投喂量,每天馴化1h—1.5h,連續馴化10d后,待大部分魚皆可上浮搶食時,便可進行正常投喂。日投喂量為魚體總體重3%—5%,每日投喂3次—4次,每次投喂約0.5h—1h,以大多數魚種吃飽游走為度。每次的投喂量還要根據水溫變化、天氣變化、魚類攝食和活動情況等合理加以調整。草魚在水溫25℃—34℃時生長最快,應加大投喂量,在陰雨、悶熱、雷陣雨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投餌或停止投餌。
5、日常管理要強化
網箱養殖草魚,日常管理至關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巡箱。應堅持每天巡箱,定期檢查魚類生長情況,合理調整投喂,認真觀察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勤于刷箱。每隔10d—15d左右洗刷網箱一次,清除殘餌污物及附著藻類,使水體充分交換。
(3)定期查箱。經常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以避免草魚外逃或兇猛魚類入箱。在汛期還要及時檢查繩索強度,纜繩是否牢固,網衣是否發生變形等。
(4)經常調箱。隨著水庫水位的漲落,必須把網箱調節到水深及水質適宜的位置。
6、魚病防治要重視
首先要堅持健康養殖,按規程操作,防病于未然。其次要做好預防工作,搞好人工免疫,同時,魚種入箱前要用食鹽水浸體消毒,還要定期消毒防病,每隔10d左右投喂藥餌一次,每100kg魚體重用500g大蒜素加200g食鹽拌料投喂,連喂3d—5d,以預防魚體內的寄生蟲;每隔10d—15d,每個網箱用生石灰150g—200g化漿趁熱全箱潑灑,以凈化水質。每月使用殺蟲藥和殺菌藥全箱潑灑。高溫季節,可采用在網箱四周掛袋方式,藥物可選用溴氯海因等。堅持投喂優質飼料,不投喂變質、過期飼料。
7、有序:要從“馴魚”和“馴食”
開始草魚馴化關鍵在飼料投喂上,在魚苗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去做。網箱投料需要將魚群調動起來,在網箱正中一個圓形區域內順時或者逆時針的投喂,魚群會隨之有序地旋轉,每次投料保證投料區域不重合,投完一圈分5次以上完成,保證同一區域的草魚在吃到下一顆飼料前的時間間隔。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魚群個體之間的爭搶,達到安靜有序平穩吃料的狀態。飼料投喂頻率過快或者投料區域的大量重疊會讓魚較長時間地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因魚體缺氧而煩躁弄水(在水庫網箱中常見)造成混亂。“混亂”是網箱魚病的最大誘因。投料除了“四定”還要特別注意“定人”,投料習慣的突然變化能夠造成魚群極大的混亂,一次換人投料通常在4~5d就很可能會出現死魚高峰。這種教訓在養殖實踐中遇到得太多了。網箱投料時強烈建議使用音樂馴魚,投料過程中使用激昂振奮的曲子,結束后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這種辦法可以降低魚病的發生,同時方便管理。
8、準確:精打細算,減少浪費
“一斤飼料有多少顆?”、“網箱中有多少尾魚?”、“飼料投喂比例怎么安排?”這些都是有實用價值的問題。弄清楚答案就可以知道在魚群吃料有序的情況下每條魚每天吃了幾顆飼料?在魚病高發季節如果網箱中的魚群有序馴服,就能夠在飼料投喂量減少的前提下保證每條魚能夠吃到3顆以上藥量充足的飼料,這一點對于魚病的控制有很好的實用價值。我們在實踐中能夠做到根據魚群的總重結合不同階段的投喂比例,每一個網箱的投喂量可以精確到“50g”。每一天、每一餐、每一箱的投喂量都要經過稱量并且準確記錄,每15d對魚群取樣稱重一次(馴化到位的魚不怕人,有時甚至可以直接用手從網箱撈取),對比餌料系數和投喂總量,評估半個月的養殖效果(及時發掘問題,飼料、病害和管理方面),重新確定魚群總重,并以此為基礎確定飼料新的投喂量,用5餐的時間緩緩加料。準確投料是養殖高效益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