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弄丟了你的快遞, 加好友給你賠償吧!” 雙節期間,歲末年初,忙碌了一年的你們,是不是也開始為家人籌備過年的禮物了?由于網上購物種類齊全,配送方便,各大電商平臺成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購物首選。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來已經連續發生“快遞丟失”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因此大家在接到有自稱是快遞公司的人員說你選購的貨物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貨物丟失,并愿意給你賠付損失的時候,一定要多長幾個心眼。 在“快遞丟失”類騙局中,不法分子不僅假冒快遞員,還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作案。就在張女士遭遇詐騙的前幾天,家住北川的王女士也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寶電商平臺客服。和張女士一樣,王女士也遇到了“快遞在運輸途中丟失,我們會進行理賠”的套路。但不同的是,不法分子通過微信互加好友,向王女士發送來自某銀行理財APP的驗證碼,幾經忽悠后,王女士通過網銀轉賬的方式向對方銀行卡賬戶、微信轉賬支付等方式,被詐騙了10多萬元。 如何防范類似“快遞丟失”的騙局?警方建議,首先,電商平臺自身擁有安全保障系統,大家在接到所謂“貨物丟失”的客服或者快遞電話時,要通過官方渠道確認核準,無論是自稱快遞公司還是網店的陌生來電,一定要回撥對方的官方電話核實。對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的說辭。其次,不要隨意掃描“客服”或者“快遞員”提供的二維碼或者點擊陌生鏈接;也不要輕易泄露驗證碼及密碼等信息。 同時,也可以下載騰訊手機管家,開啟騷擾攔截功能,對騷擾詐騙電話進行有效攔截;通過號碼舉報功能,將騷擾電話進行標記,避免其他用戶遭遇騷擾及財產損失。 實際上,除了“快遞丟失”類詐騙外,還有更多花樣百出的網購騙局令人防不勝防。譬如,快遞貨到付款,優品變劣品;網購后“訂單異常”;假冒正規購物APP等。在此特別提醒廣大群眾,在春節來臨之際,對此類騙局務必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警方溫馨提醒:凡是網購后店家主動要理賠或退款的,很可能是詐騙!接到退款電話后,一定要先向實際店鋪賣家核實情況,不要輕易加陌生人的微信為好友,不要隨便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而且,商家退款并不需要你向其他平臺借款。最重要的是,銀行卡密碼、驗證碼是資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千萬千萬千萬不要隨意填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群眾若是不小心被騙或接到疑似詐騙的電話,應該立即撥打110報警處理。 完
文案、圖片來源 / 綿陽市反詐中心
本期編輯 / 雷佳嶼
文章審核 / 省公安廳反詐中心 羅彥加 魏玉云 程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