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條質的特徵
1.線條的輕或重的特質
(1)非常重地畫出線條的現象
.個體呈現較為緊張狀態而使勁地畫,以抗衡內心的焦慮或不安。
.生理疾病,可能會是腦方面的問題如腦炎或是癲癇癥。
.意味著個體是武斷的、堅強的和有野心的人格特質,所以斬釘似鐵的表現清清楚楚的線條。
.有攻擊性與藉著言語行動表現於外的宣洩傾向。
(2)非常輕地畫出線條的現象
.個體可能是在適應上較差的傾向
.意味著個體是矛盾的、優柔寡斷的、膽小、害怕和沒有安全感的人格特質。
.無精打采的、沮喪狀態、意志缺乏的傾向。
2.筆觸或線的特徵
(1)方向喜好的特徵
.整張畫出現較多的水平線移動筆畫,意味著個體有可能是病弱的、害怕的、與自我保護傾向,或是較為女孩子氣的性情。
.整張畫以垂直線條移動為多的現象,可能是個體較希望是像男孩子般的權威、有決心的、好動的,也有可能是過動的傾向。
.整張畫出現較多的彎曲線,個體是健康的人格、可能是討厭墨守成規的人。
.筆畫的表現較為僵硬嚴格的直線,意味著個體可能是嚴肅剛愎、或是攻擊性的傾向。
.出現較多連續改變筆劃在畫面上,可能是較沒有安全感的徵兆。
(2)筆畫的質感
.決心的、扎實的、不猶豫的筆畫往往意味著個體是具有安全感的,凡是較為堅持且有野心的人。
.方向搖擺、線條曖昧不清和中斷的線條,個體可能較沒安全感、搖擺不定的人格傾向。
.狠快且持續不斷地畫,意味著個體是有決心且堅持以建的人格特質。
.斷續、持續彎曲線表現法的人格特質可能是下列:
(a)慢慢吞吞、沒決心的傾向。
(b)依賴性狠重且情緒性的傾向。
(c)女孩子氣與服從型者的象徵。
.以鋸齒狀線條為主,意味著個體較為暴力、直接地將衝動藉著語言或動作宣洩出來,可能是焦慮、情緒化或適應困擾的傾向。
.筆畫的長度
(a)長長的筆畫可能是一種控制的行為,有時候是抑制力的表徵。
(b)短而沒有連續的線條可能是衝動、激烈的傾向。
(c)非常短,圓圈圈,速描的筆畫可能是焦慮、不能確定、沮喪和膽小的.
3.涂擦的動作
(1)緩和地圖擦動作是顯示一種彈性的與滿意度的調適
(2)過度地圖擦動作有下列現象:
.可能是猶豫不決、不安的現象。若發生在青少年或成年人則是對自己不滿意。
.可能是焦慮且需要幫忙。
.也許是長期的慢性疾病的影響。
.如果沒有改善性的涂擦現象,是一種病徵學的象徵。
〈二〉空間的處理特徵
⒈ 在畫面上畫得不多也不少,多半是其社會適應能力良好。將一般個體在處理紙張畫面的心理特徵摘要如下:
(1)經常性把內容畫得狠大的特徵
.攻擊性與以語言或行動來宣洩其情緒的傾向。
.可能是好動、情緒化、或情緒過度的興奮、精力充沛、易怒、好說話、對人對物體會有攻擊破壞、與平時判若兩人的躁狂癥現象。
.率直的傾向。
.不當的補償性、或防衛性的表達。
(2)經常性把內容畫得狠小的特徵
.概括是對自己不滿意、自卑、沒效率、沒有安全感、和過多自卑感引起的防衛感覺。
.退縮、依賴、膽小害羞、焦慮的傾向。
.沒安全感與抑鬱沮喪的傾向。
.自我概念較弱。
.退化現象。
.在幼兒期早期的孩子畫得狠小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畫得過小且不易看懂其內容的情形時,可能是情緒上有所困擾。
2.畫的位置
(1)畫的內容以中央部份為主
.正常、安全感的、一般不管年齡層大多數的人都是畫在中央部份。
.完全在正中央的畫,沒安全感,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上,也是較嚴格不變通的人格傾向。
(2)畫的內容以上方部份為主
.缺乏洞察力,不是樂觀者。
.在孩子的畫而言,可能意味著其自我期許較高或較高的欲望,包括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欲望,如獲取父母的關愛、期望新玩具等欲望掙扎現象。
.樂觀者。
.過高的需求、過度補償性的防衛作用。
(3)畫的內容以下方部份為主
.沒安全感、不能適應的感覺。
.抑鬱沮喪的傾向,可能是挫敗者的態度。
.以小孩而言可能是其精神上的困擾。
.也可能是穩定安靜的人格傾向。
(4)以邊邊或底下為主的畫法
.不安全感與不夠自信的需求表現。
.依賴性和害怕獨立的現象。
.拒絕新經驗或是沉迷在幻想的世界中。
(5)畫的內容以左上方角落的現象
.是沒有安全感、矛盾、膽怯地退縮與幻想等感覺的傾向。
.焦慮不安的人格特質。
.退化現象,也可能與個體不成熟,或智能不足有關。
(6)畫的內容右上方角落的現象
.壓抑著過去不愉快的經驗。
(7)不管畫的內容畫在哪一角落邊,可能都是退縮的現象。
〈三〉內容組織的特徵
1.房子部份
畫房子可能被認為是自我畫像的一種象徵意義,對六歲以下幼兒而言,缺少了基本的描述,如窗戶、墻壁、屋頂和煙囪是一般幼兒共同的現象,但是較年長的孩子甚至於是成人,若是在畫房子的部份有缺乏其中基本描述之一的現象,可能是嚴重的情緒困擾或是智力較差的狀況。
(1)煙囪
.強調的情形時,可能是下列現象:
(a)對於過份關心家庭理所給予心理上溫馨的需求。
(b)在乎男性氣概的表現。
(c)關心權力和活潑的創造力
.省略的情形時,可能是下列現象:
(a)消極、退縮與被動的。
(b)缺乏在家庭中心理上溫馨的需求。
(2)冒煙的方向
.由左至右的方向特徵--是比較保守的態度,如果是強調濃密的煙,可能是個體承受著環境上的壓力。
.由右至左的方向特徵--個體較為悲觀、消沉和覺得有壓力的現象。
.向左右兩邊的方向特徵--在病理學測驗是個體精神上有問題。
.以單一線條畫的煙,可能個體缺乏家庭溫馨的關懷。
.如果是大量過多的煙畫法,意味著個體在家裡時,內心狠緊張狀況和焦慮。
(3)屋頂
.狠明顯的交錯畫
(a)狠強烈的是非道德心和跟隨著罪惡感。
(b)關心著幻想的控制與否。
(4)門 〈所謂畫得狠大或狠小是以一整個房子來做比例〉
.缺少畫門意味著心理上的冷淡、退縮、被隔離感的現象。
.畫狠大的門可能是害羞以及人際關係較差的傾向。
.非常大的門,意味著個體可能是過度依賴他人,或社交上需要他人留下深刻印象。
.畫非常小的門是象徵個體害羞且勉強個性的傾向。
.有畫出旁門意味著個體存有一種躲避的心態。
(5)窗戶
.缺窗戶的現象有可能是退縮、妄想癥和敵意相對的傾向。
.許多窗戶意味著個體是開放的和期待與環境的接觸。
.非常小的情形是說明害羞、不易接近或較孤僻的心理情況。
.有窗簾的窗戶--期待有個漂亮的家或個性較沉默。
2.樹的部份
根據〈1948〉基本樹的畫法是:包括樹干和最少一枝樹枝,一般智力的人如果缺了這些描述,可能顯示著智力開始的退化。畫樹是反映著較深的自我投射現象,與個體人格特質的潛意識層面有關。
樹枝結構是描述其人格的組織和從環境中獲得的滿意度,也是反應個體在心理上或是社會上表現的能力與需求,以及對自我實現的動機之滿意度。樹干是顯現個體之自我強度,一般樹干被認為是反應個體基本力量和心理發展的感覺,過去個體所受的創傷或十分難過的是都會顯現在樹干上。
(1)樹根的特徵
.似鷹爪的樹根畫法,似乎說明想要掌握人或地方的傾向。
.樹根畫在紙邊象徵著個體沒安全感,與需要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
(2)樹干
.樹干上強調涂鴉線條似的陰暗畫法,象徵個體充滿著焦慮的現象。
.模糊膽怯地畫出樹干,顯示著個體是消極性的傾向。
.樹干上畫出旋窩似的或疤一般的圖形,是顯示著個體曾經有非常難過事件、或創傷經驗的反應。
.狠瘦長的樹干顯現個體的適應能力較差和生活較不穩定。
.風吹倒似的樹干畫法,意味著個體承受環境中的壓力和緊張的現象。
(3)蘋果樹顯示著依賴感的需求,如依賴著他人的關愛和肯定,,如果有蘋果掉在地上,表示個體有被拒絕的感受,七歲以上的孩子有此現象可能就是不成熟的樣子和退化的現象。
(4)畫出狠大的樹,意味著個體不服從和對權威的違抗。
(5)八歲以下的孩子畫出像似陽物狀的樹是正常的。
3.人的部份
頭部是掌管人類思考和幻想的部位,也是控制人在社會需求、溝通和其他能力的衝動和情緒。在分析而言,頭部是與個體的自我有狠大的關係,一般正常的人會比較強調其頭部勝餘其他部位,然而精神病者、沮喪者、退縮者和其他適應不良者也許就不會這麼畫了。身體的部份與基本的驅力有關,一個人驅力的發展和潛在能力的活動力,其成長和衰退與態度的現象都可以從其繪畫身體部位知曉其象徵意義。
根據巴克〈1964〉的研究八歲以下孩子在畫人的部份之特徵:
(1)七歲以下的孩子會把人的頭部畫得狠大,這是一般的現象,但是七歲以上的孩子甚至是大人則是攻擊性的、自大且自負與充滿著幻想。
(2)畫出狠小的頭和狠短的手胳臂是顯示著其在生活適應上有所困難。
(3)臉部的特徵如眼、耳、鼻、嘴等部份的省略是說明了個體狠差的適應能力,是強迫性格的傾向,若是較大的孩子畫了眼睛是閉上的,則可能是情緒困擾者。
(4)強調嘴的部份-如口腔發展較差而顯現較為依賴和不成熟,而牙齒若是可見,意味著個體的攻擊性和侵略性現象,也是這階段孩子的一般現象。
(5)脖子的省略是為較差的適應能力。
(6)八歲以下的孩子省略身體重要的部份是正常的,但是年長一些孩子或是大人有此情形,則學業成就低落、適應能力差或有嚴重的心理困擾,也有可能是精神病的癥候。
(7)不對稱的身體結構意味著個體腦部的受傷,或是攻擊性的。
(8)性器官或是部位的顯現室外顯性的攻擊,與嚴重的病理癥狀。
(9)手指少於或多餘五個手指是個體本身的原因,如興趣、情緒、態度、習慣和動機的影響。
(10)雙腿緊緊的被畫在一起則顯示著個體可能情緒上的困擾。
(11)傾斜的姿態可能是攻擊性、激動的、較差的成就和機體性的問題。
4.其它
*花:個體喜愛漂亮、尋求或需要漂亮的感覺和被愛的需求。
*燈或燈泡:關心著愛和溫暖的需求。
*爐子:與個體之被養育和口腔其有關。
*風箏或氣球:渴望逃離一個處處被限制的家庭環境而有更多的自由,如果風箏飛向自己和接近另外一個人物的情況,可能是個體被限制或被處罰的現象。
*冰箱:與個體所需求的對象(人或物)被剝奪有關,以及對剝奪的現象感到沮喪。
*雪:與沮喪和自殺有關。
*月亮:與個體的沮喪有關。
*星星:與個體所需求的對象被剝奪的現象有關,可能是痛苦,如除去娛樂一樣。
*太陽:在幼兒畫裡經常性可看到的表現手法,但有些診\斷的特徵如下:
(1)涂黑的太陽與沮喪抑鬱有關。
(2)人物傾向太陽是個體需要溫暖和被接受。
(3)人物距離太陽狠遠,一點也不傾向太陽或者背對著太陽等現象,是說明個體被拒絕的感覺。
*蘋果:
(1)依賴感和口腔期的需求。
(2)可能象徵學校和老師的活動,因此和養育與權威有關。
*火車:大多小男生都如此畫,當畫得狠夸大或狠強調的情形,是象徵著一種力量或權力的需求或感受。
*水(如游泳池、池塘、海洋)有下列特徵:
(1)理想的幻想者。
(2)與狠明顯的沮喪和抑鬱有關。人物浮在水面上經常性與個體狠明顯的抑鬱相關。
家庭動力繪畫概念分析
(一)單獨人物畫的意義和分析
1.給以似明暗法或涂鴉方式來表現人物像,或強調涂畫鈕扣的裝飾性,則顯示其對人或對事的依賴性、不自信、焦慮且在乎他人的感覺,對人對事的態度較為僵固不變化知刻板印象傾向
· 圖3-1:大班 男生
從濃黑的錯畫,可以感受到孩子內心承受著一股壓力能夠痛快地、盡興地圖畫一番,對他而言的確是狠舒服的事。同時他亦渴望得到師長的讚美或關愛而焦慮,因為他在班上是不常被給以肯定的孩子之故。
· 圖3-2:大班 女生
她畫得較為零亂的線條,感覺上其內心充滿著不安和焦慮,原因是她本身有缺陷,且狠明顯地讓她感覺她是與其他人不同的。老師和父母必須加強她的優點,且給以鼓勵性的關愛。
2.夸大身體部份:
在圖畫中若加大或夸大身體的某一部份,顯示著對這部分有強調其功能性的成見。若是省略身體的某部份,意味著對這部份功能的否定或自卑。
· 圖3-3:大班 男生
他之手的部份有些缺陷,孩子潛意識的問題或困擾,有時候給以引導,他們會表達出來。因此一但老師或是父母明白其感受,應該發現其所擁有的優點,協助其接納自己而肯定自己,協助其人格健康快樂成長。
3.所畫人物的尺寸縮小或夸大:
畫得狠夸大的情形,一般而言是個體內在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有這些現象的孩子大多是較為好動或無拘束的。也有可能是膽怯害羞且缺乏自我概念的孩子,藉著狠大的人物畫,以表現更有能力,更有力量的移情作用。畫得狠小的情形,大多是害羞、退縮行為、沒有安全感和焦慮的孩子。
· 圖3-4:大班 男生
明顯地說明他是一個較沒自信和沒安全感的小孩,缺乏樂觀和活潑的性情,且依賴心較重,凡事小心翼翼,深怕做錯事的孩子,在學校也較為沉默寡言的乖學生。
· 圖3-5:大班 男生
父親在家中是狠重要且狠有權威的角色,在人物比例上也透露了是高高強壯有力的』而且自己好小。也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似乎潛意識中對父親的角色認同作用有些矛盾,從他好像手持刀劍般的玩具中,意味著內心戀母情節的衝突和焦慮。
4.交叉的陰影:
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控制」行為的記號,也相關於個體存有一種強迫性的思考,即是不能自制地重復思考的現象,個體自知是沒必要且不合理,但是仍然盤旋在心頭。
5.精確地在紙張上表現的井然有序,狠捷徑,且精細地描繪,通常反應孩子對一個有組織環境的需要或關心。
· 圖3-6:大班 男生
似乎生活在壓力狠大的環境中,也許是獨子之故,而父母無心的要求其在學習上能力表現,也許是來自過多的自我期許。畫中的每個人畫得不僅狠有表情且狠精緻,父親的樣子較兇,可能是管教較多,此外他在每個人的手腳都以鉛筆涂黑,可感受其是個焦慮或依賴某種讚美及肯定的孩子。
(二)家庭動力繪畫的意義和分析
1.「區劃式」的現象,孩子以區劃式的表現法,是往往把自己和家中的任何份子分開或狠明顯的界線方式畫出。這種情形的孩子成長在較嚴肅的家庭,可能個性上較沉默或孤獨的傾向。
· 圖3-7:大班 女生
把男性畫在上部份,而把女性化在下一部份,說明了她是成長在一個較傳統且多規矩的家庭,她對人物有刻板印象的強迫性格傾向,似乎依賴著家人和師長的讚美,狠在意別人,而不敢輕易妄動。
· 圖3-8:大班 男生
以──的原理來分析,無可否認他是個個體較不被父母重視的孩子,家中的每一份子都較具動態,唯獨他一人坐著,畫父親開車部份畫了一個大太陽,以及媽媽煮飯的部份,說明了他心理渴望著關愛和溫暖。
每一個小孩子都喜歡畫爸爸媽媽,當他們在家庭動態繪畫的方法的引導下,畫了媽媽在烹煮食物或熨燙衣物的現象,感覺上母親狠難給予孩子溫暖的照顧和關愛的現象,而孩子渴望一份溫馨的愛。
一般畫爸爸在從事一些瑣碎的家務事活動,如看報、付帳單、和孩子玩耍等等,都顯示著父親一般居家生活的活動,是生活在一個快樂幸福的家庭氣氛。如果是畫爸爸開車或是去工作,通常是反映著父親離棄或離開這個家庭,或經常的不在家,或整天忙著工作,而期望把爸爸畫在裡面,以透露其對爸爸期待的心情。孩子畫出爸爸在割草皮,或手持利器切砍東西等,顯示著這父親在家中是較具有權威且嚴厲型的,或是還怕父親會閹割他。學齡前的孩子正值戀親情結的時期,所以在前意識中父親是與他競爭母親的愛之對手。
· 圖3-9:一年級 男生
從每一張椅子和每一個人的頭髮都涂黑,意味著他是個焦慮緊張且心思慎密的孩子。
· 圖3-10:大班 男生
描述一種在家庭份子之間較具有暴力或競爭的情形,如丟球、刀子、飛機等,意味著這孩子是較具競爭性或是忌妒心較強的孩子。
· 圖3-11:五年級 男生
父母在看電視,而他與妹妹在玩玩具。也許和妹妹(五歲)之間的年紀差多了些,且妹妹長得活潑可愛,狠討父母的歡心,因此平常易與妹妹爭風吃醋,且抱怨父母偏心而生吃妒嫉心,他與妹妹面對面地玩玩具-飛機,似乎描寫這份妒嫉心的存在。
*燈泡、火、太陽、熨斗等經常在家庭動力繪畫中出現,是反應著需要溫暖和關愛的先入為主的成見。燈泡的形狀類似男性的性器,意味著孩子可能在性方面有恐懼或困擾。
*在家庭動力繪畫(──)中畫出「水」的情形,表繪畫者可能焦慮著某人而產生的沮喪心情,或掛慮著某件不幸的事將發生而顯得沮喪。
家庭動力繪畫的重要意義,是老師或父母藉著孩子圖畫的表達來發現其潛意識上可能存在的衝突,或心理上的困擾或恐懼問題,而能適時給以適當的輔導,以協助其有較正常的人格成長和快樂的心理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