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麟
書法,顧名思義即書寫的方法。從其實則的含義來言,則是指書寫文字的藝術。就世界范圍而言,各國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字書寫藝術。
文字本于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和文字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圖畫記錄的是事件或人物,它并不直接用于記錄語言而可以構成語言的流行符號文字。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已開始用石片在一些土石和樹木上刻錄了某些表達思想的圖示意向。這就是最早的書法,即圖騰。圖騰是伴隨著人類出現后的一種記載,它代表著人類的一種文明,也是一種文明后的象征。古希臘人以太陽為圖騰,相信太陽力量,稱為太陽神。古代瑪雅人喜歡拿眼睛做圖騰,認為眼睛是無所不能的神。中國古代圖騰象征是龍神。因此中國人也被稱之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圖騰不但可表示一種符號,還可以表達一些豐富的情景意思。一幅精彩的圖騰,往往能表述一個生動的情景故事。所以圖騰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可稱之為‘圖騰文字’。這是一種先于文字的符號文字,也是中國最早的書法。書寫這些最早文字所使用的工具是石片。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圖騰是被刻制在土石和樹木上,長久以來,經歷了自然界的風化,天火,和自毀,以及人為的砍伐和戰爭,這些先古造就的‘圖騰文字’,幾乎無法保留至今。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天我們缺乏這一寶貴史料的根本原因。
上圖就是人類考古歷史上所發現的保存完好的著名的“奧基布娃的情書”。圖中包含的只是一些簡單的圖形。圖的左上角畫的是一只熊,是女方氏族的圖騰,左下角畫的是一條泥鰍,是男方氏族的圖騰,曲線表示應走的道路,帳篷表示男女約會的地點。帳篷里畫一個人表示她在等他,帳篷旁邊有三個‘十’字(注:很多書籍將此‘十’字解釋為周圍住的是‘天主教徒’。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解釋似乎欠妥,因為早在遠古時期,天主教根本還沒有創立,更何談之有?再則天主教徒最早是創立于南歐,直到哥倫布探險,發現北美洲后,方才傳入北美。更何況天主教徒誕生時,文字早已在民間通用開來了,又何需用很不容易懂的圖騰來表示求愛呢?)帳篷右方畫了三個大小不等的池塘,為帳逢的地理位置提供參照物。顯然,這封十分原始而簡單的“圖示情書”,卻表達了豐富的書面語言。當然在這里面,我們并沒有發現任何通俗的符號文字。這也間接地反映了,在該地區當時很可能還沒有文字的存在。
文字畫和圖畫文字是不同的。文字畫雖然表達整句話和一些事物的過程,甚至于一個酋長或一個部落的主要歷史,但但必須經過人的講解,而不是一看就懂的。文字畫不能表達語言的聲音,也不能表達詞和詞序,實際上是一種表意的圖畫,是象形文字的前身或來源.不是純文字。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它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文字畫沒有這個特點。圖畫文字是在文字畫基礎發展出來的,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當今世界上年齡最大的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的文字,也是當今世界上應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遠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它已經是相當發達的文字體系了。有關我國繪畫起源的遠古傳說。在甘肅、陜西、河南等地發現的屬于仰韶文化的遺物中,已發現大量原始人創作的繪畫,其時代大約距今六七千年。與圖畫很相似的文字,大量出現于商周青銅器上,有時也出現在商代甲骨文中,特別是作為漢字基礎字的象形字,從其字形上可看出圖畫是漢字產生的先導。相傳中國文字是由一位黃帝時的史官倉頡所造。倉頡根據天上星宿的分布形態、地上山川脈絡的式樣、鳥蟲魚獸和草木莊稼的生態特點,以及人們日常器具外觀形狀,造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特征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倉頡稱這種符號為‘字’。這就是中國的‘最早’文字。其實,任何一種文字絕非能由一朝一夕所造。它一定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潛移默化過程,而在一個特定的條件下,由一個機構或某個學者加以整理,再由某個特定的權威機構確認,并加以推廣實施而得以發展。
圖2描述的是位于新疆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所發現的部分巖畫(見成振國、張玉忠《新疆天山以北巖畫述略》,《文物》1984年2期)。記錄了先古突厥人在這一區域從事游牧民族生活的特征。這和奧基布娃圖騰描述的方式,有著異曲同工的格調。
與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文字起源一樣,中國文字的最初形式也是源自于一些簡單的表意符號。有幸的是,考古學家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的出土陶器上,發現了刻有的圖騰符號達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頗為類似。這無疑為我們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和依據。
1974年在青海樂都柳灣馬家窯文化的墓地里,發現在隨葬陶壺的腹部或底部有涂畫的符號,每件器物畫一個,共50種如下圖所示的符號(見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青海樂都柳灣原始社會墓地反映的主要問題》,載《考古》1970年第6期):
經現代科學碳14(C14)對這些出土的彩陶進行年代測定,發現它們據今已約有7000年的歷史。
我們現在很難準確地解讀上面每個符號的確切意思,以及和今天所用漢字之間的對應關系。但我們不難發現上面這些符號和今天我們所用的漢字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它們都具有方塊形狀。確切來說,也就是基本上一個符號一個意思。因此說這些符號已十分接近我們今天所用的漢字。
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社會文化的需要已勢不可擋地把圖形文字一再推向了一個更新的高點,即早先的符號文字。雖然這一過程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潛移默化轉接。圖5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有了這一飛躍,我們的人類才正式進入了一個真正文明的歷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