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雄
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能夠了解他的走路、交談、衣著、飲食的特點嗎?能從書寫者的筆跡看出他的大致容貌嗎?筆跡和行為舉止、容貌之間有什么關系?但是,只要你讀過《行跡心理學》,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一、筆跡是什么
筆跡就是書寫行為運動所留下來的軌跡。筆跡心理學就是書寫行跡心理學,是行跡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什么是行跡心理學?行跡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心理、行為運動和行為痕跡三者關系的心理學。
行為心理支配行為運動,行為運動制約行為痕跡。
人們的日常行為運動,比如:書寫、交談、走路、姿態、穿戴、就餐、面部表情容貌,都各不相同,這就反映出各種不同的心理特征。
反過來說,有什么樣的心理特征,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運動。
筆跡其實就是書寫行為的結果,是書寫者的運動痕跡。書寫也是一個行為運動項,同理,其書寫的速度、力度、書寫字的結構、布局,同樣反映了書寫者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差異,導致書寫者對字的結構、布局、書寫力度、速度都有差異,而這差異性,恰恰反映了心理的不同特征。
至今仍然有不少人懷疑書寫運動和心理活動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懷疑筆跡分析是一門科學,不少民眾把筆跡分析與測字算命混為一談,這固然由于古代的測字算命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帶來了負面影響,還因為我們從從科學的角度系統地研究筆跡學還做得不夠。
下面,我舉2個例子,毫無辯駁地證明筆跡和心理的關系。
這是一對同卵雙胞胎女孩的字體,因為有相近的遺傳基因,其母親告訴我,她們兩人性格驚人地相似,容貌驚人地相似,其筆跡也驚人的相似,連錯別字也驚人相似。
我看了后,立即指出,她們的性格有小小的不同,因為字體有小小的不同。下面的字體的女孩子的脾氣要倔強一些。她們的母親瞪大眼望著我,露出驚奇的神色。
這一對雙胞胎寫字不存在誰模仿誰的字體,卻能過寫出驚人相似的字體,雄辯地證明,性格相同,筆跡也就相同。同時也證明性格主要是遺傳基因決定的。
我們還找了2位性格相似的書寫者的字體:
這兩份筆跡的書寫者的心理非常接近,因而筆跡也非常接近。
所以,我們只要掌握了一個人的筆跡特征,就可以分析出其心理特征。
然后,根據其心理特征,推斷出其他行為特征。
二、行為運動的同一性和差異性以及差異性的有律定理
這是《行跡心理學》基本理論之一。
所謂行為運動的同一性,是指人的基本社會化:一個人從出生時完全自然的生物人到能夠獨立地理解并按照社會行為規范(包括道德、法律等)行為的社會人的過程。基本社會化主要時間段是從出生至18歲成年之間。行為對象因受社會約束、章法約束、自然約束而表現的一致性;所謂行為運動的差異性,是指行為運動在約束之外所表現的獨特個性。比如:開車遇到紅燈時,任何駕駛員都必須停車,這就是因受到章法約束所表現的同一性;但是,有的駕駛員喜歡緊靠停車線停車,有的駕駛員喜歡離停車線稍遠一點停車,這就是差異性,而這差異性正好反映不同的個性心理。
人的行為心理受遺傳基因的影響是決定性因素,行為心理從一出生便已經形成,后天社會生活環境的改變可以影響行為心理的改變。行為心理越相近,其行為運動的差異性越小。也就是說,行為心理非常接近的人,其行為運動的差異性有驚人的相似。
差異性的有律定理可以通過大量實驗證明。
美國心理學家Watson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而所有的行為都是通過經典條件反射習得的,人一生下來就具有某些簡單可見的反射作用,正是這些簡單的反射作用構成了他的整個行為的遺傳特征;人的行為從偶然到必然,從隨機到有序,逐漸形成一種穩定的行為反應模式。
但是,這種穩定的行為反應模式不是像機器人那樣一模一樣,每一個人之間都存在差異性,這差異性的不同主要來源于遺傳基因,但是這遺傳基因不是克隆體,存在不同變異。即使是父子,兄弟,都有不同的差異性,但可能非常相似而已。所以,世界上找不到走路姿勢完全一樣的人,也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字體,也就是說,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樣心理特征的人。但是,心理特征越相近,其走路和書寫等運動特征也就越接近。
對漢字書寫行跡的心理研究,是根據行為運動差異性的有律定理來進行的。
漢字書寫是后天學習的結果,在學習中,其書寫行為運動因受章法約束而表現的一致性,比如:寫一個“口”字,所有的人都寫成框框形狀,這就是漢字書寫行為運動的同一性。但是,這種框框形狀,每一個人書寫都表現了獨特的個性,在運筆軌跡和運筆力度上沒有完全相同的。這就是漢字書寫行為運動的差異性。請看下圖:
以上所舉的是幾種類型的差異性特征,在實際中每一種類型都有非常多的微小差別特征。世界上沒有絕對相同的個性心理特征,因而反映到筆跡上,世界上也找不到絕對相同的筆跡。這正好印證筆跡學與行跡心理學的相應關系。
以上各種類型的筆跡,同一類型的筆跡的書寫者具有相同類型的行為心理。這就是書寫行跡心理學的差異性有律定理。
比如:“口”字寫的大的人,一般認為視野開闊,喜歡社交;“口”字寫的小的人,一般認為留意細節,思維嚴密,不善社交。“口”字長方形的人,一般認為精明,強干;“口”字扁形的人,一般認為隨和,寬容,沉穩。
古今很多筆跡專家學者,對漢字筆跡漢字書寫的認識和研究,證明了漢字書寫行為運動差異性特征的有律性。
三、心理特征的分類
根據《行跡心理學》行為運動差異性的有律定理,我們把心理特征分為:認知能力、意志力、反應能力、心理承受力、情感、思想傾向、脾氣、品格等8個類別。這8個類別的心理特征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認知能力是檢視認識問題是清楚還是模糊;在筆跡中表現為:字的比例、部件組合、字隙、字距、行距、版面是否合理。
意志力是檢視意志是堅強還是薄弱;在筆跡中表現為:字體質形堅硬度、豎筆長短、點筆輕重。
反應能力是檢視靈敏度高低,在筆跡中表現為:字體風格、流暢度、速度的不同。
心理承受力是檢視膽略大小,在筆跡中表現為:提筆、速度、力度、字體外形的不同。
情感是檢視性格熱情外向還是冷淡內向,在筆跡中表現為:字體大小、跨度、字體外形的不同。
思想傾向是檢視思想是前衛還是保守,在筆跡中表現為:行走向、字架、勾筆的不同。
脾氣是檢視性格脾氣是溫和還是暴躁,在筆跡中表現為:字體外形、折筆、比例、力度的不同。
品格是檢視忠誠還是欺騙,在筆跡中表現為:橫(驕傲謙虛)、撇(大度計較)、捺(坦蕩陰暗)的不同。
四、筆跡和行為舉止之間的聯系
弄清了《行跡心理學》中筆跡和行跡之間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筆跡和行跡一樣,都是在行為心理支配下產生的外顯活動,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觀察到的行為活動。
那么,通過筆跡分析,我們知道了其心理的基本特征,然后,反過來,通過已知的其心理特征,我們可以探測其行為舉止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其行為運動的差異性。
舉例說,有這樣一份筆跡,字體質形堅硬、豎筆較長、點筆較重,反映出書寫者的意志堅強的基本心理特征。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斷他的步伐有力,站立時,雙腿叉開,身子筆直;交談時,往往喜歡提高音量說話,語氣堅定;喜歡粗線條衣服;一般喜歡吃辣味食品。
再如:這樣一份筆跡,字體比例不當、部件組合不合理、字隙松緊不一、字距行距緊密、版面不留空。反映了書寫者的認知能力比較差。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斷他行走總是喜歡搖曳的,坐和站立顯得漂浮,與人交談總是缺乏條理性,穿戴不注意搭配,喜歡吃高熱量食品如奶油,黃油,淀粉,核果類,和各種西式蛋糕。
又如:有這樣一份筆跡,字體比較大、折筆呈現銳角、字體比例上大下小、力度大。反映出書寫者脾氣比較暴躁。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斷他走路總是快步行走的,站立時不能長久靜立,不斷改變站立姿態;與人交談語氣鋒銳,穿著張揚,大致喜歡吃燒烤食物。
五、表情容貌的實質是什么
表情行跡心理學也是行跡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因為,表情容貌其實也是行為運動,能夠反映人的心理活動。比如哭,笑,憤怒,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現。表情分為動態表情和靜態表情。動態表情是人的心理在臉部的瞬時表現,靜態表情就是容貌,是人類心理在臉部的長期表露的結果,具有承繼、進化和變異的特點。
容貌是怎么形成的?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告訴我們,生物是通過自然選擇和變異,保存和傳遞而存在和發展下來的,也就是說,物競天擇。現代基因學誕生,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那么,人類的容貌同樣離不開自然選擇和變異。遠古的人猿是我們的祖先,嘴巴是前突的,這是為了奪取食物,后來,前肢,也就是手的進化,取代了嘴的奪取食物功能,嘴這一功能就退化了,所以,現在的人類的嘴是平整的了。
這種容貌的進化和變異是通過人類基因,一代一代緩慢地變化和繼承下來的。那么,人的表情也是如此,比如一個性格心理坦蕩蕩的人,臉部的肌肉長期保持放松的狀態,目光純正,就形成了特有的容貌,表情肌肉的運動來源于心理情緒、神經系統的控制,而這些心理情緒和神經系統的特點,就構成了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人接收外界的刺激,激發神經系統,釋放出相應指令,直接影響神經系統的神經沖動,引發肌肉運動,從而使器官發生運動。長時間、經常性地產生同類運動,就會在人的面部上留下痕跡,形成了經常性的表情,從而造就了特定的面貌,而這種特定情緒和心理特征則構成了典型性格。通過基因,一代一代繼承下來。這就是容貌為什么有遺傳性的原因。
容貌和性格心理是緊緊關聯的。都受同一基因的控制,所以性格心理也是有遺傳性的。
古代著名的心理學家西塞隆說過:臉是靈魂的鏡子。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意大利人龍勃羅棱發表了名為《犯罪人論》的論著,把犯罪人的容貌特征和心理特征聯系起來。無獨有偶,一位叫克雷奇默的德國精神醫學家,在其衣缽的引領下,對不同體型人的犯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提出,人類的體型有四類,各具性格,并觸犯不同的罪行。1980年法國路易?科爾芒博士創立了格式塔學派即形態心理學,在這個領域開展了研究,他認為,人是一個肉體和精神互相依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為了探索相貌與性格的內在關系,形態心理學家研究了臉龐的形態和心理的關系。
在中國古代,從出土的西周以前的甲骨文上,古老的《易經》上,我們的祖先就懂得了相面術。古代相書種類繁多,最有名的相書就是《麻衣神相》,雖然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但是,里面也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表情行跡心理學的三個定律:一、容貌是人的性格心理長期作用于臉部并固化的結果,是通過一代一代緩慢地變化和繼承下來的。二、性格心理和容貌都受基因控制,具有關聯性和承繼性。三、性格變化,必然導致容貌和基因變化。
六、怎樣通過筆跡來看表情容貌
根據以上定律,表情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特征。這里的表情的概念包括靜態表情和動態表情。
怎樣通過筆跡來推定其表情容貌特征?我們舉例子來說明。
有一份這樣的筆跡:字體大、跨度大、字體外形為方型,是典型的外向型性格。那么,他的靜態表情(容貌)為圓型臉、臉部肌肉豐滿,耳大,大眼,肥鼻動態表情是經常笑容滿面。
又如一份這樣的筆跡:橫筆很長、撇筆很短、捺筆總是回收。反映出書寫者的狡詐的品格。那么,他的容貌一般是蛋型臉,也就是“申”字臉,小眼睛,臉上肌肉不豐滿,動態表情往往是皮笑肉不笑。
再如一份這樣的筆跡:字體風格飄逸、書寫流暢度,書寫速度較快,反映出書寫者的靈敏度高。那么,他(她)的臉型一般是長型臉或瓜子臉,修長型嘴唇,目光水靈。動態表情是臉部常常出現細微快速變化。
七、關于《體跡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體跡心理學是什么?
我們的身體里,包含著體能和意能,就是我們身體中的雙能。它們在體質里,也就是身體里共存,意能對體質有巨大的作用力,既有加持作用,也有破壞作用。體能對體質也有巨大的作用力,既有保護作用,也有修復作用。
意能對體質也有巨大的加持力。先舉一個例子,一個小孩子歡快的跑在前面,他天真的對著母親笑,突然,一輛小車開了過來!母親一邊喊,一邊奮不顧身地往前沖,車子急剎車停了!卻把孩子壓在了車底,母親想都沒想全力把車一下子掀翻,那驚人的力氣真的無法令人相信!孩子得救了!在場的所有人驚呆了!
但是,意能對體質具有巨大的破壞力,腫瘤科醫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癥之后,明明還可以活幾年的,幾個月之后就死了。這就是意能的巨大破壞作用。
這個意能,實際上就是心理。通過體跡所表現出來。
“心寬體胖”這個成語,最能反映心理對身體的影響力。
人們一直認為,一個人如果表現為充滿敵意、爭強好勝、缺乏耐心的A型性格,更容易得心臟病。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從胃潰瘍、支氣管哮喘到老年癡呆癥,各種疾病都與性格特征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某個角度來說,性格決定疾病,性格決定健康,培養良好的個性對于防治心身疾病非常重要。
與性格密切相關的病癥: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癌癥、消化性潰瘍、腸易激惹綜合癥(中醫稱痛瀉,即一緊張就肚疼)、支氣管哮喘、偏頭痛、抑郁、痛經、月經不調、心源性猝死、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過敏、類風濕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一些免疫系統疾病,性功能障礙。
急躁易怒——原發性高血壓排除富貴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壓病人被發現更容易具有趨向好斗和急躁易怒、要求過高過急、A型性格等特點。A型性格的特點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產生敵意情緒,常有時間緊迫感。同時臨床還發現,A型行為與冠心病、中風、腦血管疾病、消化道潰瘍關系密切。
爭強好勝——消化道潰瘍這個病與心理、情緒、性格的關系相當密切。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點:爭強好勝,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個性太過認真嚴謹,同時認死理太執著,不撞南墻絕不回頭;情緒易波動,但慣于克制,喜怒不形于色;雖然人際關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強,而并非天生熱情、喜好社交等。
心理沖突——糖尿病排除了遺傳、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與工作中的重大變故、挫折和心理沖突等可以誘發和加重病情。曾經有醫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認為他們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動依賴、優柔寡斷、缺乏自信等特點,但后來發現,這些人格也見于其他慢性病人。
情緒不穩——頭痛最常見的有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長期情緒紊亂、精神緊張容易造成緊張性頭痛。而偏頭痛與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關,在性格和情緒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緒不穩定、過分因循守舊、對問題處理欠靈活、極端關心身體,偏于抑郁、悲觀,易于不滿等性格特點。
幼稚敏感——支氣管哮喘作為兒童較常見的一種心身疾病,與體質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在研究中也發現,患者的性格趨于內向,有悲觀傾向,多為過分依賴、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顧;遇事退縮,自信心不足,情緒比較不穩定,甚至較小的事情也能夠導致強烈的情緒反應。
精神緊張——神經性皮炎是多種不良刺激的綜合結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緒因素、壓力太大無法宣泄、過度勞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幼年時期缺乏母親通過撫摸和擁抱等方式給予足夠的皮膚刺激,就可能會導致本病。
過分壓抑——癌癥某些個性特征可以稱作是癌癥易感性行為模式,即C型性格。C型性格的特點是性格克制壓抑,不表現負面情緒,特別是對憤怒的壓抑,好生悶氣,盡量回避各種沖突;對別人過分耐心,忍讓,屈從于權威;生活和工作中沒有主意和目標,不確定性多,有孤獨感或失助感。這種所謂的“好性格”是壓抑出來的,絕對不是一種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誘發癌癥,和皮膚病、哮喘、潰瘍病的關系也相當密切。
性格孤僻——老年癡呆癥性格傾向在老年癡呆癥中的影響很大,絕大多數老年癡呆癥患者屬于緘默寡言和抑郁型性格。專家分析稱,由于這種性格的人不善與外界交往,感情交流少,經常處于信息低負荷狀態,所以容易患上癡呆癥。孤僻者、喪偶、獨居、情緒抑郁者是老年癡呆的高危人群。
醫學家將人的性格與疾病聯系起來,如中國的癌癥治療專家謝東澤就提出了“癌性格”。認為這種癌性格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癌基因從“癌”到“癥”的催化劑。雖然癌癥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但是現代醫學發現沒有一個致癌因素能單獨引發癌癥,許多物質性的致癌因素往往要在精神的參與和作用下才能產生破壞力。
癌癥治療專家謝東澤把“癌性格”歸結為:孤僻抑郁、多疑、善感、好生悶氣、沉默寡言、處世冷淡、心胸狹窄、鉆牛角尖、容易記仇、報復心強、易燥易怒、看不順眼、忍耐力差、愛鬧別扭、失望自卑。
據北京抗癌樂園中心的調查,檢查出癌癥后,有的患者“癌性格”加重了,早早就死了,有的患者改變了自己的“癌性格”,存活了下來,甚至癌細胞消失了。
八、從筆跡看體跡
知道了心理和體跡存在關系,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筆跡看體跡,甚至可以知道和預防疾病。
舉例說,有這樣一份筆跡,字體質形無力、豎筆短、點筆輕或者丟了點,反映出書寫者的意志薄弱。那么,他的體跡一般是比較浮胖,經常過敏、心悸、頭暈、頭痛、失眠,甚至容易引發癌癥。
又如:有這樣一份筆跡,字體大,方型字,提筆較長,書寫速度較快,力度較大,反映出書寫者坦蕩的性格。那么,他的體跡一般是比較肥胖,要注意高血壓。
再如:有這樣一份筆跡,字體小、跨度小、字體外形是長型字,反映出書寫者內向冷淡,他的體跡是瘦型,要預防偏頭痛、抑郁、冠心病、特別要注意心源性猝死和癌癥。
如果書寫行走向越走越低、字架右傾、勾筆寬,反映出書寫者的思想傾向保守,依賴性強,他的體跡較胖,要注意預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