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學習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

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理解與適用

     【條文】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繼承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規定。

  【條文理解】

  一、關于繼承方式

  根據本條規定,繼承開始后,遺產的繼承方式可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前者是按照法律的直接規定繼承,后者是依照被繼承人的生前的遺囑繼承。遺贈雖不屬繼承的方式,但作為解決遺產分配問題的方式與遺囑繼承具有類似性,所以立法上將其列為繼承方式之一并與遺囑并列。繼承方式中,與前述接受遺產不同的是,遺贈撫養協議取得遺產需履行協議中約定的撫養義務,否則即不能承繼遺產。下面對上述繼承方式作一簡要闡釋。

  (一)法定繼承

  法定繼承又稱無遺囑繼承,即在被繼承人無遺囑的情況下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等進行的遺產繼承方式。法定繼承作為遺囑繼承的對稱,是排除了被繼承人立有遺囑或所立遺囑無效及出現遺囑繼承人拒絕接受遺產等情況下的遺產繼承,故法定繼承才稱為無遺囑繼承。

  法定繼承主要有兩個法律特征。第一,法定繼承需滿足一定的人身關系。法律上,法定繼承人要依據繼承人和被繼承人之間的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家庭關系予以確定。根據《民法典》第1127條、第1129條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以及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女婿均為法定繼承人。第二,法定繼承人的主體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的原則均由法律明確規定。這些規定屬強制性規范,除可由被繼承人生前依法以遺囑方式改變外,任何人都無權改變。

  根據規定,繼承開始后,如有以下情形,可適用法定繼承:(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留下遺囑對其名下財產予以處分;(2)被繼承人所立遺囑全部無效;(3)被繼承人所立遺囑部分無效;(4)遺囑所涉繼承人依法喪失繼承權;(5)遺囑所涉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6)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7)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二)遺囑繼承

  所謂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進行繼承的一種方式。在遺囑繼承中,訂立遺囑的人為遺囑人,遺囑指定的繼承遺產的人為遺囑繼承人。因遺囑人在遺囑中可能指定繼承人,指定繼承遺產的種類、數額等,故遺囑繼承又稱為指定繼承。遺囑繼承有兩個特點:第一,遺囑繼承的發生必須滿足被繼承人(遺囑人)死亡和所立遺囑合法這兩個法律事實,缺少任何一項,遺囑繼承即不能發生。相較而言,法定繼承只需被繼承人死亡即可發生。第二,遺囑繼承中有關繼承人的選擇,繼承遺產的份額、多少,繼承的順序等都是遺囑人自己意思的表示,反映了個人意志,這與法定繼承的相關內容由法律直接規定,有很大差異。

  關于遺囑繼承,需要注意的問題:(1)遺囑繼承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之中選擇。《民法典》第1133條第2款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也即可以作為遺囑繼承人的,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數人。(2)遺囑繼承人為數人的,數個繼承人不再受法定繼承順序的限制,即不存在各遺囑繼承人之間繼承先后順序的問題。遺囑對數人的遺產份額有明確意思表示的,按遺囑份額繼承;沒有遺囑份額的,在遺囑的財產范圍內,各遺囑繼承人均等分配。(3)如果遺囑繼承人先于遺囑人死亡,遺囑又未變更的,遺囑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主張代位繼承的,因無法律根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即這種情況下遺產只能轉為法定繼承進行處理。

  (三)遺贈

  所謂遺贈,是指自然人以遺囑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送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或國家、集體組織的一種遺產處理方式。遺贈和遺囑繼承一樣,作為法律行為,都是在自然人死亡后才發生法律效力。在遺贈中,立遺囑人為遺贈人,遺囑所指定接受遺贈財產的人為受遺贈人,也稱遺贈受領人。

  理解遺贈,需要掌握其如下幾個法律特征:第一,遺贈是單方的、要式的民事法律行為。遺贈人以遺囑的方式將其個人財產贈送給他人時,不需要征得受遺贈人和任何他人同意;該法律行為在遺贈人死亡后發生法律效力。遺贈行為必須以遺囑的方式進行,也即符合遺囑的法定形式。遺贈人死亡后,受遺贈人可以接受遺贈,也可以不接受遺贈。第二,遺贈是無償的給予遺產行為。遺贈人通過遺贈給予他人的財產利益往往是無償的,即使附有某種義務,一般也沒有對等性質,遺贈人如果將財產義務(如債務)贈與他人或使受遺贈人所負的義務超過其所享受的權利,則不屬遺贈。第三,遺贈是以死亡事實發生為生效條件的法律行為。遺贈雖是遺贈人生前在遺囑中所作出的意思表示,但必須在遺贈人死亡后才發生法律效力,故可以理解為附條件的法律行為。遺贈人作出遺贈未死亡之前,其可以隨時依法定程序變更或撤銷自己的意思表示。第四,遺贈生效時受遺贈人必須生存。如果受遺贈人先于遺贈人死亡,或與遺贈人同時死亡,則因為遺囑尚未生效而不能成為受遺贈人,法人在遺贈人死亡時已經撤銷或解散的,也不能成為受遺贈人。第五,受遺贈人須是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法定繼承人不能作為遺贈受領人,只能作為遺囑繼承人。也就是說,遺囑繼承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受遺贈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外指定。此外,遺贈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沒有遺囑能力,其所作法律行為無效。如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沒有遺囑能力,因而他們所作的遺贈行為不發生效力。

  (四)遺贈扶養協議

  遺贈扶養協議,是指遺贈人生前與扶養人訂立的關于扶養人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義務,并于遺贈人死亡后享有按約取得其遺產權利的協議。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平等、有償和互為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民法典》第1158條規定:“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遺贈扶養協議是我國繼承立法上一項有特色的制度,也是一項創造,該制度是在我國農村“五保”制度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我國社會生活和司法實踐的總結,符合中國國情,有利于對老人的照顧和扶養。

  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特征有如下幾項:第一,遺贈扶養協議的遺贈人是自然人,而扶養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組織。實際生活中,扶養人有的是遺贈人的本族晚輩親屬或者其他親友,有的卻和遺贈人根本無親友關系。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遺贈扶養的遺贈人多為孤寡老人或沒有法定贍養人,但有子女,如不在身邊或即使在身邊,沒有盡到、不能盡到贍養義務時,也可以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第二,遺贈扶養協議是雙務、有償的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民事合同,反映的是民事生活互幫互助,雖然有償、雙務,但難以衡量是否等價,也并非一種純粹的交易,故與商事合同不同。當然,隨著養老的產業化,部分機構和組織作為扶養人的遺贈扶養協議,已具有較強的商事性,但因為扶養的情感因素,作為民事合同予以考量更符合該種合同的性質。作為特殊的民事合同,其特點是,一經簽訂,任何一方都應遵守協議的內容,不得單方面解除協議;其雖有償,但代價并不一定能夠與遺產的價值相衡量,它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所取得遺產的價值。同時,贍養義務不能僅理解為物質供養,精神支持或陪伴等均可作為扶養人履行遺贈扶養協議義務的方式,關鍵看協議如何約定,法定繼承人等不能簡單以扶養人未盡到物質供養即否認遺贈扶養協議中的受遺贈人未盡到扶養義務。如何才能視為盡到扶養義務,需視遺贈人與受遺贈人的約定及義務履行狀況等。第三,遺贈扶養協議是生前法律行為與死后法律行為的統一。生前法律行為是指雙方當事人參與簽訂協議,并履行協議規定的扶養義務,行為都是在生前進行的,而且在生前就具有法律效力;死后法律行為是指必須等到遺贈人死后才能將遺產轉移給扶養人,扶養人在遺贈人生前不得提出取得遺贈財產的要求。

  二、關于繼承方式的相互關系

  本條還涉及法定繼承、遺囑繼承或遺贈、遺贈扶養協議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依照《民法典》和《繼承法意見》等的有關規定,有以下幾點需要明確:

  1.繼承開始后,遺贈撫養協議、遺囑或遺贈、法定繼承,一般按先后順序處理遺產,也即遺贈扶養協議優先考慮,遺囑或遺贈次之,法定繼承最后考慮。

  2.繼承方式并存的,分不同情況處理。(1)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并存的,兩種方式所涉遺產沒有抵觸的,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有抵觸的,優先按遺贈扶養協議處理,與協議相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2)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并存的,同于上述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的處理方式。(3)遺囑和遺贈并存的,兩種方式均有效,并無哪種方式優先的問題;一旦發生沖突,如對同一財產既有遺囑也有遺贈,則要從被繼承人所立遺囑或遺贈的時間、證據的形式判斷其真實意思表示,無法判斷真實意思表示的,需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公平性因素,可以認定共有或平均分配所涉財產等。

  3.被繼承人無遺贈扶養協議、無遺囑或遺贈以及出現上述繼承方式無效的情形,則應該按照法定繼承處理遺產。

  【審判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繼承案件中,出現幾種繼承方式并存且出現沖突是審判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按照上述理解的處理方式均能處理,但特殊情況如何處理,確實存在利益的平衡問題,也考驗法律適用的水平。如,被繼承人有遺囑繼承,但未說明具體繼承遺產的范圍,此時出現遺贈如何處理。又如,雖有遺囑繼承,但該遺囑繼承在事后看來并不公平或遺囑繼承后繼承開始時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如有的繼承人確需遺產扶養或出現了其他法定應予保留份額的情況,如何處理。上述情況均極其復雜。人民法院在司法中既要重視繼承方式的相關順序,尊重被繼承人的真實意思和個人意志,也需要考慮遺產繼承的功能性,體現社會的善良風俗和公平性。有關具體問題的探討,當在本書下文展開,此處不贅。

  二、《繼承法意見》所涉的幾種情況也需注意

  1.《繼承法意見》第54條規定:“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仍應準許合法繼承人繼承。”

  2.《繼承法意見》第55條規定:“集體組織對'五保戶’實行'五保’時,雙方有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扶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

  3.《繼承法意見》第57條規定:“遺產因無人繼承收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時,按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可以分給遺產的人提出取得遺產的要求,人民法院應視情況適當分給遺產。”《繼承法》第14條的規定是,“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遺囑未處分的遺產能繼承嗎?
中國遺產繼承中常見糾紛的處理方法
遺產繼承的方式
《民法典》實務 | 《民法典》繼承編的主要變化與適用簡析
【婚姻與繼承】重點難點指導
繼承法 | 法定繼承類不動產登記業務材料審核要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本溪| 垣曲县| 洞头县| 罗田县| 金寨县| 晋州市| 荔波县| 元阳县| 湖北省| 岳阳市| 包头市| 金沙县| 广东省| 和顺县| 开阳县| 嵊州市| 金秀| 两当县| 宁津县| 武功县| 廉江市| 肇源县| 伊吾县| 广德县| 北宁市| 卢龙县| 老河口市| 南宫市| 天门市| 昌都县| 朝阳市| 建瓯市| 盐边县| 基隆市| 库伦旗| 杭锦后旗| 新宁县| 莱西市| 佛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