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堂 2019 VOL.110
本文由電影天堂原創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
現在國內電影市場這么火爆,票房動不動就幾億,幾十億,那么片方、演員究竟能賺多少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01
如果以票房論英雄的話,
吳京,無疑是“中國第一演員”和“中國第二導演”。
他主演的幾部電影總票房已累計119億,導演的兩部《戰狼》票房合計62億。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那么問題來了——
這幾部票房爆款,到底能讓吳京賺多少錢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規則。
在2015年《大圣歸來》剛剛上映時,很多人都被科普了一個票房分成比例,叫做“三倍回本”。
這部電影上映當天票房僅有1700萬,于是,為國產動畫操碎了心的自來水們,紛紛開始安利:
“《大圣歸來》成本1億*,票房需要達到3億,制作方才能不虧本,不能讓這么好的國產動畫埋沒!”(*另一說,該片成本為6000萬)
三倍回本的說法不算錯、但不夠準確,這四個字背后其實有一套更加復雜的分賬規則。
圖片來源:《流浪地球》
我們以目前已拿下44億票房的《流浪地球》為例:
這44億不能直接用于分賬,需要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也就是說,總票房的91.7%,是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44×0.917——
《流浪地球》的可分賬票房約為40.34億。
可分賬票房中,院線提留約52%,發行方收取約5%的發行費,中影數字提留約3%的發行費,片方分賬比例約為40%。
40.34×0.4——
《流浪地球》為片方帶來的收入為16.13億。
圖片來源:《流浪地球》
這16.13億中,吳京能拿多少呢?
如果以網傳的“3.2億總成本”、“吳京零片酬出演、投資6000萬”的數據進行按比例計算的話,就是:
16.13×(6000萬/3.2億)——
再減去6000萬的投資額,吳京可獲得2.4億元的收入。
當然,以上只是估算,和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因為分賬比例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比如,在“保底發行”中,制片方和發行方會協商出一套根據票房檔位而變化的分賬比例。
而“戰狼系列”和《流浪地球》情況不同,這兩部電影中吳京是絕對的主控,因此分成比例更高。
大家感興趣也可以自己算算。
圖片來源:《戰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