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節,皮膚變得干癢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外界的氣候比較干燥嘛。但如果你年歲比較大了,冬季一到晚上皮膚就開始發癢,而且越撓越癢,讓人難以安睡,要當心這可能是老年性皮膚瘙癢癥,跟皮膚腺體的分泌機能減退有一定的關聯。
而在中醫看來,老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往往都是因為血虛或者風燥。由于老人大都有陰血不足證,而血虛則生風,風動則膚癢。并且風邪除了本身會讓皮膚瘙癢,它還會滯留體內導致血虛化燥,于是皮膚更加瘙癢。這時候想要止癢,就得疏風、養血,下面這3個穴位會對我們有幫助。
首先是三陰交穴。它是脾經、腎經、肝經三條陰經的氣血交會之處,并能將氣血重新分配給三條陰經,所以按摩此穴可以健脾益血,還能調肝養腎,祛除濕濁之氣。它的位置在內踝尖上直上3寸,除拇指外的其他4指的寬度就是同身寸的3寸。找到后,每天每側穴位按摩5分鐘左右即可,力道以出現酸、麻、沉、脹的感覺為度。
第二個是血海穴,一聽就感覺這里的血很足。它是脾經的腧穴,脾為后天之本,所化生的氣血都聚集在這個穴位處,所以按摩血海穴能運化脾血,治療血熱型皮膚病。它在大腿內側、膝蓋附近,坐著時將腿繃直,膝蓋內側凹陷處上方隆起肌肉的頂端就是此穴。
然后是曲池穴。偏血虛者可以用上面兩個穴位,偏風燥者可用曲池。它是大腸經的合穴,能很好地散風止癢,調和氣血。曲池穴的位置在肘部,屈肘90度,在肘橫紋外側的凹陷處即是該穴,按摩時跟上面兩個穴位一樣,每天每側5分鐘即可。
當然,對于皮膚瘙癢,可能還存在其他健康的原因,比如肝病、糖尿病等,如果出現持續反復的瘙癢,最好還是及時咨詢皮膚科醫生,并進行相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