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們,我們今天又見面了。昨天我們說到中國歷史朝代順序(下)的分析,對于咱們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還是要有所了解的。上篇我們說到對于還在上學的讀者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對于咱們沒上學的讀者朋友們來說,或多或少的些許有些遺忘。今天咱們接著南宋往下說,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讀者朋友們。
在這里小編多說一句,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到這里就完全結束,各位讀者朋友們一定要好好牢記喲,這樣一來對自己也是一種幫助,增加自己的知識面。那么五代十國之后就是遼朝了,當然小編在這里還是要一一介紹了,有喜歡的讀者朋友們可以去翻閱歷史資料,當然有想聽小編細細到來的讀者朋友們可以在留言區給小編留言喲。
遼朝,916年-1125年。歷史上的都城:臨潢府、開封府,今天的遺址:內蒙古巴林左旗、河南開封,建立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于遼河上游之故。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983年復更名“大契丹”。1007年遼圣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公元1125年被金國所滅。
西夏,1038年-1227年。歷史上的都城:興慶府,今天的遺址:寧夏銀川,建立者:夏景宗李元昊。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陜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黨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陜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繼遷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國,并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采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金朝,1115年-1234年。歷史上的都城:大興府、會寧府、開封府,今天的遺址:北京、黑龍江哈爾濱、河南開封,建立者: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正式國號是大金(女真語為amba-an ant?u-un,“諳班按春”),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金朝,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華一統”的朝代,主張中華一統,民族平等,不分夷夏。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后起兵反遼。于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元朝,1271年-1368年。歷史上的都城:大都路,今天的遺址:北京,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歷史上的都城:應天府、順天府,今天的遺址:江蘇南京、北京,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于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育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后,國號稱“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1644年-1911年。歷史上的都城:奉天府、順天府,今天的遺址:遼寧沈陽、北京,建立者: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后金)。后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中國歷史最后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