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智
1968年生,畢業于福建工藝美術學院繪畫專業,此人喜琴音簫聲,好游山玩水,品茗賞酒話仙,自得其樂,棲身所在號“天風閣”。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以及海外畫展,并于泉州、晉江、廈門、臺北、深圳、山東、北京舉辦“許子智中國畫展”。
作品、評論、專訪等多次刊于有關畫集、雜志、報刊、電視及網絡媒體等。
出版有《許子智中國畫集》《春風十里——許子智中國畫集》。
作品《又逐春風到客家》由中國美協收藏,《春風十里》由希臘COPELOUZOS FAMILY ART MUSEUM收藏。
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個人藏家和企業、會所收藏。
個 展
2019年 “樂畫樂活——許子智中國畫精品全國巡展”(山東);
2019年 “木卿 禪心畫語——許子智中國畫精品全國巡展”(深圳);
2019年 “臺北新藝博——許子智中國畫展”(臺北);
2018年 “北京藝術博覽會——許子智中國畫展”(北京);
2018年 “藝術廈門——許子智 ‘春風十里’ 中國畫展”(廈門);
2017年 “樂畫樂活”——許子智中國畫展”(廈門);
2017年 “藝術廈門———許子智中國畫展”(廈門);
2016年 “游山玩水——許子智中國畫展”(廈門);
2016年 “藝術廈門——許子智中國畫展”(廈門);
2015年 “天風畫韻——許子智中國畫展”(廈門);
2015年 “春山佛韻——許子智中國畫展”(泉州、晉江);
群 展
2019年 參加“頌祖國 賀新歲”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8年 參加德國柏林“中國文化藝術節”;
2018年 參加青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2018年 參加寧波“中國插花藝術館”首屆荷文化藝術展;
2017年 參加“第三回福建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2017年 參加中國文聯“中華清-中國夢”美術書法大展;
2017年 參加文化部“金磚國家文化藝術節-金磚國家繪畫展”;
2017年 參加“福建省當代工筆畫巡展”(廈門、龍巖、三明、莆田、南平、福州);
2016年 參加 “傳承與展望”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
2016年 入選“福建省第七屆當代工筆畫大展”并獲獎;
2016年 參加“素心郎懷”當代書畫藝術家邀請展;
2016年 參加成都“首屆中國工筆畫省際聯盟優秀作品提名巡回展”;
2016年 參加北京“美麗廈門當代美術作品晉京展”;
2016年 參加北京“學院.新意”即2016兩岸三地中青年藝術家巡回展;
2015年 參加北京《佛韻中華》2015全國美術(書法)藝術作品展獲金獎;
2015年 參加內蒙《滄浪風.大漠情》2015年“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
作品收錄
《福建省第七屆當代工筆畫大展作品集》;
《首屆中國工筆畫省際聯盟優秀作品提名巡回展作品集》;
《“學院.新意”即2016兩岸三地中青年藝術家巡回展作品集》;
《美麗廈門當代美術作品晉京展作品集》;
《滄浪風.大漠情——2015年“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愿者邊疆行活動作書畫品集》;
《全國第八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作品集》;
《福建土樓.客家永定——全國中國畫大賽作品集》;
《八閩丹青獎——首屆福建省美術書法雙年展作品集》;
《意之大者——第二屆福建省寫意畫大展作品集》。
許子智是中國當代新銳的畫家。
“畫中有詩,詩里藏畫” 是許子智繪畫的一個特點。春風十里、秋水山色、醉月飄香,詩與畫,通過他的描繪融合,傳達出一種高雅寧靜的禪意境界。
有人說,看許子智的畫,畫面上平靜似水,實則靜水深流。這一特點,同樣體現在他的人物畫里。無論是妙齡仕女,還是釋道夫子,畫家都能運用獨特的技巧,通過線條、色彩等表現手法,刪繁就簡巧妙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和詩意;有些人會單純的將他的畫歸類于工筆畫,而實質上,他的畫既具備文人畫中寫意的特點,又打破了工筆中的匠氣,簡略時有大刀闊斧之勢,工筆畫中又帶著寫意的韻味,一種不經雕琢的天然,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構成他獨有的風格。
在《春風十里》的主題系列中,畫家筆下的麗人,或俏皮或略帶憂郁,或含情脈脈,她們有三兩個閑坐池邊,互訴心事;有從門窗后探出腦袋,好奇地窺視外面的世界;畫家通過縝密的空間處理、色調處理、形式處理和肌理技法的創新,提煉出具有象征意味的現代審美意趣,而以《唇之語》為代表的系列作品,畫家則大膽地采用當代的表現形式,將線、墨與色彩的融合,將人物夸張、變形、提煉,充盈畫面,而作品所體現的意境又展現了東方詩意。畫家在傳統與創新探索追求中,巧妙地將東西方繪畫的特長相結合,并形成自己獨特藝術的語言符號。
——節選舒桐《畫中藏詩氣自華》
看許子智的作品有一種特殊的寧靜氣氛,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流露出難得的平靜和安適,不輕浮、不躁動,讓觀者得到的是沉靜和清雅的心境享受。
子智是以他作為藝術家的天真浪漫美學主義去締造他的工筆畫王國,作品精湛細膩,韻味綿長。他將中國的小寫意與工筆技法的完美結合,運用到畫種中,細微處能纖毫現,簡略時有大刀闊斧之勢。工筆畫中帶著寫意的韻味,一種不經雕琢的天然,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形成他獨有的風格。
許子智說:“我喜歡在工筆畫的創作中,像水墨畫一樣,常常有隨機產生的趣味,而不是處處設計周祥。”
正是如此,許子智十分享受創作的過程,讓他的畫中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寧靜,也寄托了自己的心靈。所以他的工筆畫營造出在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的視覺效應。貓廈驚嘆于他對純色的色彩的把握,流暢靈動的線條處理,作品呈現出緩緩流動的美。
——節選貓廈《畫筆下的寧靜》
第一次看到子智兄的山水畫,最令人印象深刻也令我倍感迷惑的就是他畫面上云的處理。與其說是云,不如說是一種煙和氣,一種絲絲縷縷虛無縹緲般的存在,沒有成形的外輪廓,也沒有起止和方向,巧妙的通過水色的洇滲和山巒的邊緣迷蒙在一起,和諧溫婉,輕柔的墨色里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陰翳天氣下人內心深處的莫名憂傷。見慣了北方平常天氣里的千里層云,厚實清晰,和經驗里反差很大,直到旅途里山區所見,方才恍然大悟,始信子智兄所“畫”不虛!其實閩南一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地濕潤多雨多云,光照很難均勻撒播,山巒明滅間陣雨頻仍,水分在陽光和高溫的作用下蒸發汽化,形成閩南山地獨特的景觀,王維詩句:“山色有無中”大概就是這種感受最直觀的寫照。
除了云氣,子智兄畫面上隨處可見閩南特有的土樓,古厝,看得出,他鐘情和用心之處也多在于對這些特色民居的描繪表現。閩南古民居是非常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一種類別,無論是從格局分布,裝飾雕刻,包括建筑材料的顏色選擇搭配,都有很類型化典型化的獨特美感。土樓“天圓地方”形式上的完滿,古厝“赤瓦紅墻”顏色的廣泛運用,在丘巒綠蔭的重重包裹下完美的體現了人和自然微妙的和諧。子智兄以這些頗具地方特色的古民居為母題,傾注了一個閩南人對于故鄉的贊美和迷戀。我每每驚訝于他對這些古老建筑以及環境生動敏感的表現,大片而滿簇的芭蕉林不經意的分布和排列整齊的農家菜地相映成趣,點綴其間的還有各種鄉間生活的細節,建筑的整飭和生動散漫的植林叢樹相雜其間,既有形式上的對比又充溢出田園風光的勃勃生機,仿佛一首回憶歲月的田園詩。
應該說,從表現技法上看,子智兄更多借鑒了傳統的青綠山水技法,但是和古人不同的是,他一反這種厚涂工整,富麗鮮艷的設色技巧,而大量選擇用水調和稀釋顏色的明度和純度,呈現一種迷離夢幻的灰度,這樣一種降調的方式使得他的作品色彩上更加雅致明快,從觀者的視覺觀感上也創造出一種和真實場景不同的色彩疏離感,從而不知不覺進入畫家營造的另一個更為美妙的心理空間。從構圖上看,子智兄吸收了很多西方平面構成的要素,有一些處理仿佛電影蒙太奇鏡頭的運用,對物象進行一定程度的結構重組,另類又新穎,能看出他開放的藝術敏感度和對當代性的釋讀洞察。近期的一些西藏題材和人物作品更是讓人眼睛一亮,又能感受到他對于新材料新題材的嘗試和吸收,利用不同的肌理效果,不同的綜合性藝術語言,豐富了畫面的多種可能性,這都是子智兄多維藝術觀下的產物。
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一定是通過不斷的實踐找尋自己,突破自己,敏銳的發現自然和萃取提煉感受,同時以包容的藝術視野觀照傳統和西方,從而在一個相對客觀和廣闊的藝術史情境中定位自己,這才能體現一個真正藝術家的素養。無疑,子智兄真率隨性的表相之下是一個藝術家敏感細膩,異常豐富的自由天地,欣賞他的作品,也就悄然走入了他的內心世界。
——節選劉筱靜 《青山入夢 化跡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