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在于病魔抗爭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知名的人物,張仲景就是被后世尊成為“醫圣”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醫圣張仲景寫下了一組千古名方,它能養血安神、清熱除煩,通俗點說就是能補肝血、養心神、除煩躁而安神,是調理血虛失眠的良藥,這組方劑就是酸棗仁湯。
中藥酸棗仁湯的組成比較簡單,僅有五味中藥,在古籍記載中,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川芎二兩,換算成現代常用的計量法是一升約6克,一兩大約3克。
酸棗仁
酸棗仁湯的主要作用是養血安神、清心除煩,可用于虛勞或虛煩引起的失眠,也可用于經常失眠而心神失養的心悸、盜汗、頭暈目眩癥狀。
虛煩而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心、脾虛所導致者;有肝血不足而心神失養導致者;也有因為外感各種熱病又熱邪除之不盡而熱擾心神者。酸棗仁湯主要是能調養肝血不足、虛熱內擾、心神失養導致的失眠,以及長期此類失眠而引起的兼癥。
茯苓
肝血不足所導致的失眠調養原則中,根據中醫“虛則補之”、“損者溫之”的理論基礎,應該以養血補肝、清熱除煩、寧心安神為基本。
所以方中重用酸棗仁以養肝血、安心神,是為方中君藥;茯苓寧心神、補五勞七傷,與酸棗仁配伍加強安神之效果,是為臣藥;川芎調暢氣機、疏肝理氣,能養血而調肝氣,還能安神,是為佐藥;知母滋陰而除煩,還能防止川芎燥烈而傷人,也是一味佐藥。
川芎
眾所周知,方劑的使用與用量因人而異,所以如果在上述癥狀的基礎上有陰虛內熱較重者,需要適當加入生地黃、玄參、白芍等;如果盜汗嚴重者適當加五味子、白芍、浮小麥;如果心悸多夢屬于心膽氣虛者,加黨參、龍齒。
知母
除此之外,針對現在疾病的病名,如果是神經衰弱、高血壓、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癥等屬于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而心神不安者,均可使用酸棗仁湯根據癥狀加減使用。
張仲景的這組酸棗仁湯是集前人的經驗和他本人的智慧所得,是中醫與病魔戰斗中行而有效的“武器”之一。但藥理復雜,疾病又變化多端,所以本文所介紹的方劑僅限于中醫愛好者交流學習,不可擅自應用于實踐,也不可作為指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