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
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主產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夏季采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
【別名】麥門冬,忍凌,不死草,忍冬,階前草。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心經、肺經、胃經。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應用】
本品常用于陰虛型腫瘤的治療,尤其常用于肺癌及胃癌的治療;也常用于減輕腫瘤放療引起的口腔干燥、放射性肺炎等防治。
用于肺癌治療,常配伍天冬、百合、北沙參、南沙參、蘆根、枇杷葉、杏仁、重樓、石見穿、石上柏、山慈菇、蛇六谷;
用于胃癌治療,常配伍石斛、天冬、天花粉、芙蓉葉、野葡萄藤、菝葜、藤梨根。
用于減輕放療反應,常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本品配伍玉竹、天冬、天花粉、扁豆、桑葉、生甘草。
(1)肺陰不足之干咳痰黏:本品能養陰清熱,常配伍天冬、北沙參、南沙參、玉竹、石斛、桑葉、杏仁、阿膠。
(2)胃陰虛之口渴咽干、大便燥結:本品能益胃生津,常配伍玉竹、北沙參、生地黃、玄參、石斛。
(3)心陰虛之心煩不眠:本品能養陰清心,常配伍天冬、生地黃、酸棗仁、竹葉、黃連等。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泄瀉忌服。
【文獻論述】
《名醫別錄》:麥門冬,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麥冬采,陰干。
《本草拾遺》:麥門冬,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