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指工作中不謀私利。不貪污受賄。 廉潔,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是教師形象的感人魅力。
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勞苦大眾的教育事業,身后競沒有留下一絲家產。今天,中華大地上萬千教育工作者,以“點燃自己,照亮學生”的紅燭精神,壯書育人,忠于職守,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線。
我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關系到21世紀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現代化目標的實現,關系到社會主義祖國的前途與命運。對人民教師,我們不僅提倡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更注重強調教師的義務感和責任意識。作為教師,應把個人的一切置于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把教育、創新和繼續學習看作是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的責任。一定意義上說,國家和人民的明天,取決于教師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取決于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承擔起自己的社會義務,更何況今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教師收入穩定有增長。又有雙休日寒暑假,教師工作已成為被人羨慕,受人尊重的職業。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暗自己的工作,不維護自己的形象呢!
“師有百行,以德為首”。在當前形勢下,要特別強調“廉潔從教”,每位教師(包括學校領導和職工)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絕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廉潔,能樹立威信,受到尊重,反之被千童所指,背后唾棄;廉潔,能心底坦蕩,愉快做人,反之有良心譴責,寢食不安;靡潔,能誠心工作,愛生如子,反之貪婪肥私,無法進取;廉潔,能享受生活,雖貧而榮,反之終會遭懲,雖富猶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