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時間回顧了一下介紹林園先生投資心得的書——《林園投資秘籍》,感覺很樸實,干貨滿滿。前兩年在雪球峰會聽過林先生的演講,當時還是有些震撼的,寥寥數語道出人口大邏輯,瞬間明白了確定性的含義。
閱讀是件投入小,產出大的事情,可以與眾多高人對話,解答心中疑惑。端午佳節,閑坐家中,整理一篇讀書筆記,與眾球友分享,也是一件快事。
咱們先來回顧一下林先生的投資經歷: 林先生學醫出身,在女友母親的建議下,89年懷揣家人湊出來的8000元錢入市,買入深發展,幾個月賺到12萬。此后,他大舉收購原始股,包括原野、錦興、瓊民源、深華新等,獲利巨大,1992年,其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超1000萬。
之后市場轉熊,林園去西安做2年房地產,賺了幾百萬。離開股市的林園屬于身在曹營心在漢,兩年后回歸股市,抓住96年牛市機會,獲利數倍。
2000年發覺市場太瘋狂,將資金撤出投向周邊國家,實現勝利大逃亡。在香港投資地產股,獲利32倍。
2003年后,林園又殺回A股市場,重倉貴州茅臺、五糧液和云南白藥等優質股票,2005年底資產翻倍到4億。2006年,趕上一輪行情,資產達到20億·······
這種投資戰績在A股歷史上應該屬于鳳毛麟角了,我做FOF也有幾個年頭,走南闖北,訪談過很多投資界高手,至今還沒有發現有人在收益率上超過他的。
開了掛的投資經歷,必然是有一些獨到之處,下面咱們就縱覽全書,梳理秘籍中的幾個要點。
首先,我們需要統一一下認識,林園先生說他投資股票沒有虧過,他的意思不是說他從來沒有過浮虧,而是說他每一筆投資最終都是賺了錢的。
一、確定性
林園自己列了幾個鐵律:
1、選自己非常熟悉的行業;
2、要買跟蹤三年以上的企業;
3、選未來三年“賬好算”的企業,不買未來盈利不確定的公司。
為了降低不確定性,林園日常重點研究的公司不超過30只,每年新增研究標的控制在5家以內。
他認為企業三年內的年均復合利潤增長率在18%以上,PE在20倍以下時,具有投資價值,買入就是合理的。
過去和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情是具有確定性的,未來只是過去和現在的延續,從過往的確定性可以推導出未來的確定性。
你對哪一個行業比較熟悉,能夠把握哪些企業的走勢,你就去買進它的股票,對于那些不熟悉的、不能準確判斷其未來走勢的企業一定不要買進。
確定性最高的三類企業:
1、壟斷行業
壟斷性質的企業是首選。壟斷企業又分為自然壟斷型、經濟壟斷型和行政壟斷型。壟斷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因此可以持續不斷地獲得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的壟斷利潤。
如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這些行業的盈利趨勢都是很確定的。
2、老字號
老字號的企業就是林園常說的“紅燒肉”,之所以千百年傳承下來,自然有它的道理,比如品牌受信賴,比如產品質量過硬。
老字號的企業很多,比如云南白藥、同仁堂、貴州茅臺、五糧液、馬應龍等。對于老字號的企業,最差的結果也是經營穩定,長期持有可能會有意外驚喜。
3、龍頭企業
往往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龍頭企業被市場證明是后勁十足的。
在林園看來,隨著消費的升級,那些已經形成品牌的強勢企業,會漸漸增加它們的產品毛利率,使它們的利潤有超預期的增長。
對于龍頭企業,林園的標準是——有老大就不選老二。
二、挑選公司的六大財務指標
1、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
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利潤總額不能太小,幾百萬肯定是不行的,至少要有1個億以上,這樣的企業生命力才長久。
2、每股凈資產
通常情況下,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但是,林園對這個指標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凈資產。
我想到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比如兩個凈資產都是500萬的加油站,一個在熱鬧繁華的都市中心,客源不斷;一個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難遇人煙。這樣一對比就很清楚,對于每股凈資產指標不應浮于表面,而需要深入分析。
3、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這個指標對于價投來說應該并不陌生。
林園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于20%。這個指標如果小于10%,他是不會考慮的。
4、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并且趨升
林園選擇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并且具有穩定上升的趨勢。標準是毛利率不低于20%,這樣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5、應收賬款——注意回避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所形成的債權。 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話,會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夸大企業經營成果,增加風險成本;加速企業現金流出等。
應收賬款多的話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賬款,比如市政工程對政府部門的應收款,這個不用太擔心;還有一種是產品銷售不暢造成的應收款,這個就要當心了,這是企業未來前景變壞的信號。 對于應收賬款,建議采取回避態度。
6、預收款——越多越好
受全責發生制的影響,商品或勞務所有權還沒有轉移之前,預收賬款不能體現為利潤。
但預收賬款的多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指標,預示企業未來的收入利潤情況。預收賬款越多,企業的盈利越確定。
先收款再發貨的情況越多,說明企業的產品越吃香,受追捧,說明企業競爭力越強,對經銷商有更強的掌控能力,商業模式越好。
今天就總結以上這兩部分內容,書中還介紹了無風險套利案例、林園先生對賺錢的標準、北大演講實錄、采訪稿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書找來翻閱一番,會有一些收獲。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樂,投資順利,幸福安康。
$貴州茅臺(SH600519)$ $五糧液(SZ000858)$ $馬應龍(SH600993)$ @今日話題 @雪球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