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古今看世界
易中天教授在評價曹操的時候說到:“他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這么多相對立的性格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確實讓我們一般人難以想象,這種性格,在一般人身上,非讓人瘋了不可,但是曹操卻能將這些性格集于一身,而且還混得風生水起。
其實,歷史上很多梟雄,都如曹操一般,有著復雜多變的性格,事實上與其說他們反復無常,不如說他們懂得變通。他們時而看上去是個善人,時而看上去又是個惡人,讓人捉摸不透。他們有很多豐功偉績,但是我們卻無法判斷他們是不是一個好人。但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成就不一般的事業。
一、心太善的人,做不成事
有人說:“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很多時候我們敗就敗在自己的仁慈上面。平時的善良能為自己積累人脈,能讓自己在別人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關鍵時候,我們的善良就是斷自己的路。
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要早早做好準備,準備聽一些讓自己不愉快的話,準備接受一些讓自己不爽的事情。生活中,不會事事順心,也不會人人看我們都順眼。總有人會說出傷害我們的話,總有人會是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這時候我們就得狠下心來,除掉自己路上的絆腳石。
楚漢之爭的時候,項羽因為自己的心善,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幾次放過劉邦,養虎為患,斷送了自己的前程。亞父范增多次提醒項羽劉邦不是簡單的人,但項羽依舊認為劉邦不足為患,不至于置他于死地,讓自己的大業毀在自己的仁慈上面。
想成大事的人,在緊要關頭一定要收起自己的婦人之仁,俗話總說事情不要做太絕,但是想成大事,有時候不得不做絕一點,能下這樣的狠心,才能成非凡的事業。
二、惡毒的人,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
惡毒的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樣的人身邊沒有朋友,只有敵人,或許身邊人會因為畏懼他而屈居其下,但是一旦有機會,身邊的人一定會讓這樣的人吃盡苦頭。善人與人為友,雖不能成大事,也不會吃大虧。惡人與人為敵,雖然可能成事,但是一定會栽更頭。
真能成事的人,只會惡一時,不會惡一世。帝王在建立自己的朝代之前,一定鏟除了不少異己,但是對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時,絕不會心狠手辣。像秦王朝那樣的暴政,只會讓自己的朝代成為短命王朝。
宦官趙高雖然權傾朝野,朝廷當中人人對他敬而遠之,可是最終還是死在身邊人的手下。惡人通過武力讓別人屈服,卻不能讓人心服,人心都背離他而去,他想靠一己之力穩固自己的事業,只能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該惡毒的時候惡毒,該善良的時候善良。當我們能做到心中無善惡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有能力居于眾人之上的時候。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