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俄羅斯文化中的“歐亞元素”

俄羅斯文化中的“歐亞元素”

文/鄒昊平

摘要:基輔羅斯時期文化的歐洲起源,韃靼蒙古時期的“亞洲之風”、中央集權時期的“歐化運動”等諸多歐亞元素的摻雜,形成了俄羅斯文化獨特的歐亞性特征。1991年蘇聯解體,再次引起學界對其文化屬性的審視與思考。正確解讀歐亞性特征,對俄羅斯民族價值觀的形成以及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俄羅斯文化;歐亞性;文化元素

20世紀之初,學界在俄羅斯文化屬性問題上首次提出歐亞主義論的觀點。90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民開始獨立思考本民族的文化淵源,探尋未來民族的發(fā)展方向。從基輔羅斯形成到韃靼蒙古統治,再到彼得時期的強盛集權,從俄羅斯文化中早期的歐洲起源到韃靼蒙古的“亞洲之風”,再到彼得大帝時期的“歐化運動”,從豐富而獨特的民族發(fā)展歷程中可以看出歐亞元素對俄羅斯文化的滲透。

一、基輔羅斯時期文化的“歐洲元素”

羅斯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時期,這一時期的斯拉夫人與歐洲南部的拜占庭交往密切。隨后,東正教的傳入、基里爾文字的創(chuàng)造、新型繪畫藝術以及石制建筑的出現無不體現了早期俄羅斯文化中何其豐富的歐洲元素。

在宗教信仰方面,東斯拉夫人曾長期信奉多神教,每個部落均有各自不同尊以信奉的神靈。羅斯統治者大公弗拉基米爾深知統一人民宗教信仰對于統治集權的意義,隨后他便下令取締各地方神,派遣使者周游列國為羅斯人民尋找新的信仰。最終,只有拜占庭的基督教被大公一眼看中。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強迫基輔市民在第聶伯河河畔聚集并下水接受基督教洗禮,史稱“羅斯受洗”。此后,東正教正式成為羅斯國家官方國教。放棄本土信仰,吸納外來宗教,歐洲元素對本土民族文化的熏染可見一斑。

在文字起源方面,隨著基督教傳入羅斯,各式傳教活動的廣泛開展也極大促進了教會文字的傳播與推廣。公元8世紀,出生于拜占庭的基里爾與梅福季兄弟在赴摩拉維亞傳教活動期間,創(chuàng)造出了一套易于書寫記錄的格拉戈爾字母,但在古羅斯時期該文字最終并沒有延用。基里爾兄弟去世之后,其學生在格拉戈爾字母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制出了另一種新型字母,這便是日后奠定斯拉夫國家語言字母基礎的“基里爾字母”。

在文化藝術方面,基督教(東正教)傳入羅斯之后,對羅斯國家本土的建筑、繪畫、文學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例如基督教為羅斯帶來了圣像畫、馬賽克鑲嵌畫與水彩壁畫等繪畫新形式。[1]同時羅斯工匠也從拜占庭藝術大師們那里學到了先進的繪畫方法。在建筑藝術領域,古羅斯房屋多為傳統的木制建筑。東正教傳入之后,拜占庭則為羅斯帶來了更為牢固美觀的石制建筑。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繪畫,建筑以及其他藝術,歐洲元素在其日后的發(fā)展中被逐漸淡化,反之民族自身的藝術特色愈來愈得以彰顯,但前期歐式元素的啟蒙作用仍不容小覷。

二、韃靼蒙古統治時期的“亞洲之風”

長達240余年的韃靼蒙古統治給羅斯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但同時也使得羅斯本土文化中出現了第一股“亞洲之風”。亞洲文化元素雖然對其本土人文、藝術領域的影響甚微,但羅斯統治者們廣泛借鑒金帳汗國在政治、人文、法制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為日后莫斯科公國的強盛統治奠定了基礎。

11-12世紀之間,隨著羅斯國家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各公國間王權之爭也愈發(fā)激烈。13世紀初,長年忙于征戰(zhàn)的各羅斯公國紛紛獨立,基輔羅斯由此瓦解。

1237年,思汗國蒙古軍隊強勢入侵羅斯。此時的羅斯各公國根本無力抵抗。1240年,基輔淪陷。由此韃靼蒙古人在羅斯這片土地上開始了長達240年的統治,史稱“韃靼蒙古人的桎梏”。兩個多世紀以來,韃靼人并未要求羅斯人放棄自身信仰,更多的是采取征收賦稅,要求其定期納貢的形式壓榨掠奪。亞洲文化元素對俄羅斯文化、藝術等領域影響微乎其微,因而俄羅斯文化學家 M.P.澤齊娜指出:“在蒙古入侵以前即已形成的強大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復興的俄羅斯文化,保持了其民族面貌,究其屬性和發(fā)展傾向而言仍然是一種歐洲文化。”[2]1480年,羅斯終于擺脫韃靼蒙古統治。15-17世紀,莫斯科公國繼承金帳汗國“聯合以求強盛”的治國思想,不斷開拓疆域,兼并西伯利亞,在整個伏爾加河流域廣泛建立起了政權。

三、中央集權統治時期的“歐化運動”

擺脫韃靼蒙古的桎梏后,俄國進入中央集權統治時期。在13世紀與歐洲聯系的被迫中斷后,18世紀的俄國積極向民主、發(fā)達的西方靠攏。彼得大帝的歐化改革雖然為俄國打開了面向西歐的窗口,但是其激進改革破壞了此前 700 年俄國的歷史傳統。[3]俄國民眾感受到來自歐洲強大文化滲透的同時,也意識到了歐洲元素與本土元素的格格不入,于是國內便出現了諸多保護本土文化的“反歐化”人士,這也成為了早期斯拉夫派與西歐派的縮影。

1453年,被視為世界東正教精神支柱的拜占庭為土耳其所滅。隨后,羅斯的一位修士在大公面前說道;“第一個羅馬已經不復存在,第二個羅馬也已滅亡,第三個羅馬——莫斯科正在崛起”。伊凡三世遂與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亞成婚,并同時將其雙頭鷹國徽引入俄國。此后,作為“第三羅馬”繼承者的思想逐漸融入了俄國人的血液。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術前超聲CAS、神經傳導速度等基本資料見表1,表2。經過t檢驗,兩組資料P>0.05,說明兩組資料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四、結語

縱觀俄羅斯民族發(fā)展歷程,基輔羅斯時期與中央集權時期均為俄羅斯文化帶來了豐富的歐洲元素,而韃靼蒙古統治時期則為其注入了新的亞洲元素。然而,俄羅斯文化歐亞性特征的形成并不是對外來文化的全盤接受,而是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之上,實現本土文化豐富發(fā)展的結果。同時,俄羅斯人民對自身文化屬性的正確定位——歐亞性特征,也是今后樹立民族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認同感以及解決俄羅斯民族文化發(fā)展方向問題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戴桂菊.俄羅斯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218.

[2]М.Р.澤齊娜.俄羅斯文化史[M].劉文飛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40.

[3][俄]利哈喬夫.俄羅斯思考[M].楊暉、王大偉等譯.軍事譯文出版社,2002:53.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讀書筆記:蒙古人是如何影響俄羅斯的?
俄羅斯、烏克蘭與蒙古帝國之間的關系【上】
俄羅斯如何從基輔羅斯時期,發(fā)展到普京時期?
烏克蘭、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到底是什么關系?
關于蒙古人的傳說:俄國人是東歐換種的產物(下)
俄羅斯史05 | 張建華:古代蒙古人對俄羅斯的控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黑龙江省| 江安县| 茶陵县| 根河市| 六盘水市| 永年县| 马鞍山市| 大名县| 泌阳县| 平顶山市| 湘潭市| 九龙县| 乐清市| 天祝| 石城县| 瓦房店市| 清水河县| 班玛县| 霍林郭勒市| 香河县| 凤城市| 江安县| 乌兰浩特市| 汶川县| 伊金霍洛旗| 台前县| 昌都县| 汶川县| 吴江市| 南宫市| 蕉岭县| 宣化县| 曲麻莱县| 夏津县| 浮山县| 湖南省| 赤峰市| 衡阳市| 咸宁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