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納,位于幾內亞灣北岸,面積23.85萬平方公里,比中國廣西省稍大。加納西鄰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
在大航海時代,加納盛產黃金,遍地黃金和象牙,稱為黃金海岸。葡萄牙人、荷蘭人、丹麥人、瑞典人、法國人先后來這里掘金,不過最后還是日不落英國控制了黃金海岸。
加納的黃金儲量約6萬噸,僅次于南非,居非洲第二位;鉆石儲量約1億克拉,同樣穩居非洲第二。
殖民時期,加納西部科特迪瓦、北部布基納法索是法國殖民地,東部多哥是德國殖民地,加納則是英國殖民地。
圖-幾內亞灣
眼看自己土地上的黃金被帝國主義挖走,加納人不甘心,在長期的斗爭后,他們在1957年取得獨立地位。
加納黃金產量一直不低,每年都穩居世界前十,對一個人口總量約3000萬的國家來說,人均黃金產量可以到世界前三位。
加納緯度在北緯5度到12度之間,大致與南亞的馬爾代夫相當。加納雖不像馬爾代夫是島國,但南面也鄰大西洋的幾內亞灣,典型的熱帶氣候。
圖-加納地形圖
非洲絕大部分國家缺水,加納是沃爾特河下游地區,水資源算是不錯,但此河洪水期與枯水期水流量差異巨大。為了讓國家的土地更加濕潤,加納人在沃爾特河入海口10公里的阿科松博峽谷,修筑了一座大壩。
此壩長640米,高141米。我們的三峽大壩長2308米,壩高185米。加納人眼中的阿科松博大壩,比我們人眼中的三峽大壩更神圣,這個大壩相對加納的作用,自然也比三峽對我們的影響更大。
與三峽調節水位的特性不同,加納人修大壩的主要目的,是堵住沃爾特河水,把水資源留在陸地上。打個比喻,小區提前通知要停水,你當然會用大桶接滿自來水,一個道理。
圖-加納沃爾特水庫
當大壩完工后,除了發電和日常用水,加納人不讓一滴河水流入大海。在夸胡高原與阿夸平多哥山之間,形成了巨大的沃爾特湖,此湖面積達到8502平方公里,約為鄱陽湖、洞庭湖、太湖面積總和的兩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水庫。
沃爾特水庫的蓄水量是1480億立方米,是我們三峽的3倍多,足夠加納人用水。
加納成了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土地得到灌溉,可可產量迅猛增加。加納曾有一個廣告,大意是說,世界上每六塊巧克力,就有一塊的原來來自加納的可可。
圖-加納的黃金
沙特有石油,加納有黃金,沙特沒有水,加納水用不完。上天如此眷顧這個國家,然而加納卻并沒有成為經濟發達的國家。
1966年,在水庫修好第二年,加納發生軍事政變。此后在1972年、1979年,加納有連續發生軍事政變。
世上很多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往往放著好日子不過,特別愛折騰,愛用暴力解決問題。在混亂的政局中,加納一直是世界上貧窮國家之一。雖然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加納沒有發生過政變,但黨爭不斷,惡勢力橫行。
圖-加納的石油鉆井平臺
加納幾乎沒有工業,經濟就靠采礦和種植可可,該國除了黃金,鉆石、稀土等重金屬也不少?,F在加納勉強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但人均GDP仍不到我們的1/4。
2007年,加納有發現了一個大油田,探明儲量約15億桶,2010年進行了開采。非洲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是利比亞,約為430億桶,在卡扎菲時代,利比亞長期高居非洲人均GDP第一位。加納石油儲量雖然遠不如利比亞,但利比亞沒有黃金鉆石,更沒有淡水資源。
雖然上天如此眷顧黃金海岸加納,但非洲黑人普遍不擅經營管理,枉費蒼天一片好意。
圖-加納人
世界上有的國家有石油卻沒有水資源,比如沙特、阿聯酋等國就是這樣。南非有黃金鉆石,水資源卻不多,更沒有石油。水資源、石油、黃金,樣樣都有的,加納是其中之一,上天真是太眷顧這個國家了,只要保持穩定,未來加納的發展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