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都夢想著天邊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能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外的玫瑰花。
2、思考時,要像一位智者;但講話時,要像一位普通人。
3、我們必須信仰某些事物。但是,假如我們沒有就此信仰去采取行動,一切仍然無用。只有信心而沒有作為,是無濟于事的。 人不是因為沒有信心而跌倒,而是因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動,并且不顧一切地堅持到底。 當然,僅有信仰并不足以使我們成熟。信仰的好處是能增強勇氣,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不至于臨陣退卻。除非我們以信仰做基礎,然后付諸行動,否則任何道理原則都沒有什么用處。 只有行為才算數。
4、心靈的成熟過程 是持續不斷的自我發現、自我探尋的過程 除非我們先了解自己 否則我們很難去了解別人。
5、無謂的爭論,對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損害,而且會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只要有可能就對人謙讓一點,與其跟一只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6、成熟的人會適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適度地忍耐別人一樣。他不會因自己的一些弱點而感到活得很痛苦。 不喜歡自己的人,表現在外的癥狀之一便是過度自我挑剔。 獨處對我們的心靈運動十分有益,就好像新鮮空氣對我們的身體極有幫助一樣。 適當程度的自愛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都是健康的表現。
7、你興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
8、恐懼大都因為無知與不確定感而產生。
9、心理學家斯金納實驗證明:'我們采取批評的方法并不能讓別人產生永久性的改變,相反,只會引起嫉恨'
10、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有沒有愛我們,而是我們值不值得被愛。
11、許多人無法成為一名良好的與人交流者,主要是他們只會談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卻令其他人感到無聊透頂。
12、大多數的疲勞現象來源于精神或情緒狀態
13、你希望別人怎么待你,你就該怎樣的對待別人。
14、威利·詹姆斯:'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
15、凡我所遇到的人,都有勝過我的某個方面,在這方面,我應該向他們學習。
16、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記或不會感謝乃是人的天性。
17、你所認為的你,并非真正的你,反倒是你怎么想的,你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18、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博士說:'凡你我所做的事都起源于兩種動機,性的沖動和能成為偉人的欲望。'
19、能養成善于靜聽能力的人,似乎要比任何好性格的人都少見。
20、一個人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應該是敢于承擔責任。我們生活于世,就要面對生命中的許多責任。 對那些不成熟的人來說,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以解脫他們自身的某些缺點或不幸。 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沉溺在自憐的深淵。 要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光踢椅子!
21、保留他人的面子!這是一個何等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卻很少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面子,就會毀了一個人。
22、只要相信自己做的對,就不要在意別人怎么說。
23、不論如何,保持本色,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24、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于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25、擴大交際范圍,培養自己的好奇心:不感興趣的也要去,不管男性和女性都要興致勃勃地活動。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感受你的魅力,并讓人感受快樂的氣氛。 不要讓性格差異成為障礙:社交與選擇朋友不完全是一回事。在社交過程中,不要用選擇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的條件來作標準,凡是志趣不符、性格不合的人一概拒之門外。在社交圈中認識的新朋友應是與你有較大差別的人才好。
26、許多寂寞孤獨的人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愛和友誼并非是從天而降的禮物,一個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歡迎,或被人接納,一定要付出許多努力和代價。 要想讓別人喜歡我們,的確需要盡點心力,情愛、友誼或快樂的時光,都不是一紙契約所能規定的。
27、我所學到的最大經驗是,我們的思想最重要。如果我能了解你的思想,就能了解你這個人,因為你的思想造就了你這個人,通過改變自己的思想,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