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段時間業界談工業互聯網平臺比較多,但是談多了卻發現其老是在云端飄,遲遲落不了地!這實際上沒有正確的理解平臺屬性的緣故,而是又像數字化工廠、工業4.0、智能制造一樣,直接把工業互聯網平臺當成(等同于)一種解決方案了!甚至有部分媒體給錯把工業互聯網平臺當成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排名,讓人笑掉大牙。
平臺屬性決定了平臺是不直接落地的,即為企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服務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實際上與當前工業互聯網處于“初級階段”有關系,大量的平臺方都是從解決方案商轉型過來的,目前做的仍然是傳統業務,而平臺本身的開放式構建與生態伙伴搭建尚未有實質性進展。
“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是一套“黃金組合”,工業App是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的最終出口。目前來看,這個出口還有點冷清。
80+份精彩報告,可進入研習社下載,與200+社友探討工業互聯網
首先聲明,這是一篇技術普及貼,有些詞語不當的地方請諒解。由于業界目前僅有中國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互聯網APP發展白皮書》,沒有其他機構針對此領域的系統化和體系化論述,本文的展開主要基于此文本,適當加入筆者的認識,本文不恰當的地方請參考原版白皮書。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業互聯網APP?這點很重要,必須要首先理清的,不然不知道內涵和邊界,后續討論相關問題時就容易陷入無意義爭吵。
《白皮書》認為,工業互聯網APP(簡稱工業APP)是基于工業互聯網,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件,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成果。
如果拆解一下,有以下幾個要點:
1、工業App是建立在工業互聯網的基礎環境之上
,更具體的說法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的應用;2、核心內容是承載著的工業知識和經驗
、最佳實踐及技術訣竅,這和移動App區分開來了;3、工業App本質上是一款工業應用軟件
,與傳統工業軟件一脈相承,但有繼承和發展,是一種新型工業軟件;4、它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重要成果
,能夠有效促進知識的顯性化、公有化、系統化,極大的便利了知識的應用和復用。有很多人會以為怎么憑空就產生工業APP呢?前些年怎么沒有提?以手機里常用的APP,能直接用到工業領域嗎?……
其實,要認真回答完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從多個維度展開,比如從知識承載方式,比如從IT技術發展等等。所以,要看清楚問題,不僅要有技術思維,還要有很好的歷史觀。(當然,如果要真正有效的推動工業APP發展,需要在商業模式上進行突破。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第一條路線圖——知識維度:
“知識最初只存在于人腦,后來人與知識分離,知識以文字和圖片等方式外化于竹筒、布帛和紙張上。直到計算機出現,諸如機械、電子物理、化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工業生產實踐經驗及訣竅,基于已知工業機理構建的各類模型,逐步進入計算機,形成早期的工業軟件。”
相信這一點大家容易理解了,人的經驗會隨著離開(離職)而消散,紙張雖然仍是當前知識傳承的載體,但已經不再時興,而是基于運行在互聯網之上——數字閱讀、數字圖書館。甚至于造奇智能新媒體推出的工業互聯網研習社也是建構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上,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沉淀、留存功能,讓更多的人為之獲益。
工業App的出現促進了工業技術沉淀、傳播和應用效率的極大提升。企業有了更多工業APP,就不會太擔心員工離職了。詳見下圖,窺見演進路徑和發展的必然邏輯:
2、第二條路線圖:IT技術變遷,造成工業軟件及工業互聯網App在部署方式、開放方式及系統集成技術路線等方面持續演進。
“工業App的發展過程,主要是工業技術軟件化的結果,其演變路徑是:工業技術或知識→工業軟件→工業App→工業互聯網App”
(備注:此處區分工業App與工業互聯網App,工業 APP 是工業互聯網 APP 發展的一個前期階段,是企業目前最有可能實現的 APP 形式;后者從狹義上理解,就是基于工業互聯網基礎環境開發而成的)
來源/《工業互聯網App發展白皮書》,劉成軍制圖
3、第三條路線圖:價值邏輯
前段時間業界談工業互聯網平臺比較多,但是談多了卻發現其老是在云端飄,遲遲落不了地!這實際上沒有正確的理解平臺屬性的緣故,而是又像數字化工廠、工業4.0、智能制造一樣,直接把工業互聯網平臺當成(等同于)一種解決方案了!甚至有部分媒體把工業互聯網平臺當成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排名,讓人笑掉大牙。
平臺屬性決定了平臺是不直接落地的,即為企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服務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實際上與當前工業互聯網處于“初級階段”有關系,大量的平臺方都是從解決方案商轉型過來的,目前做的仍然是傳統業務,而平臺本身的構建與生態伙伴搭建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工業APP的分類
:1、個體自有模式,一種完全私有化的工業App,不開放不對外;2、企業自有模式,僅在企業內部局域網中部署、使用的工業App,通常也稱企業自用(in house)軟件;3、商用公有模式,類似于現在可以在安卓或iOS系統上公開下載的方式。“工業App數量和種類的多寡,標志著工業App生態的建成與成熟與否,是工業互聯網真正在企業得到廣泛人深入應用的重要標準。”目前,還沒有看到這類工業App,亟需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去推動,這方面應主要依賴于市場主體——平臺方的推動。
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工業App的協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價值出口的平臺徒有虛名,不能依托工互平臺而廣泛擴散的工業App,僅僅就是一個工業應用。
工業APP的應用
,它既可以安裝、部署和運行在諸如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通用設計軟件平臺、生產管控平臺等系統平臺上,也可以單獨使用在電腦單機/工業電腦上。用戶可以根據使用需求安裝、使用、相互調用、流通、卸載或更換,操作快速、方便、靈活。工業互聯網APP來源
于工業軟件的解構與重構,以及工業技術軟件化所形成的微服務。具體來講,1、
傳統工業軟件實現云化遷移,即將原有工業軟件進行解構和重構后,部署在公有云平臺上;2、
平臺方根據自己優勢的行業know-how與IT技術能力,開發行業性工業App;3、
第三方開發者(機構團隊或個人)利用平臺上提供的微服務組建和應用開發工具,開發的商用工業App,面向特定行業企業和場景痛點;4、
制造企業用戶在平臺提供的共性版本App基礎上,直接利用或者二次開發,形成企業自用工業App,這類“自制劇”將在當前一段時間內更受制造企業歡迎。[造奇智能]新媒體判斷,未來數年將形成海量“自制劇”(自用工業App)與“流行劇”(公開運行下載)并存的局面。
工業App的典型應用:
工業App具有面向不同工業場景的特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承載單點應用落地,是一種解決方案軟件化的小閉環,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研發設計階段:索為系統為航空發動機用戶將設計的流程、方法、數據、工業軟件及各種應用系統進行有效管理和集成,使研發過程規范受控、工作效率提升、大量的數據可視化等;
2、生產制造階段:西門子結合深度學習算法,為格林機床提供刀具壽命預測App。根據歷史數據預測刀具磨損狀態,并對刀具提前更換做出提醒,優化制造過程備件采購和庫存策略。
3、質量檢測階段:某鋼廠與英特爾合作開發鋼材質量檢驗App,即通過對生產線可視化,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識別其中的劃痕、酸洗來替代人工檢測,提供了檢測成功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4、預測服務階段:美國初創企業Uptake利用工業App進行推薦預測服務,如流程優化、故障預警、任務管理等。
5、售后服務階段:北京天澤智云與某高鐵研制單位共同研發高鐵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車載樣機,將基礎特征和選定的原始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進行知識挖掘、模型開發和決策支持。
【預告】:下一篇,國內外工業互聯網App開發成果幾何?
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 &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將持續動態關注這一進程,我們懷著期待,傳遞理性和建設之聲,融入成為生態中的一員,陪伴在大家左右,“無問西東”。
2018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之年!
唯有沉淀,才能生長。
來吧,歡迎成為同行的一員。
與200+業界資深人士探討工業互聯網
讓我們一起探索工業互聯網的世界~
【造奇智能新媒體】:國內第一家正式成立并開展運營的智能制造產業新媒體及內容服務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能制造進程,守望智能制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于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憑借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體獨家推出、業界首份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質量實名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致力于打通工業互聯網從資訊→信息→知識→認知→見識的鏈式通路,助力您的職業發展和機遇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