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每周一見到你
都是心動的感覺
有人說人這一生中,心臟跳動總數是固定的,誰先跳完誰先走。所以心跳越慢,活得越久!
心跳快慢真會影響壽命?平時加班、熬夜后心臟猛跳是啥回事?心跳得很快時如何緩解?戳下面視頻,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心動的信號——心跳。
一、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
信不信我能從你的心跳
算出你能活到多少歲
先說結論,心跳越快壽命越短的說法并不準確。因為影響壽命的因素太多了,心跳只是茫茫因素中的一個。但心跳越快,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
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我們叫做心率,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即靜息心率)范圍為60~100次/分。
2018年《美國醫學會雜志》一篇報道指出,心跳越快,血管內皮損傷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越高。《Heart》雜志也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基線靜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因心血管疾病、腫瘤以及其他原因死亡的風險就分別增加11%、10%和20%。
那沒有心跳的人
是不是就能長生不老?
要加個前提條件,在正常范圍內,心跳慢會比較健康。凡事都有個度,心跳過快或過慢都不利于健康。
成人靜息心率<60次/分,稱為心動過緩;若>100次/分,則稱為心動過速。
心動過緩可能正常,比如經常運動的朋友或老年人,心率一般偏慢;心動過緩也有可能是由某種疾病導致,普通人(年紀不大還不愛運動的那種)如果長期心動過緩,建議還是到醫院查明原因比較安心。
二、你的心跳,可能會受這些原因影響
剛剛查完銀行余額
就覺得心跳不正常了
我們的心跳天生“好變”。剛出生時小寶寶心率較快,大約在120~140次/分,而后隨著年齡增長,心率才逐漸減慢到60~100次/分。
平時心率主要受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遇到下面這些情況,你確實可能有心跳加速、小鹿亂撞的感覺:
運動。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后;
情緒波動。比如焦慮、恐懼、大喜大悲、壓力大或看到了心儀女神等;
過于勞累。比如加班、熬夜后;
飲食影響。比如喝咖啡、濃茶、吸煙飲酒等;
體溫變化。體溫每升高1℃,心率每分鐘可增加12~18次;
生病狀態。一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使你心跳加快。
無處安放的小心臟
可以試試下面4種方法:
① 呼吸憋氣法:深吸一口氣,然后最大限度的憋氣,再用力呼氣;
② 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惡心、嘔吐反應;
③ 壓迫眼球法:閉眼向下看,用手指壓迫眼球約10秒。注意別太用力,眼睛會疼;
④ 按壓內關穴:比較青睞傳統醫學的朋友,可以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壓右胳膊的內關穴,每次按捏5~10分鐘,每天2~3次。
如果上面這些方法都不能緩解你的心動過速,又有其他不適的話,還是及時就醫靠譜。
心跳亂了節奏
該如何解救~
為了防止你懵,咱來復習一下,心率是指每分鐘心跳的次數,而心律則是心跳的節奏。
如果心跳節奏不整齊,我們就稱為心律不齊。平時你覺得心臟咯噔,或者漏跳一拍,就有可能是心跳節奏亂了。心律不齊、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都屬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還有很多種類型,就不展開說了)。很多朋友,尤其是壓力山大的加班族,容易有這個毛病。
心律失常的治療有點兩極分化:
一部分心律失常不用治。它沒有明顯癥狀,也不危險,只用觀察即可;
另一部分心律失常需要積極治療。它有明顯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猝死。
三、別等到出現這些問題,才去關心你的心跳
煩惱什么煩惱
除了心跳沒有大不了
人們不該去羨慕飛鳥~
如果你自測心跳異常,并伴隨有:
心慌、心悸(感覺心突然跳到嗓子眼)
胸部不適
眼前發黑
頭暈或眩暈
憋悶、氣短
虛弱或感覺很累
昏厥
則要引起警惕,必要時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心臟有沒有問題。
小本本拿出來
前面說了正常范圍內,心跳慢一點確實會好一些。現在小編就教你如何放緩心率:
① 定期適量運動。運動對控制心率很有幫助。平時可以根據身體條件和喜好,多散步、慢跑、打太極、游泳、打羽毛球等。幫老婆多做家務也是不錯的選擇;
② 健康飲食。限鹽、少吃快餐,少喝咖啡濃茶,戒煙限酒等;
③ 控制體重。體質指數(BMI)保持在18.5~23.9的范圍比較適宜。
BMI=體重(kg)÷身高2(m2)
④ 充足的睡眠。建議成人每天睡7~9小時。
⑤ 控制情緒。少生氣,有壓力多想法子去解壓,生活中也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雖然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狀態很難達到,但我們至少可以學著去做
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心率是衡量身體健康的重要參考指標,把這篇文章轉給你愛的TA,一起關注心臟健康嗷!
▍圖片來源:soogif.com;pixabay.com;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