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張組織胚胎學課本中的圖:
胚胎發育,實際上演化了人類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人類為三胚層動物,成體的構造來源于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三個胚層。與廣義的體腔動物是一致的,其來源相當古老,能追溯到前寒武紀。
外胚層:分化形成神經系統、感覺器官的感覺上皮、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管兩端的上皮等。
中胚層:分化形成肌肉、骨路、真皮、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生殖器官、體腔膜及系膜等。
內胚層:分化形成消化管中段的上皮、消化腺和呼吸管的上皮、肺、膀胱、尿道和附屬腺的上皮等。
人體由最初一個接近圓形的受精卵發育為一個倮蟲狀個體,其根本原因是三胚層發育速度的不均等。胚盤卷折主要是由各部分的生長速度差異引起,由于外胚層的生長速度快于內胚層,使外胚層包與胚體外表,內胚層卷到胚體內部。隨著胚的進一步發育,胚的邊緣即外胚層的邊緣逐漸靠攏,最終在胚體腹側中心匯聚。
簡言之,就是人體前、中、后三層,慢慢像卷桶一樣,后面會逐漸地把前面包起來,形成外、中、里三層。
后升前降
如表證不解,頭痛、身痛、腰脊疼痛、惡寒、發熱、汗不出、脈浮,這些癥狀是陽氣要散散不出來,要升升不上去,治療都是用解表升散的藥治療,帶動脾胃的陽氣從后背上升散發出去,從太陽膀胱經散出去,這是后升。
清陽上升
里的時候痞滿燥實、大便不通、用的是大承氣湯承接胃腸氣機的下降,用的是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都是以白色為主的藥物,秉承秋天的肅降之氣清肅下來。
所以,作為一個整體而言,“里”的典型代表是陽明,是肅降;表的典型代表是太陽,是升散。里代表前面、表代表后面。
濁陰下降
側面是半表半里,是少陽,重點在胸脅部位,既有后面的太陽升散的特性為半表,又有前面陽明肅降的特性是半里,有升有降,故說少陽同兼升降。
這條里面柴胡湯發揮升的作用,并不是柴胡湯只升,而是這個病的起因是用了下法,氣機下陷,雖然阻擋的還是少陽這個部位,但是氣機偏于下陷,用柴胡湯那就發揮他偏升的一面,病人“蒸蒸而振”,蒸蒸發熱,然后戰栗,最后汗出而解,這是走了半表升散出去了。
小柴胡湯
當然柴胡湯也有降的時候,治療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的大柴胡湯證,病人既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的少陽病,又有嘔不止、惡心,心下急迫,這個時候是降不下來,那么用大柴胡湯發揮了他下降的作用。所以說少陽居于體側,屬半表半里,都是既有升又有降的,如果病邪要從表而散就以升為主,如果病邪要朝里而泄就以降為主。
大柴胡湯
表、里、半表半里各有陰、陽就是六經,反應亢進的,趨病性和祛病性強、正邪交爭劇烈的就是陽,相反趨病性不足,祛病性差,正邪交爭不劇烈的叫陰。
在每一個層面上都有一陰一陽兩種現象,合起來就是六經辨證。
未完待續,后續內容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