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上午消息,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今日在北京召開,京東金融 CEO 陳生強表示,金融科技利用數據助力了金融行業的發展,數字科技也將推動實體產業轉型。
開場之初,陳生強談及了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他介紹稱,數字科技可以實現所有生產要素和生產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形成完整、可持續發展的閉環。
他表示,科技、產業的融合,應當以產業成本降低、用戶體驗提升、產業收入增加和商業模式迭代為標準來衡量。
在此基礎上,陳生強回顧了京東集團的戰略演變,他表示,京東已經在供應鏈方面,通過連接雙方、簡化流程、信息智能化等方式,完成了零售產業的數字化改造。而在無界零售領域,京東也在推進零售即服務,向合作伙伴提供數字化零售的基礎設施。京東金融業圍繞京東集團的戰略提升,逐步將業務重心,從零售數字化專項金融數字化和產業數字化。
陳生強表示,每個行業的發展具有獨特邏輯,產業和數字科技的融合方式與速度不盡相同,但科技公司需要更加了解產業,而產業業更需要了解科技。
除此之外,陳生強還在現場宣布,京東金融正式發布服務于各地智能城市建設的城市操作系統京東城市,以及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營銷屏幕京東鉬媒。
此外,陳生強同時表示,除上述領域外,京東金融也在數字校園、數字農業等產業中推出了產品和解決方案。他宣布,京東金融品牌已經不再適配現有業務,品牌正式升級成為京東數字科技,以及全新的英
以下為陳生強現場講話全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來到 2018 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
這是我們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探索者大會。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大會嘉賓背景更加的多元化, 除了金融科技,還有城市計算、動物科技;除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還有物聯網、機器人, 此外,還有物理學家和科幻作家。多元化的知識和觀點相碰撞,給了我們全新的思維,讓我們去重新審視科技與產業的過去和未來。
近十年來,大家可以看到,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對增長的邊際拉動作用正在減弱。尤其是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如今,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形態,成為“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全球增長和科技創新的引擎,催生了繼蒸汽機革命、 電氣革命、計算機通訊革命之后的數字科技革命。
這次革命也因此驅動了全球經濟社會由人類社會、物理世界組成的二元結構,向人類社會、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間組成的三元結構進行了轉變。
下一個十年,數字科技將深入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數字科技到底是什么?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和路徑去打造新的經濟生態?
我們認為,數字科技的本質是,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數據為基礎,以不斷發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著力于“產業 x 科技”的無界融合,推動產業互聯網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最終實現降低產業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增加產業收入和升級產業模式。數字科技是實現數字經濟的手段,本身也是一個新的行業形態。
首先,數字科技使產業數字化的路徑由“單邊”走向“共建”。“單邊”的互聯網公司推動的產業互聯網和傳統的產業技術升級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產業數字化需要數字科技和產業的行業 know-how 無界深度融合,走一條“共建”的道路,才能真正實現“產業x科技”的乘數效應。這要求科技公司需要更了解產業,產業也需要更理解科技。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其獨有的邏輯,這決定了產業和數字科技融合共建的速度和模式不盡相同。
其次,數字科技使產業數字化的結果,從離線的“記錄過去”轉向在線的“預測未來”。數字科技,可以在對產業數據進行在線化、標準化、結構化的基礎上,實現對所有生產要素和運營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對生產和經營環節進行精準預測、優化布局、精細化運營、實時反饋并進行修正,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閉環,真正意義上能夠突破產業增長的既有模式和邊界。
在這種共建生態下,衡量“產業x科技”是否真正有效的標準是,是否能實現產業的成本降低、用戶體驗的提升和產業收入的增加,以及是否具備迭代商業模式的基礎。
如今,在資源要素驅動乏力、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費需求多樣化且易變的背景下,實體產業對于轉型發展有著強烈的需求,這就給了數字科技一個巨大的機會,去助力實體產業的發展。
京東作為國內最早踐行零售產業數字化的公司之一,過去的核心商業邏輯是,對零售產業供應鏈進行數字化改造,建立消費端和供應端之間的深度連接,減少供應鏈中間環節和商品層層調撥的次數,實現了智能選品、智能調撥和智能定價,預測消費者需求和偏好并反向反饋給供應端,讓產品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極大的降低整個零售產業的供應鏈成本,提升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如今,基于對整個零售產業終將走向“無界零售”的判斷,京東提出了未來 12 年的戰略方向:“零售即服務”——向合作伙伴提供零售基礎設施服務。
京東金融是從京東內部孵化出來的公司,所以我們能夠依托零售產業的數字化,進一步挖掘數據的價值,建立起基于數據的風險定價能力,從而去做金融服務業的數字化。金融的核心是風險定價能力,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拿我們消費金融來說,一個白條的信用風險評分模型就有 150 個子模型,模型中的變量就有 90 萬維以上。
從 2013 年開始,我們用了兩年的時間,搭建了一整套的服務于零售產業鏈的以風險定價為核心基礎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這套體系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同時提升了客戶體驗。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數字金融服務體系,我們驗證了基于數據去做風險定價的模式,并且通過金融服務串聯了零售產業上下游,并向外部服務場景進行了延伸,建起來了更加龐大的服務場景,所以我們逐步具備了向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基礎。
到 2015 年,我們開始提出金融科技的定位,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創造了 B2B2C 的服務模式,不僅積累了大量的 toB 服務經驗,連接產業的能力進一步加強,科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尤其在基礎技術領域,我們的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聲學、語義解析、生物探針、圖計算等技術已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入產業級應用階段。而之所以能實現這樣的突破,是因為我們的基礎技術能夠在海量、多維、全類型的數據環境中進行錘煉,并在最嚴苛的金融實戰應用環境中進行驗證與迭代。
在我們看來,金融科技所做的,是用數字科技助力金融行業的發展。同樣的,數字科技也可以服務實體產業互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推動實體產業的發展。所以說,從金融數字化到產業數字化,是一個自然進階的過程。
一年過去,在產業數字化的路上,我們已經走出來自己的模式。
今天,我正式發布京東金融在產業數字化領域的兩個突破性業務進展。
第一個,是京東城市基于城市計算平臺所打造的城市操作系統。
京東城市,是我們從今年 2 月開始布局的,組建了一只兼備豐富的城市管理和城市計算行業 know-how 的團隊,服務于各地的智能城市建設。僅僅 9 個月的時間,我們便基于既有的數字科技能力,以及京東城市所打造的產、學、研、管、用一體化創新機制,我們便打造出了一套能夠讓多方共同服務于智能城市建設的城市操作系統。這個城市操作系統可以高效支撐多個領域的垂直應用,涵蓋城市交通、環境、能耗、民生政務、公共安全、規劃和商業運營等,為城市打造從合理規劃、到高效運維、再到精準預測的閉環和可持續發展生態。
這個城市操作系統的核心是城市計算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能夠解決智能城市建設中的四大核心難題。第一,是利用時空數據模型去解決數據結構化和標準化的問題,讓海量多維數據變得可應用,同時能夠彼此“對話”;第二,將我們所掌握的時空數據 AI 算法進行模塊化、積木式輸出,解決不同場景下智能應用的開發問題,提升開發的效率;第三,利用開放式架構,兼容城市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智能城市服務商共同開發使用,包括云計算公司、智能硬件公司、解決方案提供商等等,實現生態的共建;第四,是利用特定的網關技術,利用基于用戶隱私保護的聯合建模機制和多源數據融合算法,去解決隱私保護的問題。
總體而言,這個操作系統目標是將整個城市運營和公共服務進行在線化、數字化,并實現智能化。有了這個系統,我們就能夠洞察城市過去,了解城市現狀,預測和優化城市未來,真正用數字科技打造一座數字與智能之城!
介紹完城市操作系統,再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一個全新業務板塊——京東鉬媒,一個基于物聯網的全新數字營銷服務體系。
在幾年前,我們預測,隨著數字科技的進步,線下營銷一定會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逐步進化,基于物聯網的智能營銷屏幕將無處不在,線下線上終將打通。
基于這樣的判斷,在過去近 1 年時間里,京東鉬媒升級改造并連接近 200 萬塊的線下屏幕,使其在線化。同時,我們把超過 1000 萬的 POI 點位的服務內容結構化,這些 POI 點每日服務 2.4 億的消費人群。
京東鉬媒能為媒體方和品牌方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線下媒體資源的投放管理效率的巨大提升,對線上和線下媒體資源同步管理,以往動輒花費數周的線下媒體點位計劃和復雜的監播流程完全可以用分鐘級的互聯網級投放方式替代。在這背后是一套我們為線下媒體開發的程序化投放技術,從 SSP、DMP 到 DSP 完全兼容互聯網程序化投放技術,實現了線下媒體的 “數據協同化”。
第二、打通線上線下廣告效果衡量機制,品牌方可以監測實體店到店數據,配合線上數據,統一衡量線上線下流量的效率,提高投放 ROI。對于媒體方,也可以通過物聯網平臺管理屏幕和媒體內容,在包斷式售賣和效果零售兩種模式間自由切換,做到收益最大化。這里使用物聯網和地理大數據相關技術,實現了線下媒體的“效果同一化”和“屏幕 IoT 化”。
第三、消費者可以通過數字化屏幕獲取更好的互動式和沉浸式的體驗,提高廣告粘性和媒體收益。消費者的體驗反饋也可以促進廣告主和媒體提供更精準的營銷服務。在這背后是多傳感器感知計算 +AI 門店科技的完整技術解決方案,實現了線下媒體的“體驗沉浸化”。
總體來說,面對廣告主和媒體方可以用“五景四化”來概括京東鉬媒的服務能力:即覆蓋社區、出行、消費、工作、公共五大場景,實現線下媒體投放和管理的“數據協同化”“效果同一化”“屏幕 IoT 化”和“體驗沉浸化”。我們將把自身的這種基于數字科技的營銷能力開放給整個傳媒產業鏈,共建數字化營銷服務體系。
除了上面所說的兩個新業務之外,我們還在數字農業、數字校園等一系列新產業、新場景中推出了創新的數字化產品或解決方案。
當我們產業數字化的土地上長出來越來越多的新物種之時,我們發現“京東金融”這個品牌已經不再適配現有的業務。
今天,借著這個大會的機會,我代表公司正式宣布,從今天開始,京東金融將進行品牌升級,京東數字科技成為我們整個公司的母品牌。接下來,我們將首次對外發布我們的全新的品牌 Logo,以及我們全新的 Slogan。請大家看大屏幕。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品牌名稱上,有 JDD 三個字母,這是我們京東數字科技英
未來,在京東數字科技旗下,將包含著京東金融、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鉬媒、京東少東家等多個獨立子品牌。其中,京東金融旗下,將涵蓋我們的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保險等一系列的C端服務,也包含著企業金融、金融科技等B端服務。
也就是說,未來的京東金融,仍將是京東數字科技最核心的一個板塊。我們仍將圍繞著個人、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需求,利用數字科技為不同的金融服務場景提供服務,除了既有的布局之外,還要向保險科技、資管科技等領域進行延伸。
比如,在資管科技領域,我們在今年 9 月剛剛推出了一個“固定收益基本面量化分析系統”,也就是 FIQS(Fixed Income Quantamental Solution)。這個系統是基于我們此前對實體企業相關運營狀況的理解,以及我們所建立起來的數字資產化能力和資產數字化能力,面向固定收益市場,包括債券和 ABS 投資等,為金融機構提供覆蓋交易前、中、后全流程投資標的信用分析及投資組合管理系統,幫助機構投資者更好地評估并跟蹤發債企業主體信用水平及 ABS 資產情況,同時可以全流程管理投資組合收益、波動率情況及潛在風險。
與數字科技攜手共進的五年里,京東金融從來沒有想著去顛覆誰,去搶誰的生意,未來的京東數字科技,更不會去打造封閉生態。產業數字化的市場足夠大,共建與共生必然會成為主流的市場生態。我們期待著能與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企業服務公司、傳統產業公司等各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同心攜手,以價值為引領,用開拓和探索的精神,共創數字科技的美好未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