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我編輯這篇文章,《杰伊·比姆》IMDb評分: 9.5,15萬人評價;豆瓣評分: 8.7。看到這個評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震驚了,要知道《阿甘正傳》IMDb評分8.8,《教父》9.2,而影史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也才9.3!。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它,然后立刻決定擱置原本計劃推薦的影片,必須要先發布這篇《杰伊·比姆》!
它雖然可能不至于高達9.5分,但它絕對是本年度最值得看的電影之一,因為真的又一次被印度電影給震撼到了。它把印度社會頑疾扒了個底朝天,所帶來的震撼之感不亞于經典韓國電影《辯護人》。
一部泰米爾語電影,最震撼也最觸動人心的便是,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改編自九十年代發生在印度的真實案件,講述了一名律師為了印度種族姓氏最底層的賤民階層伸張正義的故事。聽起來,故事劇情十分簡單,但影片卻精彩紛呈,讓人時而捶桌奮起,時而熱淚盈眶。
影片伊始,一群剛剛從監獄放出來的人,又要被抓回去頂罪,因為警察局要提高破案率……
在印度,姓氏是分階層的,賤民身份世代相傳,不能接受教育,甚至不能穿鞋,只能從事卑賤的工作,只能住在村子的最邊緣,不允許走入村莊,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我們很難想象在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居然還有身份、地位如此低下的一群人。
影片中的律師原型錢德魯,為了身份卑微的他們,所應當擁有的正義,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打贏了這場官司。期間經歷了各種波折,甚至遭受了死亡威脅……
影片主人公拉賈坎努是一個靠打獵和做磚為生的普通低種姓平民,跟妻子森加尼住在一間下雨就倒一面墻的茅屋,他們憧憬著辛勤勞動以后會住上磚房,簡單而淳樸。
一次,拉賈坎努去村長家幫忙抓出一條蛇。村長問他為什么不宰了它?拉賈坎努說:這可憐的家伙只是迷路了,上帝把毒牙涂在它的牙齒上,不是它的錯,如果不是它,村里會多很多老鼠,我會把它放生到樹林里的。
這些平民是善良的,但這些優良的品質并不能阻止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
村長家里失竊,警察們第一時間懷疑拉賈坎努,于是把拉賈坎努和親人全部抓起來。為了讓拉賈坎努認罪,警察毆打他懷孕的妻子,當著幾個親人的面脫掉拉賈坎努妹妹的衣服,拉賈坎努更是被打得奄奄一息,人性的惡在壞的制度下被無限放大。
妻子森加尼四處尋求幫助,這個沒有什么權利,也沒有什么金錢、地位的家庭主婦,在自己的丈夫蒙受冤案的時候,在一個政治混亂的國家當中,想要尋求正義幫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她從來沒有退縮,即使遭受再多的困難她都沒有打消尋求正義幫助的念頭。最終,走投無路時找到了律師錢德魯。
非常幸運的是她找到的錢德魯是一個非常正義的律師,錢德魯勇敢且聰明,不顧一切追查真相。即使他所挑戰的是整個黑暗的警察系統,他都義無反顧的,他相信,正義始終站在他這一邊……
這是一部富有正義、充滿力量的電影。其實講述對抗強權、揭露不公、追求公義、呼吁平等,諸如此類主題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十分多。尤其前些年,韓國屢屢推出此種類型片子,如《辯護人》、《熔爐》等,而印度也時常有這樣成色的商業電影推出,比如《誤殺瞞天記》,但《杰伊·比姆》卻拍出了更令人振奮的影像。
看到片名《杰伊·比姆》,大家可能會以為是影片中的哪個人物,事實上,“杰伊比姆”并非人名。縱觀全片,其實也并沒有與之相關聯的人物、臺詞或情節。但本質上卻息息相關,它是一種斗爭的延續,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所謂“杰伊比姆”,直譯成中文,可比作“比姆萬歲”的意思,這是印度人民為紀念一位偉大種族平權者而流傳的一句口號,此人便是比姆拉奧·拉姆吉·安貝德卡爾,他出身卑賤,就是前文所提的“不可接觸者”、“賤民”。
他一生都在為提升“賤民”的社會地位而做斗爭,推動并主持印度獨立后第一部憲法的制定,構建了印度憲法的基本原則,被譽為“憲法之父”或“印度共和之父”。
電影《杰伊比姆》雖然講的完全不是這位印度憲法之父的故事,但顯而易見其內里的精神一脈相承。電影的主人公錢德魯律師,他從小受比姆的思想影響,同樣一生都在為司法公正做斗爭,竭盡所能伸張正義。
杰伊比姆,我想,當印度人高呼比姆萬歲的時候,他們呼喚的并不僅僅是這個人,而是某種態度或精神,這種精神指引了錢德魯律師,也指引了這部電影。因為我們相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導演: T.J. Gnanavel
編劇: T.J. Gnanavel
主演: Suriya / Lijo Mol Jose
豆瓣 8.7 IMDb 9.5
觀看完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