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萊加索夫在切爾諾貝利調查中提交了他的報告。
盡管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后,蘇聯政府努力淡化這起災難,但主持調查委員會的蘇聯核物理學家瓦列里·萊加索夫仍呼吁調查結果向公眾開放。許多人認為他是災難發生后最為理性的人物,由于萊加索夫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避免了切爾諾貝利災難的長期影響。
然而不幸的是,萊加索夫在兩年后自殺-就在災難兩周年紀念日后的一天。他留下了一大堆筆記和錄音帶,表達了對政府的幻滅。也許他太了解政府在這場災難中的角色,才導致他如此絕望。
萊加索夫被召喚到切爾諾貝利
在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四處發生短路并爆炸后,萊加索夫聽取了匯報,了解了切爾諾貝利核爆炸的情況。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大約12小時后的中午,萊加索夫被任命為政府特別委員會處理爆炸事件。
距離工廠大約10千米的地方,萊加索夫在夜空中看到不祥的紅色光芒-核電站正在燃燒。
地方當局疏散了居住在災難附近城鎮的30萬居民,但由于疏散通知是口口相傳的,許多居民收到消息的時間比其他人晚。在事件發生后的早晨,萊加索夫后來寫道,“母親們推著嬰兒車和孩子們在街上玩耍-就像普通的星期天一樣。”當這些剩下的公民終于撤離時,萊加索夫說道,人們紛紛沉默不語。
被遺棄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今天仍然被視為禁區。周圍的森林在核輻射塵埃中變成了深紅色,因此獲得了紅色森林的名稱,除了野生動植物的重新出現之外,據說在接下來的2萬年里,人類仍然無法在此居住。
因為核輻射水平太高,萊加索夫和調查委員會通過直升機觀察該地點。工廠內的火焰只能從距離反應堆280米的高空排出。萊加索夫清楚地知道,工廠工人雖然急于求助,卻沒有實際可行的方法。
萊加索夫描述了當時蘇聯內部沒有可以處理這種緊急情況的組織,缺乏所需的設備,沒有足夠的呼吸器或輻射檢測儀器,萊加索夫也需要外國援助,聽取國外的建議-使用各種化學混合物處理火災。
萊加索夫的報告
緊急工作人員清理附近普里皮亞季的放射性碎片。
萊加索夫團隊確定切爾諾貝利災難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首先,蘇聯設計的反應堆是錯誤和不穩定的,實際上在蘇聯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沒有使用過。
一些報告指出,專家甚至告誡蘇聯政府不要使用這種反應堆,特別是因為反應堆在泄漏或暴露時沒有保護層來容納任何放射性物質。顯然,這一警告沒有受到重視。
其次,該工廠由未經訓練的工人操作,他們對反應堆設備處理不當只會加劇災難。事實上,在爆炸的那天晚上,由操作員執行了一項未經授權的實驗安全測試,導致反應堆短路和隨后的熔毀。
特殊的清理工人,負責清理放射性物質。
1986年8月,萊加索夫前往奧地利維也納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介紹蘇聯關于切爾諾貝利災難原因的報告。在五小時的聽證會上,萊加索夫表示,人為錯誤加上反應堆設計錯誤是造成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
萊加索夫在他的報告中寫道:“科學家和設計者都忽視了儀器或設備存在的問題。”
國際社會的許多人贊揚了萊加索夫詳細而坦率報告,但這與蘇聯政府中大多數當權者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他們試圖淡化災難的程度。此外,萊加索夫因其盡職盡責而備受好評,在情況得到控制之前,他沒有離開現場,不像團隊其他成員離開切爾諾貝利以避免核輻射。
“今天,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許多技術很復雜,有潛在的危險。但沒有這些技術,我們無法發展。“萊加索夫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采訪時說。“這就是為什么必須努力工作以確保所有技術- 核,化學,生物 - 的安全性要得到加強。”
但兩年后,在災難發生兩周年前夕,萊加索夫被發現死于自殺,年僅51歲。
現實的無奈
萊加索夫上吊自殺沒有留下任何遺書,但留下了一系列錄音,他在調查危機時描述了他對蘇聯政府的失望。萊加索夫發現,政府試圖掩蓋有關災難的信息。
古巴列夫是萊加索夫的密友,他根據切爾諾貝利事件寫了一部戲劇《石棺》,他告訴《真理報》,盡管萊加索夫對這次事故的處理得到了國際的好評,但他的同事卻嘲諷他的處理方式。后來原子能科學研究所科技術委員會舉行委員投票時,他被排除在外,盡管他??曾擔任該所的副主任。
古巴列夫認為這可能是他朋友自殺的部分原因。
另外,萊加索夫對沒有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頭銜特別失望,他是切爾諾貝利災難團隊中唯一一個沒有享有該國家榮譽的人。還有人認為,萊加索夫為切爾諾貝利造成人們的痛苦而自責。但無論怎么猜測,他自殺真相仍不清楚。
2000年12月,切爾諾貝利事件14年后,核電站剩下的最后一個反應堆被關閉。
萊加索夫的扮演者
2019年,HBO 推出了迷你劇《切爾諾貝利》。電視劇開場,萊加索夫在發生災難的幾年后開始反思這場災難,讓他成為該節目的主角。
“如果我們聽到足夠的謊言,那么我們就再也不能認識到真相了。那么我們能做什么呢?“在劇中他扮演者說道。
目前為止,該劇集贏得了一片好評,因為它對核泄露描繪極為詳盡。《莫斯科時報》甚至稱該節目時“核物理學的速成課程“。但更重要的是,這部電視劇探索了追求真相的重要性和自我犧牲的本質。”
Valery Legasov采訪了美國媒體關于他的切爾諾貝利報告。
描述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暢銷書《午夜》的作者希金博瑟姆對這部劇贊不絕口,但同時也指出了劇里面的不足。他指出,萊加索夫是現實生活中的放射化學專家,而不是反應堆專家,因此他在調查中更多來自其他專家的指導。
至于萊加索夫的寫照,編劇們花了數年時間采訪事故參與人,與萊加索夫的朋友和同事(包括他的女兒)交談。
萊加索夫于1996年9月20日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表示,萊加索夫應該在他的調查中表現出“勇氣和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