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財務規劃能力提升系列文章,通過簡單的文字和游戲,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地圖,第8篇:
從今天的內容開始,大家就要接觸理財的專業知識了,這會比之前的內容復雜一些,但我會盡量用更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理解,而知識的開始,我們就隆重介紹讀懂財富的兩張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你可能遇到過對理財侃侃而談的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都說的有模有樣,你自己也聽不太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以我們小白的身份怎么判斷對方是高手還是大忽悠呢?
你可以看似隨意的問一下,我最近在學習理財的知識,但自住的房子我不知道怎么記到資產負債表里,每月的月供怎么記到現金流量表里,你能教教我嗎?
如果對方支支吾吾,沒法從容不迫的告訴你,房產按成本價計入自用資產,貸款計入負債,月供的利息計入金融性支出,而本金不在利潤表里體現,而是在資產負債表里體現,得了,咱就別聽他扯了。你看,這簡直就是理財小白鑒定器啊!
聽完一堆資產負債的東西,會不會有點暈,沒關系,我們簡單解釋一下:《現金流量表》就是記錄收入和支出的表格,這段時間進了多少錢,是工資還是投資收入,又花了多少錢,是餐費還是利息支出。
而《資產負債表》就是收入減去花銷還剩下多少,這些錢都放哪里了,又管別人借了多少錢,都用在哪里了。
以上的說明大家都懂,但對于怎么定義資產,付出去的錢到底是支出還是資產增加,這些具體的內容很可能是分不清的,那么我們舉一個例子:
生活中離不開水,就像離不開錢一樣,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小村莊,村里人都靠一口井水生活,每天大家要打水,打完就用,一用就光,這就是我們最原始的收入和支出,這時候是沒有結余的,后來大家發現,氣候干燥的時候,可能井水也會枯竭,這時候大家有了蓄水的意識,家家都建了個小蓄水池,每天打水倒入水池,再從水池接水用于生活。這水池中就是我們的積蓄,也就是最簡單的資產,到這還都好理解。
但有時候即便如此,也會遇到池水和井水都枯竭的時候,那怎么辦?只好管有水的人家借水,這時候,你不僅要還回去,意思一下還得多還些,我們就在池子里圍出一個小塊,專門用來放借來的水,這部分就是負債,所以我們在《資產負債表》里會記錄資產和負債同時增長,就是這個原因。
之后我們的蓄水池也開始有盈余,發現一直放著還會蒸發,這有點虧,這時候,我們發現可以把多出來的水借給更多需要水的人,換取他們的回報,這時我們就把水放在各家的蓄水池里,雖然不在我們的池里,但仍然屬于我們,這就像我們把錢放在銀行,放在p2p,投資金融產品一樣,看似是拿了錢出去,其實是資產形式的轉換,仍然在資產之中。
只要我們理解以上這個故事的邏輯,我們就可以把《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不會再出現記錯的情況,而且因為家庭《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對正規性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因為并不復雜,且操作人就是持有者,因此核心是理解如何正確歸類資產負債收入收支。
而搞清楚了表格 的使用后,隨之而來的一個疑問是,這個表在與不在,我的水就在那里,有什么用呢?
首先要說,我們普通人,對數字是沒那么友好的,一旦它稍微復雜點我們就可能就不住它,所以表格的第一個作用是幫助我們整理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了《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后,我們就可以給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做!體!檢!,就像看我們紅細胞數量是否偏高,血壓是否正常一樣,我們可以對家庭的財務狀況進行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制定合理的理財方案,只要掌握了表格的應用,并學會下一篇文章的財務診斷法,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的家庭進行財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