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以前曾用隸書書寫過。近日,因需書些斗方小品,便把此詩也收錄進來。
應該說,此詩也是小品,寥寥數語,便把梅花的色、香、味,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猶如一道“名不見經傳”小菜,越品味道越足,令人余味無窮。
梅花與雪有一“搭”,相得益彰。歷來的很多文人墨客,不知做了多少的詩文歌賦,贊其兩者的美麗、精神與品質。梅花凌寒,春雪溢香,本是物種在自然界中極為普遍的現象。但是,人們卻賦予其“靈與魂”,使其擔當起了感情與精神的寄托,給人以力量和希望。從而懂得面臨任何環境、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難、憂愁、煩惱,要像梅花一樣傲骨迎風,無所畏懼。因為,心中的理想與夢想還在遠方。
在這里,雪好像如綠葉在襯托著梅花。殊不知,如果沒有雪的存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失去了很多詩情、意味。皚皚的白雪中紅梅在綻放,那是一個多么美輪美奐的畫面。“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所以說,兩者缺一不可。
這首詩,我非常喜歡。可以說百書不厭,說不上哪天又寫了一幅王安石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