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送孩子的時候總能碰到很多養狗狗的人出來遛狗,今天早上一不小心“踩雷”了,當時就想真是倒霉啊,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剛想躲開發現旁邊也有不少“地雷”。
突然發現我們身邊寵物狗隨地大小便似乎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記得小時候快連人都養不活了,更別提養寵物了,那會街上基本沒有什么小貓小狗,即使偶爾有一兩只也都是“大黃”“小黑”一類的土狗,哪像現在什么“馬克”“歡歡”……要說也奇怪,好像以前街上狗狗的便便真的很少,不過也可能小時候從來不注意吧。
現在的馬路、公園、小區幾乎都成了寵物的天然廁所,反正我是從來沒有見過哪個狗狗的主人隨身攜帶處理便便的工具,這樣的情況不僅污染了環境,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厭惡。其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寵物,你也不能強迫別人怎么想,所以一些公園就想出了另一招,“寵物廁所”也就出現了,這個廁所是給狗狗提供方便的場所,對于環境的維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雖然有很多人對于它的使用率和清理維護都有質疑,但是真正對于環境的維護,靠的還是養寵物人的文明意識。
在家里養貓你還得準備個貓砂盆呢,養狗你肯定不能讓它在家里拉,其實文明養犬,積極處理寵物在外遺留的大小便針對的是人而不是寵物,是不是文明養犬折射出的是一個人的素質高低,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比如自己或者家人帶寵物出門的時候,為其戴上鏈子;遛狗的時候帶一些舊報紙或者塑料袋,隨時清理它的大便,主動避讓行人和車輛,避免讓狗狗接觸寶寶、孕婦和老人等特殊群體;也不帶它們進入辦公區域、飯店、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這類的公共廁所;如果狗狗的叫聲影響了別人的休息,那么就要采取措施帶嘴罩或者止吠器了,雖然這樣會讓狗狗不太舒服,但是還是要顧及到鄰居。
公園里設置了寵物專用的公共廁所,那就是讓這些看上去似乎不是太大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一個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質和修養,在公園讓寵物使用公共廁所也是文明的體現,是行為也是一種習慣,自覺踐行,從而營造出更和諧的社會環境。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有關于本文你的觀點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