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轉載互聯網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疝氣,指腹腔內臟器經腹壁肌肉間隙、缺損或薄弱處向體表突出或進入另一部位。此病可分為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和白線疝等。疝氣是由于腹壁肌薄,腹內臟器突出引起。中醫認為,此病與氣滯、寒濕、氣虛有關。
此病特征為患處出現包塊,自覺有局部墜脹感,包塊可隨臥位或用手壓迫而消失,如果包塊腫痛不能還納腹內,就意味著有嵌頓。疝氣嚴重者要施行手術。
↓《方1.》↓
焙麻雀治小腸疝氣
【組成】麻雀1只
【做法】麻雀連毛用泥裹封,放火上焙成炭,研成細末。早晚1次以米湯送服
【功效】補虛扶陽。用治小腸疝氣
↓《方2.》↓
蔥衣熏治疝氣
【組成】蔥衣(蔥白的外皮)。
【做法】蔥衣用水煎沸,立即倒入小盆中。坐熏陰囊,待水溫后再洗,每日2或3次。
【功效】驅寒滲濕。用治陰囊墜痛。
↓《方3.》↓
紅皮蒜治療疝氣疼痛
【組成】紅皮蒜2頭,柑核50克,金橘2個,白糖50克。
【做法】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兩碗,煮成一碗。頓服
【功效】消腫,止痛。用治疝氣疼痛異常。
↓《方4.》↓
蕎麥面川烏胡椒治疝氣
【組成】蕎麥面100克,生川烏15克,白胡椒9克,白酒適量。
【做法】將生川烏、白胡椒研成細末,同蕎麥面用好白酒拌成泥狀,包扎在腳心處。連用1周,每日換藥1次。體虛者禁用
【功效】祛風濕,散寒,止痛。用治疝氣。
↓《方5.》↓
大棗橘核末
【原料】大棗20克,橘核適量。
【做法】將大棗去核,用每枚棗肉包橘核6粒,放于火爐邊焙干,研成細末
【功效】適合陰囊腫大患者服用。
↓《方6.》↓
外治療法
【出處】流傳民間和醫界
【組成】生香附60克(粗研末),食鹽60克。
【主治】腹外疝。
【用法】酒醋炒熱,布包頻熨患處。
↓《方7.》↓
茴香炒雞蛋消疝氣
【組成】小茴香25克,雞蛋2個,食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小茴香加食鹽炒至焦黃色,研末,然后以雞蛋氣拌和煎炒。每晚睡前與溫黃酒同食,每日1劑,連吃4劑為一程,數日后再服用。
【功效】順氣,消腫。用治小腸疝氣。
↓《方8.》↓
橘核末
【原料】橘核、小茴香各等份。
【做法】上料分別炒焦、研末、混合。
【功效】適合小腸疝氣、睪丸腫瘤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