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疼痛、無法行走有可能是心臟血管堵塞了,很多查不出病根的各類疼痛,都有可能是看似毫無關系的血管導致,如何早篩查預防?專家揭曉如何一次性檢查全身血管健康,還帶來非空腹檢查血脂異常新方法。
本期專家在一開始先給我們講述了,他從業30年遇見的一例罕見患者。
病例故事
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走路時下肢無力、有些腿疼伴腿脹,以為是腰腿疼,在骨科、血管外科都做了檢查后,發現骨骼、下肢血管的問題并無大礙。
但是,專家的團隊敏銳覺察到“可疑點”,病人表述癥狀時,談到有時想快走,但心前區有點憋氣微疼,引起了專家的重視,推測可能是心絞痛,有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于是又做了進一步的檢查,這一檢查麻煩可就大了:患者心臟兩根血管100%堵死,另外一根血管也堵塞了70%以上。
摸兩個部位進行排查,您是否也有類似的腿疼
①摸部位:
●摸足背動脈:摸自己的正腳面,腳趾頭與腳脖子中間線偏上位置,此動脈的跳動與心率一致;
●摸內踝動脈:抬起腳尖腳腕后側拉直后,踝尖附近。
●如果兩個部位都能摸到律動,基本上可以排除下肢的疼痛跟血管有關系,檢查方向要轉移到是否是靜脈系統引起的腿沉腿脹。
②排查問題:
●足背動脈末梢是否存在問題
●推測小腿動脈是否狹窄或者閉塞
●監測大腿動脈是否存在問題
如果自測后懷疑血管存在問題,則需要就醫進行專業的檢測,在上述病例中專家通過他的特色檢查,才最終發現了患者的心臟血管問題。
血管可通過超聲或者CT檢查,但各有不足,超聲看不見被遮擋的血管,CT是分部位多次檢查,多有不便,而專家的檢查集合了能看見全身所有血管、一次性檢查完全的優點。
這項檢查就是——全身血管造影,通過股動脈的穿刺,將造影劑注入到血管內,只需十幾分鐘,在患者清醒局麻的狀態下就能檢查完從頭至腳的全部血管。
檢查的目的有兩個
①檢查血管是否存在問題;
②如果存在問題,可在造影劑量不大的情況下,同時進行治療。
哪些人群適合做全身血管造影
①動脈硬化高危人群;
②長期吸煙、糖尿病或者高血壓;腦梗塞家族史;
③動脈硬化危險因素多的情況下;
④臨床懷疑冠心病或確診冠心病等。
得益于全身血管造影的患者
病例故事
這位患者就診時的情況是,下肢間歇性跛行,十幾年的高血壓,2017年還患過腦梗塞,在做完全身血管造影檢查后,專家發現除了下肢動脈的問題,還提前發現了更加嚴重的頸動脈問題,一側血管已經完全閉塞,剩下另一側是重度狹窄已堵塞90%,幸運的是目前還沒有出現明顯癥狀,一旦突發可能就是面臨死亡。
專家提醒:要警惕堵塞大于70%的無癥狀頸動脈狹窄,但無癥狀不代表無危險,大部分人都會有潛在的嚴重風險,它的發病率在70%-80%,一旦突發可能就是大面積的腦梗塞或者危及生命。
專家還提到,頸動脈狹窄90%-95%的首要原因是動脈硬化,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就有長期高血脂。
血脂是判斷動脈硬化非常重要的指標,動脈硬化也是血管斑塊的危險因素之一,對于患者來說,血壓、血糖都可以在家監測,但血脂卻必須就醫檢測,而且血脂異常時也并無明顯癥狀,所以自身血脂的異常最難及時察覺。
今天專家給大家帶來了血脂檢查“新發現”,幫助大家認識一種新的血脂檢測標準,讓您遠離可怕的嚴重血管病變。
通常情況下的血脂檢測都必須要求空腹8小時,因為進食會使檢測項目之一的——甘油三酯迅速升高,影響結果判斷。
但后來研究發現,甘油三酯上升的幅度有限制,而且非空腹狀態下的甘油三酯升高,實際上和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密切相關,所以就有了以非空腹狀態下甘油三酯的數值來間接判斷血脂是否異常。
如果非空腹狀態下甘油三酯高于1.98mmol/L,則被認為血脂異常;如果嚴重超出標準,可能食用過油食物或者暴飲暴食等,需要空腹狀態下再檢測一次。
這些人要注意,請重新檢查你的血脂情況
①年齡較大;
②有過高血壓;
③有冠心病、腦梗塞家族史
專家提醒:疫情期間,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系統性炎癥,會增加動脈斑塊破裂概率,如果變成常駐病毒,可能引起動脈硬化進而血栓,會增加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