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文/廖院玲
人生在世,誰都有難處,都過得不容易:富翁擔心財流失,窮人為賺錢發愁。城里人羨慕農村簡單安逸,農村的渴望城市的繁華,學生們好想走出校門闖蕩一番,中年人希望再去學校深造。有權勢的人位高權重,卻常常身不由己,地位低的人卻抱怨混得不好。
做人,要學會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有得就有失。要想別人理解我們,首先我們要理解別人,要想有人愛我們,我們就先愛別人。我們羨慕別人的財富,我們就要學習別人的“奮斗”。
生活中本來不容易,每個人做人做事都會有欠考慮的時候,都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當我們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我們承擔屬于我們的那份不容易,生活中要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珍惜才配擁有。
每個人都不會十全十美,對于他人的做人做事方面,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尊重別人,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這樣人生才會美好。
相互尊重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石,也是重要的美德。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別人也等于善待自己。當你尊重別人,給人以溫暖和包容懂得“感同身愛”和將心比心與換位思考。
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將心比心與換位思考,體諒別人的不容易,并給予別人理解和寬容,體現的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與素養。
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就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處在別人的立場做事情,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和包容別人,尊重別人。
用希望別人對我們的方式來對待別人,用別人期望的方式來對待別人,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對此,古人說過:“要以責人之心責已,要以寬已之心寬人”。
人在在世,所處的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學識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同,很難要求別人的認識和理解,以及看問題的角會都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很多事情,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來問題,考慮問題,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有些想法和做法未必全都是正確的。
同樣的一件事,只要我們從不同角度看,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采取的策略和行動就會有同,最終的結果就會不一樣。這時候,無論結果如何,就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善待別人,理解別人的難處,體諒別人的不易,饒恕別人的錯誤。
當我們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考慮問題,我們就會豁然開朗。當自己無法理解別人的角度出發,當自己面對同樣的問題時,自己會采取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我們就會理解別人了。
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許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別人是自己最好的一面鏡子。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待我們。當我們用一個手指正向自己。我們不為別人著想別人就不會為我們著想,我們替別人著想,尊重別人,別人也會替我們著想,尊重我們。
將心比心與換位思考,能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都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去思考問題。若能換位思考,換一個角度,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多理解和寬容別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和諧。
換位思考,是一種寬容,一種理解。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不要去埋怨,不要一味地去指責,學會將心比心與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我們會發現,事情會大不一樣。如果凡事都能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生活就會減少很多煩惱,增添不少快樂,人生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