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之大腸經】
位置:食指靠近大拇指一側即為大腸經。
應用:本穴主要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治療虛證時,用補法,多與補脾經,揉臍,捏脊等合用。治療實證時,用清法,常與清脾經,摩腹,推下七節骨等合用。
【清大腸知識點】
肺與大腸相表里,孩子積食,大腸經有熱就會傳導到肺經上,孩子就容易感冒、發燒、肺炎等。 如果孩子有積食,大便還比較干,可以清清大腸。用同樣的方法,從指根向指尖推300~1000次。
大腸經是食指靠近拇指的那一側面,不是食指正面(食指正面為肝經)。
清大腸還有一個妙處,那就是給熱邪一個出路,增強推拿的效果。
大便正不正常,是孩子健不健康的一個重要參照。糟粕能排出去,腸道運轉正常,孩子才會感覺到餓,才能想吃飯。所以,如果孩子大便干,可以清清大腸。反過來,如果孩子大便稀,可以給孩子補大腸,從指尖向指根推就可以了。
【操作】從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為補,稱補大腸;反之為清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推大腸。
【次數】300~1000次。
【主治】腹瀉、痢疾、便秘、脫肛。
【辯證施用】
(1)補大腸能澀腸固脫、溫中止瀉。用于虛寒腹瀉、脫肛等病癥。
(2)清大腸能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多用于濕熱、積食滯留腸道,身熱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結等。
從指根到指尖方向為清,反之為補(一手握住小孩指尖,用另一手手指醮點淀粉或爽身粉推拿) 清大腸可以潤腸通便,補大腸可以稍收腹瀉,但是寶寶比較嬌弱,尤其溺瀉與進食是寶寶們的重要的調理手段,所以不主張一味清或補,所以要清補,既來回推,如果要清,則從指根到指尖推得多些,如果要補,則指尖到指根推的多些,一般清補300下,再根據寶寶需要或清或補300下。
由此可見,小兒推拿之術不但操作起來方便,而且不會帶來任何毒副作用,家長朋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