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如果查一下血脂,發現血脂高的人會有很多,而血脂升高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在血脂的控制上要求更加嚴格。要干預治療高血脂,在飲食上減少脂肪的攝入非常重要,而脂肪主要來自于動物油和植物油。那么,面對市場上多種多樣的食用油,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脂肪在人體中的作用。脂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三大營養素之一,它在人體中起著構成細胞膜、合成各種激素、保持皮膚彈性等等多種作用,但體內如果含量過高,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中并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最終引起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因此,對于脂肪的攝入要有所節制,《中國營養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克為宜,且在食用油的成分種類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各種脂肪酸在體內所起的作用不同。
舉個形象而簡單的例子:在構成細胞膜的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就像蓋房子的鋼筋,支撐起了大的框架;不飽和脂肪酸類似于框架中填充的輕質磚。兩者比例合適恰當,蓋起的房子既結實又輕巧,穩定性和抗震效果都處于最佳狀態,如果大部分用鋼筋水泥蓋出的房子,既笨重防震效果也會差。
所以,人體中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3較為合適,也就是說多吃不飽和脂肪酸更有利于健康。由于動物油,比如豬牛羊油中含有的主要是飽和脂肪酸,而且人體自身也有合成飽和脂肪酸的功能,再加上日常飲食中會攝入一些動物性的食物,所以通常不需要額外補充,否則就會過量,因此血脂高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動物油。
而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就成為日常飲食的首選,那么市場上有各種各樣植物提練出的植物油,選什么好呢?
先來了解一點不飽和脂肪酸的知識。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很多種類,其中油酸最為重要,且油酸中有兩大類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從每天的食物中補充,分別是亞油酸以及亞麻酸,且這兩類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與飽和脂肪酸競爭,有助于調節血脂,降低有害的飽和脂肪酸水平,所以在食用油的選擇上以富含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植物油為宜。
了解了這些知識,再來看各種食用油:
高油酸型食用油 最具代表性的是橄欖油、菜籽油等,油酸含量在80%以上,常吃有助于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病。但是對人體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E含量很少,由于維生素E是脂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通過攝入脂肪類食物攝入,這成為了這類油的不足。
高亞油酸食用油 主要是大豆油、玉米油等等,亞油酸的含量在50%左右,維生素E含量也較多,但亞油酸含量50%左右還是相對要偏少一點。
高亞麻酸食用油 常見的是亞麻籽油、核桃油等,這類油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對血脂調節起著重要作用,但其中亞麻酸的含量只是相對于其它種類的食用油高,如果平時能吃一些堅果類食物,會有更多的亞麻酸的攝入,這也是提倡血脂高的人每天吃自己一拳大小堅果的原因。
亞油酸亞麻酸混合型食用油 比如花生油、米糠油等,它們所含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差不多,但同時也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三者的比例接近1:1:1,因此對需要嚴格限制飽和脂肪酸攝入的人不太適合。
綜上所述,就像沒有一種食物是十全十美一樣,各種食用油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而優勢互補才會有更大的獲益,這也是科學膳食要求各種營養素合理搭配才更有利健康的原因。因此日常飲食中經常變換各種食用油,比如吃完一桶油就換另一種類的植物油,更有助于彌補相互之間的不足。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