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帶娃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體質差易生病。家長在幫孩子提升免疫力這條路上也付出了很多,想著多給孩子吃些大補的食物,殊不知這樣更容易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積食!
孩子的胃腸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年齡越小,胃酸的酸度就越小,一般要到孩子十來歲,胃酸的酸度才能達到成人水平。這就是為什么即使吃同樣的東西,孩子吃完后可能會發病,而大人卻沒什么感覺,或是有點兒不舒服,也能扛過去。
前幾天妹妹給我打電話,說這季節一換,寶寶就特別容易生病,并且體內積食非常嚴重。妹妹說最近給孩子吃東西都不敢吃多了,但這積食就是消不了,去醫院看醫生也說孩子積食越來越多,真是愁死了。昨天抽空去妹妹家看了看小侄子,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積食。
原來妹妹看孩子免疫差,就覺得是營養不夠,平時給孩子吃的食物都是一些大補的,本想著給孩子補充些營養,但卻沒有考慮過孩子脾胃,結果越補讓孩子脾胃越虛,這才導致孩子積食,還更易生病。這一點也是很多家長容易犯的錯誤,以后千萬不能大意了。
積食的“禍根”找到了,兒科醫生:不要亂喂養娃,科學育兒是關鍵
1、油膩的筒骨湯
筒骨湯這種食物相信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喝過,包括我自己,我媽還說我以前可喜歡喝筒骨湯了,甚至還有一些家長給孩子喝一些更補的湯藥。但是孩子脾胃嬌嫩,筒骨湯中更多的是一些油脂,給孩子補充不了多少營養,還會給脾胃帶來負擔。其他的一些湯藥也會由于孩子脾胃運化不了而帶來傷害,讓孩子脾胃更虛,難以發育長個。
2、易咀嚼的湯泡飯
小侄子自入秋之后飲食問題就變難了,孩子吃得少,并且還容易生病,這一點也讓妹妹很著急。后來給孩子吃了一些湯泡飯,發現孩子特別喜歡吃,還容易下咽。從那之后基本每天都會給孩子吃,雖然湯泡飯容易下咽,但特別難以運化,這會給孩子脾胃帶來很大負擔,讓孩子積食越來越多。
3、秋季的“大魚大肉”
秋天到了之后家長都急著給孩子“貼秋膘”,但并不是讓家長給孩子吃肉。秋季對孩子來說更適合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這種肥膩的肉類會讓孩子脾胃變得越來越虛,時間長了孩子脾胃運化能力變差,就算吃別的也會出現積食,嚴重的話阻礙孩子長個。
日常給娃喝一水,增強脾胃去積食
孩子積食前有腹脹的情況,家長不妨給孩子來碗陳皮黃益十菌水。
做法:放入陳皮,加水,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15分鐘,最后把水倒出,待晾溫后,加入一小包黃益十菌當飲料喝。當然了,在外面不方面煎熬也可以直接用黃益十菌沖水喝。
用法用量:1歲以下,陳皮5克;1歲以上10克;2歲20克;3歲以上30克。
家長朋友們平時應該多給孩子喝點陳皮黃益十菌水,既能幫孩子調理腸胃,促進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還能幫孩子清理體內的積食。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為孩子提供營養的同時促進孩子發育,讓孩子能更健康的長大個。
積食啊就是因小兒喂養不當,所引起的一種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癥。所以我們更應該注重科學育兒,不適合寶寶吃的盡量避免給寶寶吃,平時也要控制寶寶的飲食份量,這樣寶寶才能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