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膝蓋痛的發生率實在是太高了,其中絕大部分就是“長骨刺”。
有多少人長骨刺?占老年人的一半多。這個病要講清楚,一本厚書都不夠。今天羅老師像之前一樣,用簡單好理解的方式講一講。這些問答是骨科醫生在門診經常和患者的對話。
答:就是“長骨刺”。該病本質是軟骨(俗稱脆骨)的退變、剝脫。軟骨壞了,骨頭就增生了,在X線上表現為“骨刺”。軟骨雖然壞了,但在X線上卻不顯影,看不到其病變。
答:不是!關節痛,民間可以俗稱為“風濕”,但是和“類風濕”差別巨大。長骨刺,又叫退變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發病機理是:老化。好比機器用久了會有部件損壞,同一個道理。用“老化性關節炎”比較好理解。
答:醫生查體+X線。有時尚需化驗和核磁檢查(醫生看情況)。
答:1.運動療法非常重要!改變生活習慣,避免爬山、跳舞、深蹲等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動作。訓練股四頭肌肌力,可以走平路鍛煉、游泳、騎單車,游泳時關節基本沒有負荷,且能很好地鍛煉肌力。肌力加強后可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輕疼痛和炎癥。
2.癥狀重的時候(急性期),可以間斷冰敷,平時不腫時,可以熱敷。
3.癥狀重的時候可以應用消炎止痛藥,最好用局部外敷的藥膏、巴布貼,比如扶他林乳膠、法斯通凝膠等。如果外用藥物無法止住痛,則需加用口服藥。消炎止痛藥對胃會有刺激。
4.補鈣有助于維持“骨架”穩定性,單單服鈣片,很難被吸收的。往往需要服用骨化三醇、二磷酸鹽等抗骨質疏松藥物,推薦鈣片+羅蓋全+福善美的組合。食物也能補鈣,比如牛奶、骨頭、蝦皮等。補鈣最好根據骨密度檢測結果。
5.可能有一點用:服用促進軟骨生成的藥物(硫酸軟骨素、氨基葡萄糖)。
6.可能有一點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類似于關節潤滑劑,營養軟骨,每4-5次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