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的人生,
不應該被愛情和婚姻定義,
她應該比我們活得自由。
——《找到你》
4月21日上午,四川米易縣。
一位27歲的媽媽,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在縣城大橋上縱身一躍,一頭扎進冰冷的河水中,從此,與這個世界永別。
是何等的無奈和無助?才會讓一位正值青春的母親,做出如此駭人舉動!
又是怎樣的絕望?讓她舍得跟親生骨肉一起,共赴黃泉!
她在遺書中寫道:
“我真的撐不下去了,真的太累了……沒有誰真正體諒過我,這幾年來,我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沒有本事,沒有能力,連最基本的帶娃都帶不好?!?/p>
無法得知她到底承受過怎樣的煎熬,但長期勞累,加上不被體諒,的確是促使她做出此決定的主要原因。
做人難,做女人難,做一個不被家人理解的媽媽,難上加難。
很多人覺得,照顧個孩子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沒人知道,媽媽,是唯一一個沒有培訓就必須自動上崗的職業,媽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體諒。
01
職場媽媽,不是超人
對媽媽來說,這世上最扎心的話,恐怕就是:“你怎么當媽的?!”
去年,電影《找到你》連續刷屏,賺足了心疼和眼淚。
電影對幾位身處不同境遇的母親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并通過劇情的層層推進,將她們各自的人生遭遇,如剝洋蔥般,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中,姚晨飾演的律師媽媽李捷,雷厲風行,人前風光無限;
人后,卻正與丈夫田寧辦理離婚手續,以及,爭奪女兒的撫養權。
她拼命工作,只為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而帶孩子的重擔,則交給了由馬伊琍飾演的小保姆孫芳。
只是某天下班,孫芳和女兒毫無預兆地消失了。
在追尋孫芳和女兒的下落時,李捷不但遭到警方的批評,更痛心的,是來自前夫和婆婆的指責:
“你還像一個女人嗎?”
“孩子能分得出保姆和媽媽么?”
“你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嗎?”
聲聲討伐,如萬箭穿心,將李捷刺痛得無法呼吸。
幾乎崩潰的李捷,靠著驚人的勇氣和毅力,踏上獨自尋訪女兒的旅程。
她一路掙扎,一路失望,一路徘徊,一路心如死灰。
而鏡頭閃回,田寧這個丈夫,干凈利索,醫生職業,家世清白,標準老公模樣,只是對李捷,卻少有耐心。
他想要的新生活里,必須有一個在家守著老公孩子的溫柔太太。
他所有認定的理所當然,正是那套在李捷身上的重重枷鎖。
婚姻不出意外地走向滅亡,不是因為家庭暴力,而是更殘忍的“語言暴力”,一聲聲一句句的指責:
“你怎么當媽的?帶好孩子才是女人的本職工作!”
仿佛身為一個女人,把孩子帶好,是天經地義;而帶不好,則不配當媽。
正如電影里的那句臺詞,道盡了媽媽的進退兩難:
“這個世界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的媽媽;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沒有人會覺得那是個職業?!?/p>
但沒人知道,職場媽媽,她不是超人。
她也會哭,會累,會崩潰,更會懷疑自我。
她需要體諒,需要依傍,而不是無休止的指責。
02
全職媽媽,更期待被理解
操持一個家,并不比管理一個公司容易多少,迎來送往,運籌帷幄。
而其中最艱難的,是所有瑣碎的、折磨的、無可奈何的瞬間,只有“媽媽”一個人在慢慢煎熬。
前不久,應邀去一老鄉大哥家吃飯。
一進門,就被房子的舒適妥帖吸引,看得出來,女主人居家有方。
嫂子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三歲的幼兒跟在媽媽身后,一步一走;
而大哥,則坐在茶幾旁,和朋友及家人海聊家常,時不時大喊一聲,老婆,加點茶水來。
如果沒有后面的事故,一切看起來和諧有愛,賓主盡歡。
只是茶至半歇,忽聽“砰”的一聲大響,緊接著,孩子震天價地尖叫大哭。
原來,孩子不小心從凳上摔下來,上牙磕著下嘴唇,血流得滿嘴滿身,加上一臉的鼻涕眼淚,場面一時混亂。
而更讓人揪心的,是大哥隨口而出的痛斥:
“你就不會多看著點?連個孩子都帶不好,你怎么當媽的?!”
連孩子奶奶也在旁邊幫腔:
“你說你做個飯吧,讓孩子跟著干啥?!”
面對丈夫和婆婆的指責,嫂子委屈地紅了眼,卻還是耐心哄著受傷的孩子,強顏歡笑,勸客人回座。
在我們周圍,也有一些媽媽承受著這樣的無故指責。
孩子哭了,媽媽哄;孩子餓了,媽媽喂;
孩子要睡,媽媽陪;
孩子制造出來的各種“爛攤子”,媽媽收拾。
孩子磕了,碰了,生病了,成績不好了......都是媽媽的錯。
似乎媽媽就理應像超人一樣,每天必須無所不能地照顧著孩子的一切,外加兼顧家務和家庭的里里外外,還要承受家人的不理解。
“你怎么當媽的?”這一聲譴責,比一萬句痛罵更刺痛媽媽的心。
03
家人的體諒,遠勝千言萬語
金星說,一個女人最大的踏實感,不是源于物質或地位的依賴,而是來自認可。
前幾天參加某個線下活動,其中一個環節,參會人隨機抽取一張紙條,并根據紙條上的題目,發表即興演講。
琳子的題目是:“如果時光倒流,你最想對TA說的是?”
還沒開口,琳子就已被回憶代入,滿眼淚光。
原來,十年前,她生完孩子后,奶水不足,加上產后抑郁,整日以淚洗臉,經常從陽臺往下觀望,幻想死亡的感覺。
是她老公老李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才把她從那段至黑時段中拎出。
每當孩子生病發燒,琳子亂發脾氣時,老李總是及時打斷,“你需要放松!”
然后,推她出去溜達,或什么也不做,就靜靜地抱著她。
琳子說:
什么夫妻是一種勢均力敵,什么婚姻是一場博弈,那些一直以來我信奉的真理,在現實面前,在產后抑郁面前,都是浮云。
孩子帶得不好,體弱多病,自己也煩躁不安,見人就罵,罵完自己還無緣無故地哭......
還好,老李一直在。
我這個媽當得實在很差,時覺愧疚。
但老李總說,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咱們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最后琳子感慨,不用時光倒流,每時每刻我都要對他說:“老李,辛苦了,謝謝你!”
猝不及防地,在場的聽眾都被這平凡動人的真情,感動得熱淚盈眶。
夫妻間的感情其實很簡單,做到了體諒,感情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04
無論是電影里的角色,還是真實生活中的你我,“做個好媽媽”,似乎是世人對媽媽的一貫期待。
作家湯小小曾說:
在中國當媽媽真是太難了,你為了工作不帶孩子不對,只帶孩子不工作也不對。
你讓家人幫忙帶孩子不對,你自己帶孩子兼顧不了工作也不對。
這個社會需要的媽媽,是既能年入百萬,又能獨自一個人帶娃,既能生二胎,還能把婚姻經營得幸福圓滿。
可是媽媽是人,不是神。
真的不要讓媽媽們,在身體勞累的同時,再心力交瘁了,沒有人能承受這樣的壓力。
每個媽媽,都是從小女孩長大。
她也曾是父母手心的珍寶,也是家人用愛澆灌長大的嬌花。
她不是生來就會當媽媽,她需要慢慢摸索和成長,學習一點,實踐一點,走一點彎路,再繞回原途,去完成未盡的征程。
別把那么多的責難加給她,也別把那么多的惡語噴向她。
媽媽,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一個職業,也是最累最需要擔當的一個職業。
多一些尊重與理解,少一些高標與指責,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怨憎與別離。
這世上的每個媽媽,才最應該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