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絡
前段時間,有媽媽問我,小小魚是幾歲分床睡的?
這一問,真的讓我有很多話想說。
如果你問我們跟孩子分睡的過程,順利還是不順利?
答案是過程并不順利,滿滿的心酸。
因為在很早以前,小小魚就分睡成功了,但因為我們犯的錯,他又跑了回來
在3歲多的時候,我們試著分睡,小小魚答應了,只是每次需要我們哄睡著了才能走。
結果趕上了冬天,媽媽怕孩子凍著,我也擔心,所以又把他拉回了我們的被窩,說再等等。
4歲多的時候,本來已經成功地分睡了一個多月,結果我奶奶來住,家里房間不夠,又讓他跟我們睡,當時我們想反正孩子已經能做到,等老人回老家后,再讓他分睡。
結果等奶奶回家了,小家伙也不肯回自己的房間了。
到了今年開學的時候,他5歲多,我想還是得讓他分床睡才行,于是跟他提起。
剛開始他態度很堅決,就是不肯。
說等等,最后我們商定再等30天。
結果等了一個月的時候,我跟他說,才勉強答應了。
可當天晚上就跑了過來。
沒辦法,剛開始,我們得接納他,讓他有一個過渡。
但我心里還是在想怎么辦?
是他沒有安全感嗎?
不會,這一點我能完全確定。
是他沒到年齡嗎?
其實他的自理能力沒有問題,能完全自己起床喝水上廁所。
而且之前已經成功了,問題是出在我們中途犯錯沒有重視這個事。
結果三年的時間里反反復復,大人孩子都吃了不少苦頭。
所以,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我們的方法上。
關鍵還是得找到方法。
值得安慰的是如今還是分睡成功了。
就跟分享我的經歷,千萬別犯我們這樣的錯誤。
什么時候分睡是最好的年齡?
建議是在4-6歲。
不要過早,比如3歲前不要急著分睡。
因為3歲是孩子走進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關鍵。
等他們先適應了集體生活,渡過了這次心理分離之后再談分睡,會好很多。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我覺得,就成熟來講,個體不應過早成熟,不應該在他們還處于相對依賴的年齡時就作為一個個體建立起來。”
我很贊成這個說法,所以在滿了4歲后開始做這個分睡的準備和嘗試。
而且大部分孩子在4~6 歲進入“性蕾期”。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這個時期孩子的性發展相對較活躍,如摸生殖器、夾緊大腿等,孩子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差異,開始對男女性別產生好奇和初步的認知。
父母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并且在這個階段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分房睡。
當然,也不要太晚,最好在7歲前完成分睡,至少要做到分床睡。
因為孩子越大,越難分開。
準備跟孩子分房睡,一定要先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為了分睡而分睡,去傷害孩子的安全感,那這是最不值當的。
所以,在孩子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不要急急忙忙地分睡。
并且分睡過程中,面對孩子的反抗、求助、哭鬧,要給予關注,做到心理關懷。
我覺得當孩子的自理能力達到后,可以先試探性地詢問孩子,有沒有準備好分睡呢?
當孩子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他鼓勵。
甚至可以給予物質的獎勵。
比如你做到了的話,能獲得爸媽給你準備的禮物,獎勵給有勇氣的你。
這次分睡前,我有一天特意給小小魚看了他最喜歡的一款玩具槍的照片。
說等他分睡成功1個月的時候就獎勵給他。
當時他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約定。
可結果過了兩天,他跟我說“爸爸,我覺得我做不到?!?/span>
“你不想贏得那把超酷的槍了嗎?”
“我不想要了!”他很沮喪地說。
說實話,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這個結局。
可孩子有時會選擇放棄挑戰,同時放棄自己的目標。
怎么辦?
我當時沒有著急,跟他說:“那我們再嘗試一下,獎品先保留,等你有一天做到了,爸爸再獎勵給你。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的?!?/span>
還有什么辦法呢?
我在接他從學?;貋淼穆飞?,就想著這個事。
跟他談談勇氣吧。
從我自己小時候的不勇敢開始說起。
然后談到我的分睡,并且告訴他我剛開始也做不到。
我跟他說,“你知道黑暗是通過什么來嚇人的嗎?”
“就是我們的恐懼,我們越害怕,黑暗就越高興,越欺負我們?!?/span>
“當你有了勇氣的時候,趕走了恐懼,黑暗就會跑掉!”
他跟我圍繞這個話題談了很久。
我們每天說一會,像講故事一樣。
但他的內心已經在思考了。
而分開睡之前,獨立睡覺的實戰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孩子不敢分睡,一定要先找到原因。
所以,他告訴我不敢睡是因為怕黑。
我給他心理上的鼓勵后,又想辦法給孩子一盞方便的小夜燈,比如那種摸一下就能亮的。
如果孩子不敢上廁所和喝水。
那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房間沒鎖門,你真的害怕,可以找我們。
然后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訓練,比如可以開哪盞燈,做一個情景模擬,讓他起夜的時候不害怕,知道該怎么做。
他又告訴我怕那些電視上看到的恐怖影像。
我有一天耐心地聽他描述自己害怕的場景。
然后再給他一一解釋,讓他覺得并不可怕。
記得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
他說有一次看到一個小嬰孩在黑黑的房間里爬啊爬,就是沒看到任何人。
我知道他怕什么。
于是問他還有什么,他說沒有了。
我把這個故事編完整,告訴他那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就在隔壁房間,馬上就會來看他的。
其實他是害怕沒有我們在身邊,覺得自己就像影像中的那個孩子。
孩子的抗拒總是有原因的。
父母要耐心地解讀孩子內心的世界。
就能真正幫到他們。
分睡后要記得及時補償孩子的親密時光
其實孩子不想分睡,最大的原因還是不想跟爸爸媽媽分開。
而這也是我們要讓孩子分睡的一個原因。
因為在孩子0-3歲,我們給予孩子親密的愛,但是在孩子3歲后,需要開始走向獨立,我們又要學會放手才行。
所以,當孩子在分睡的過程中,或者分睡后。
都要記得讓孩子感受到愛。
比如記得每天跟孩子說晚安,給一個睡前吻: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一直會保護你的。
如果能在睡前給孩子講講溫馨甜蜜的故事,那再好不過了。
讓孩子的心里裝著一個甜蜜的故事睡去。
在孩子沒有準備好之前,一定不要隨便推開孩子。
可以嘗試從分被子睡開始。
孩子大一點,有條件地話,就在房間內加一張小床,開始分床睡。
然后再過渡到分房間睡。
當然,在分睡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反復。
本來已經分睡成功的孩子,又半夜來找你。
該怎么辦?
我們是安撫孩子的情緒,然后帶他回自己的床上睡。
然后第二天可以跟孩子談談,是什么原因呢?
再繼續鼓勵他。
然后有那么一天,孩子內心真的做好了準備。
能獨立而勇敢地自己睡。
在整個過程中,不要輕易發脾氣,慎用懲罰,最好不要用。
就算要用,也頂多用一次就夠了。
因為愛比這個更重要。
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保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溫和會給孩子愛和勇氣。
而堅定會讓孩子做出決定并學會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