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五指啦、開七指啦、開十指,快生了快生了”,如果你是一個已經順產過寶寶的媽媽,對于這句話一定非常熟悉,而你如果是一個即將要成為媽媽的孕婦也會聽到這句話,那么“開十指”真的是意味著10只手指能夠全塞進子宮口寶寶才可以出來嗎?
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這樣以后踏進產房也不需要過度緊張呢!
規律性的宮縮(大約5分鐘)是臨產最重要的標志。假宮縮時有時無,持續時間也較短,是在為真正的分娩做準備。而規律性的宮縮發生后,致使宮頸口持續不斷的開大,預示著即將分娩。真正額信號就在于“開十指”
分娩中的“開十指”是什么
開指=開宮口
開宮口,又稱子宮頸口擴張。正常狀態下,子宮頸口張開約有一指尖的距離。隨著產程的進行,子宮頸口逐步擴張,直到打開到能允許正常大小的胎兒通過,也就是直徑為10厘米為止,整個過程就被稱為開宮口。
(分娩過程中宮頸的消退與擴張)
開十指=生寶寶
分娩的全過程共分為3期,也稱為3個產程。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期;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指胎兒娩出到胎盤排出的過程。
剛開始的陣痛非常快速也很輕微,首先是肚子感覺一緊,然后腰部快速出現一陣疼痛,幾秒后快速消失。一般情況下,剛開始有規律陣痛的時候間隔時間應該是相當長的,一個小時一次或更多。
順產過程簡述
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是指從臨產出現規律宮縮至宮口擴張3cm,此期間擴張速度較慢,平均2-3小時擴張1cm,需8小時最大時限16小時。
活躍期是指宮口擴張3-10cm,此期間擴張速度加快,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活躍期又分3期:加速期是指宮口擴張3-4cm,約需1小時30分鐘;最大加速期是指宮口擴張4-9cm,約需2小時;減速期是指宮口擴張9-10cm,約需30分鐘。
第二產程就是臨產期。
宮口張開的過程比較緩慢,通常懷孕第9個月后的第2個星期宮頸才逐漸展平。當宮口開了1指大小時,說明準媽咪已經臨產還沒有真正動產,這時不要緊張,可以在家待產,等有規律性宮縮才是真正動產了。不過自己要注意胎動的變化,有異常隨時去醫院就診。
當宮口開了3指大小時,準媽咪就可以進入待產室了;從宮口開3個到開全一般需要4小時,最多不應超過8小時,準媽咪做好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當宮開至9指寬時,可以進產房。此時需要醫護人員的指導和協助,方可順利產下寶寶,尤其沒有生育經驗的準媽媽們,需要聽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吸氣、呼氣等等,學習掌握如何能將寶寶往下生、又能保持媽媽體力堅持下去的技巧。
當宮口開了10指大小時,準媽咪已經進入要生寶寶的節奏了,趕快努力來迎接寶寶的降生吧。
宮口張開到底怎么檢查?
除了觀察之外,很多醫生會用“指診”的方法,有點類似于婦科檢查,醫生戴著無菌手套,從陰道將手指伸入,放在子宮口來測量宮口的打開情況。
臨分娩時,還可能會做肛檢,因為陰道在宮頸口那塊是相隔不遠的,中間是比較薄的腹膜,肛檢就是通過這個地方來探察宮口開放情況。分娩前不管宮口開沒開,反復的陰道探察都會造成醫源性感染,所以用肛門指診的方法來判斷。
注意,內檢雖然不是太舒服,但過程很短暫,和整個生產過程比,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快生,臨產前好好練宮口開指法
1. 分娩保健球
現在很多醫院的產房里都有“瑜伽球”,凱特王妃懷孕時也用這種球來訓練,包括貝嫂都有在“瑜伽球”上和小貝的合照。
在孕期就可以用這樣的球來鍛煉,比如電視劇《辣媽正傳》,孫儷飾演的夏冰為順產,經常坐在球上蹦跶…把婆婆都嚇壞啦!
額……別看圖亂學,不是坐在老公大腿上啊!他們這是擺拍~
產前最好是在醫護人員和專業孕婦運動教練的指導下使用,安全最重要!
刺激乳頭
孕期不要搓乳頭,會引起宮縮,但產前倒是可以做,刺激乳頭有助加強宮縮,讓宮口開得更快,但力度一定要足夠。不要害羞~都是當媽的人了,醫生怎么說你就怎么做吧!
來回走動
在狀況良好,指標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去產房的走廊走動一下。產科的墻體都有扶手,抓著扶手可以環繞整個產科。如果準媽能忍受陣痛的話,就去逛逛吧,對加速開宮口很有幫助的!
又要提到《辣媽正傳》啦!孫儷產前就是忍著痛不停地走動,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讓老公念叨剖腹產的壞處……為了順產對寶寶好,為了順產不留疤也是蠻拼的!
陣痛加強但子宮口沒有擴張,或是子宮口打開但陣痛微弱這都無法繼續進行分娩的。只有兩方面同時進行,才能順利娩出胎兒。如果開宮口不順,在活躍期時需要及早決定,或借助藥物,或進行剖宮產,具體情況請咨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