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痙一作痓,是項背強直,角弓反張的證候名稱,有汗的叫“柔痙”,無汗的叫作“剛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原文131后段
【鄭論】 按(胸結)〔結胸〕而項亦強,有如柔痙狀者,此是邪結于胸,阻其任脈流行之氣機而言也。下之以大陷胸丸者,逐其胸中積聚,積聚亦去,任脈通而氣機復暢,故有自和之說也。但痙癥則周身手足俱牽強,此獨項強,故稱為如柔痙狀,學者須知。
【闡釋】 結胸的主證,本是心下鞕滿而痛,此證項強如柔痙狀,是病邪偏結于上,胸部鞕滿而不能俯,所以如同柔痙。這種項強是受胸部水熱結聚的影響,和筋脈失養的項強不同,水熱結聚一散,胸部脹滿自消,項強也就可以自愈,所以說下之則和。用大陷胸丸緩攻上部之邪,確為對證。鄭氏嫚與諸家不同:“此是邪結于胸,阻其任脈流行之氣機而言”。治之以大陷胸丸者,使藥力緩緩而行,驅邪而正不傷,乃峻藥緩攻之法也。胸中積聚去,任脈通而氣機復暢,故自和也。
大陷胸丸方(校補)
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斤(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的藥物組成,為大陷胸湯更加入葶藶子杏仁白蜜而成。因其邪結在胸,胸為肺位,故加杏仁色白入肺,以利肺氣,用葶藶子佐甘遂破飲而瀉下,恐硝黃等藥下行甚速,故緩以白蜜之甘,使藥力緩行,留于胸中,熱結之水,得芒硝而解,葶藶甘遂逐水飲,隨大黃以下行,又為丸煮服,使藥力緩緩而行,驅邪而正不傷,乃峻藥緩攻之法?!夺t宗金鑒》用以治水腫腸澼初起,形氣俱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