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9高考題易錯糾錯:專題14 植物的激素調節

專題14  植物的激素調節

易錯點1  對植物向性運動產生的原因認識不清

1.圖是關于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對照,說明胚芽鞘的生長與尖端有關

B彎曲生長,與生長素分布不均有關

C彎曲生長,與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有關

D對照,說明向光彎曲生長與尖端有關

【錯因分析】實驗能力不足,不會用單一變量的方法分析實驗得出結論,對引起向性運動的知識掌握不牢,也易出錯。分析結果時注意遵循實驗中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判斷植物的向性運動問題時,需把握關鍵點:植物長與不長與生長素的有無有關,彎不彎曲生長與生長素是否分布均勻有關,能否感光與有無尖端有關。

【試題解析】分析圖:尖端是感光部位,圖中用錫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長;

尖端能夠感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因此彎向右側光源生長;

尖端是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切去尖端將不生長也不彎曲;

切去尖端后,中間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不能感受單側光照,因此直立生長;

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側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因此胚芽鞘彎向左側生長;

尖端能夠感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因此彎向右側光源生長。

要證明胚芽鞘的生長與尖端有關,實驗的自變量是尖端的有無,的變量是尖端是否接受單側光,A錯誤;尖端能夠感受到單側光的刺激,向右彎曲生長,切去尖端后,中間放置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并且單側光對其無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長,B錯誤;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而中沒有尖端,C錯誤;的變量是有無尖端,不生長,不彎曲;向光彎曲生長,說明向光彎曲生長與尖端有關,D正確。

【參考答案】D

植物激素的幾個拓展實驗

1)驗證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裝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長;裝置bc中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

2)驗證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即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A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彎曲生長,B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

3)探究重力和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程度

實驗操作:如圖所示(注:A盒下側有開口,可以進光)。

結果預測及結論:若AB中幼苗都向上彎曲生長,只是B向上彎曲程度大,說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單側光。

A中幼苗向下彎曲生長,B中幼苗向上彎曲生長,說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重力。

1.為探究單側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還是將生長素分解,某研究性課題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圖1中的瓊脂塊一段時間后放置到圖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分解了

B.瓊脂塊中的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原因是生長素促進了細胞生長

C.該實驗的自變量是①②③④四組瓊脂塊中的生長素濃度

D.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轉移了

【答案】C

【解析】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為<==,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分解了,A正確;瓊脂塊中的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是因為生長素可以促進細胞生長,B正確;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是否有單側光,C錯誤;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為<=<,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轉移了,D正確。

易錯點2  對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認識不足

2.圖1曲線表示不同生長素濃度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圖2是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的實驗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由圖1可知,莖彎曲生長時背光一側的生長素的濃度應高于D點對應的濃度

B.從圖2信息可確定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在8mg·L1~12mg·L1

C.圖1、圖2分別說明生長素對莖和根的生長都具有兩重性

D.生長素類似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合成難、原料廣泛,但效果不穩定

【錯因分析】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沒有理解頂端優勢的原理以及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生長影響的曲線,出現錯誤的選擇。

【試題解析】據圖分析,圖1中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對植物莖生長的促進作用先增加后降低,且D點以后表現為抑制作用,體現了生長素對莖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圖2中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濃度的增加,根平均長度逐漸增加,最后又下降得比對照組還低,體現了生長素類似物對根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單側光下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較高,對莖表現為促進作用,故背光側對應的濃度不能高于D點對應的濃度,A錯誤;從圖2信息可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類似物濃度在8mg·L1~16mg·L1B錯誤;根

據以上分析可知,生長素對莖和根的生長都具有兩重性,C正確;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D錯誤。

【參考答案】C

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的曲線分析

1)據圖分析,對于不同的器官來說,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不相同。三種器官的敏感程度大小為根﹥芽﹥莖。

2)對于同一器官來說,不同的生長素濃度,對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超過這一范圍則抑制生長。

3)寫出下圖中AB段、BC段、CD段以及B點和C點的含義。

AB段: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促進作用逐漸增強。

B點:促進作用最強,此時對應的生長素濃度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

BC段: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C點:此濃度時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

CD段: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4)圖中B點兩側,存在兩種不同的生長素濃度,促進效果相同。

2.某同學以玉米胚芽鞘為實驗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所得實驗數據見表:

培養皿編號

1

2

3

4

5

6

NAA溶液濃度(mol/L

0(蒸餾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胚芽鞘增長度(mm/d

+26

+3.2

+3.9

+5.1

+3.1

+1.8

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說明NAA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B.濃度為104mol/LNAA溶液也能促進胚芽鞘的生長

C1號培養皿為對照組,其余培養皿為實驗組

D.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NAA濃度在108mol/L左右

【答案】B

【解析】根據表格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NAA溶液濃度,因變量是胚芽鞘增長度。與對照組相比,隨著NAA溶液濃度的增加,胚芽鞘增長度先增加后降低,且最終小于對照組,說明NAA對胚芽鞘增長度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根據以上分析已知,NAA對胚芽鞘增長度的作用具有兩重性,A正確;表格中第6號培養皿的胚芽鞘增長度小于對照組,說明濃度為104mol/LNAA溶液抑制了胚芽鞘的生長,B錯誤;表格中1號培養皿為蒸餾水組,為空白對照組,其余培養皿為實驗組,C正確;表格中第4號培養皿的胚芽鞘增長度最大,說明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NAA濃度在108mol/L左右,D正確。

易錯點3  對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認識不清

3.科學家進行植物激素對豌豆植株側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頂芽分泌的生長素對側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B.赤霉素能解除頂芽對側芽生長的抑制作用

C.細胞分裂素能解除頂芽對側芽生長的抑制作用

D.側芽生長速度不同是因為側芽內植物激素濃度或比例的改變

【錯因分析】對植物激素間關系的知識點掌握不牢,易出現判斷錯誤。

【試題解析】比較曲線14可知頂芽對側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比較曲線124可知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的生長;

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成熟;

2)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衰老脫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

4)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5)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比較曲線124,可得頂芽分泌的生長素對側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A正確;比較曲線45,可以知道赤霉素能促進側芽生長,但不能得出赤霉素能解除頂芽對側芽生長的抑制作用,B錯誤;比較134可以知道細胞分裂素能解除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作用,C正確;側芽生長速度不同是因為側芽內植物激素含量的不同,D正確。

【參考答案】B

一、相互作用的植物激素

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1)相互促進方面

促進植物生長: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

延緩葉片衰老:生長素、細胞分裂素。

誘導愈傷組織分化出根或芽:生長素、細胞分裂素。

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乙烯。

促進果實坐果和生長: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頂端優勢:生長素促進頂芽生長,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進側芽生長。

防止器官脫落:生長素抑制花朵脫落,脫落酸促進葉、花、果實的脫落。

種子發芽: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促進,脫落酸抑制。

葉子衰老: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抑制,脫落酸促進。

二、五種植物激素對應的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名稱

對應生長調節劑

產生部位

生理作用

應用

生長素

萘乙酸、

24D

主要是幼根、幼芽及發育中的種子

促進生長,促進果實發育,促進生根

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促進果實發育,防止落花落果;

農業除草劑

赤霉素

赤霉素

主要是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種子

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

促進植物莖稈伸長;

解除種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來提早播種

細胞分裂素

青鮮素

主要是根尖

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延緩衰老

蔬菜貯藏中,常用它來保持蔬菜鮮綠,延長貯存時間

乙烯

乙烯利

植物體各個

部位

促進果實成熟

處理瓜類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產

脫落酸

矮壯素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衰老與

脫落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衰老與脫落

落葉與棉鈴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脫落

3.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乙烯屬于氣體類激素,只能由發育的果實中產生,可促進果實成熟

B.摘除一定量的成熟葉片更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原因是成熟葉片無法合成生長素

C.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受植物激素及環境因素影響,但根本上受植物基因組的控制

D.光刺激是色氨酸轉變為生長素的必需條件,它會影響植物幼基中生長素的分布

【答案】C

【解析】1、生長素類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在生產上的應用主要有:(1)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2)促進果實發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等作用。

3、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4、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

5、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

乙烯屬于氣體類激素,植物體各個部位可產生,促進果實成熟,A錯誤;成熟的葉片會產生較少的生長素,B錯誤;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受植物激素及環境因素影響,但根本上受植物基因組的控制,C正確;光刺激會影響植物幼基中生長素的分布,但是光刺激不是色氨酸轉變為生長素的必需條件,D錯誤。

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1.達爾文實驗

2.鮑森·詹森實驗

名師點撥:

注意理解生長素的發現過程中,針對胚芽鞘系列實驗所得出的重要結論。

生長素的產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長素發揮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二、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點

1)作用方式: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

2)作用: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作用特點:兩重性——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2.影響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1)濃度:一般情況下,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甚至會殺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莖敏感程度為:根>芽>莖。

3)成熟程度:一般來說幼嫩細胞敏感,衰老細胞遲鈍。

四、生長素兩重性的實例剖析

五、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1.實驗原理

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

用生長素類似物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下處理插條,其影響程度不同。

存在一個最適濃度,在此濃度下植物插條的生根數量最多,生長最快。

幾種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

植物激素

主要合成部位

分布

生理作用

赤霉素

生長中的種子和果實、幼葉、根和莖尖

較多存在于植株生長旺盛的部位,如莖端、嫩葉、根尖、果實和種子

調節細胞的伸長、促進蛋白質和RNA的合成,從而促進莖的伸長、葉片擴大、種子發芽、果實生長,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細胞分裂素

根、生長中的種子和果實

主要分布于進行細胞分裂的部位,如莖尖、根尖、未成熟的種子、萌發的種子、生長著的果實

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分化,促進側芽生長,抑制不定根和側根的形成,延緩葉片的衰老等

乙烯

成熟中的果實、衰老中的組織、莖

各個器官都存在

促進果實成熟,促進器官脫落等

脫落酸

根冠、老葉、莖

各器官、組織中都有,將要脫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組織中較多

抑制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表現為促進葉、花、果實的脫落,促進果實成熟,抑制種子發芽、抑制植株生長等

12019江蘇卷)如圖為燕麥胚芽鞘經過單側光照射后,甲、乙兩側的生長情況,對照組未經單側光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為背光側,IAA含量低于乙側和對照組

B對照組的燕麥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兩側的生長狀況基本一致

DIAA先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再橫向運輸

22019浙江4月選考)下列關于生長素及其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的生長是由單側光引起的

B.生長素在細胞內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長素由苗尖端產生并促進苗尖端的伸長

D.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32019浙江4月選考)圖甲為豌豆苗莖節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徑末端圖(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無活性),圖乙為外源添加生長素(IAA)對離體豌豆苗莖節段GA含量影響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與去除頂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頂芽的莖節段中GA8的含量較低

B.給離體豌豆苗莖節段添加IAA,能促進GA20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處理豌豆苗,莖節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頂芽后,豌豆苗莖節段伸長,側芽萌發

4.(2018海南卷)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色氨酸可經一系列反應轉變為IAA[來源:__Z_X_X_K]

B.激素的含量隨植物生長發育而變化

C.赤霉素對果實的發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條件下植物能合成較多的脫落酸

5.(2018江蘇卷)如圖為一種植物扦插枝條經不同濃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結果(新生根粗細相近),對照組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對照組生根數量少是因為枝條中沒有IAA

B.四組實驗中,300mg/LIAA誘導莖細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300mg/LIAA處理獲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實驗結果體現了IAA對根生長作用的兩重性[來源:..Z.X.X.K]

6.(2017·新課標全國卷通常,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可作為其衰老的檢測指標。為研究激素對葉片衰老的影響,將某植物離體葉片分組,并分別置于蒸餾水、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將各組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內葉片中葉綠素含量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該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

B本實驗中CTK對該植物離體葉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測ABA組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

D可推測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

7.(2017·江蘇卷)研究小組探究了萘乙酸(NAA)對某果樹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自變量是NAA,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

B.不同濃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

C.生產上應優選320 mg/ L NAA 處理插條

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數的效應

8.2016·新課標全國卷為了探究生長素的作用,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胚芽鞘上端一側放置含有適宜濃度IAA的瓊脂塊,對照組胚芽鞘上端同側放置不含IAA的瓊脂塊,兩組胚芽鞘下段的瓊脂塊均不含IAA。兩組胚芽鞘在同樣條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對照組胚芽鞘無彎曲生長,實驗組胚芽鞘發生彎曲生長,如圖所述。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胚芽鞘b側的IAA含量與b'側的相等

B. 胚芽鞘b側與胚芽鞘c側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側細胞能運輸IAAc'側細胞不能

D. 瓊脂塊d'從a'中獲得的IAA量小于a'的輸出量

9如圖表示一盆植物放在一個有孔的盒子里,植物不動,盒子一直在勻速緩慢轉動;圖表示整個裝置一起勻速緩慢轉動,且兩個裝置都處在單側光的照射下。一段時間后,中的植物生長情況分別是

A.彎向光源      彎向光源

B.彎向光源       彎向孔

C.彎向孔        彎向孔

D.彎向孔        彎向光源

10.如圖為溫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實驗設計,是在黑暗環境中對切去尖端的胚芽鞘進行的不同處理。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組彎曲的原因是右側細胞的數量多于左側

B.若將黑暗改成光照,進行該實驗,也能到相同的實驗結果

C結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彎曲與尖端產生的物質有關

D.設置組目的是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11如圖中根a側的生長素濃度在曲線A點(10-10mol·L-1),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C點之前的生長素濃度均能促進根細胞的生長

Ba側的生長素濃度為最適濃度,細胞伸長生長快,b側的生長素濃度低于a側,相當于曲線FE段濃度,因而細胞伸長生長慢

CAD屬于抑制生長的范圍,所以根不再生長

Da側細胞比b側細胞分裂分化速度快

12.下圖甲是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示意圖,圖乙是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長情況,圖丙是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植物某器官生長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是由生長素的極性運輸造成的

B.圖乙12處的生長素濃度分別對應于圖丙的C點之前和之后

C.圖乙中莖的背地生長體現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D.由圖丙可知,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生理作用不同

13圖表示的是與生長素有關的兩個實驗。下列關于這些實驗的敘述中,錯誤是

A.實驗1中有重力條件下根向地生長和莖背地生長都可以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

B.實驗2的研究方法類似于探究酶的最適溫度

C.實驗1中失重條件下,生長素沒有發生橫向運輸

D.兩個實驗的自變量依次是有無重力和IAA的濃度

14.在農業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間的雙子葉雜草,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更敏感。右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兩類植物生長的影響,則AB曲線分別表示何類植物,以及應當選用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是

A.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a點濃度

B.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b點濃度

C.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b點濃度

D.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c點濃度

15圖甲為某一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照射后的生長情況,圖乙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該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圖甲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對應于圖乙中的m,則a處的生長素濃度應該

A.大于m且小于n            B.等于i

C.大于n且小于i            D.大于i

16.對具有頂端優勢的杜鵑蘭假鱗莖分別進行打頂、頂芽涂抹三碘苯甲酸(能抑制生長素的運輸)處理,對照組不作處理。第5天后處理組側芽開始萌發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長,分別檢測各組側芽處的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結果如圖甲和乙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打頂可降低側芽處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含量,促進側芽萌發

B.側芽的萌發與生長需要杜鵑蘭持續降低內源生長素的含量

C.三碘苯甲酸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素從頂芽往側芽運輸的功能

DIAA/CTK的值變小有利于側芽萌發,側芽快速生長時該比值增大

172019全國卷II某研究小組切取某種植物胚芽鞘的頂端,分成甲、乙兩組,按下圖所示的方法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再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切段的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胚芽鞘切斷的彎曲程度(α角),測得數據如下表。據此回答問題。

分組

瓊脂塊

α/

20.4

9.0

9.1

1)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這種運輸的方向是_________

2)上圖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3)據表可知乙組中左、右兩側的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瓊脂塊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

18.(2017·新課標全國卷)干旱可促進植物體內脫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條件下生長的某種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變體幼苗,進行適度干旱處理,測定一定時間內莖葉和根的生長量,結果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綜合分析上圖可知,干旱條件下,ABA對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給干旱處理的突變體幼苗施加適量的ABA,推測植物葉片的蒸騰速率會______,以對環境的變化作出反應。

3ABA逆境激素之稱,其在植物體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192017·海南卷)為探究植物生長素對枝條生根的影響,研究人員在母體植株上選擇適宜的枝條,在一定部位進行環剝去除樹皮(含韌皮部),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涂抹于環剝口上端,并用濕土包裹環剝部位,觀察枝條的生根情況,實驗的部分結果如表所示。

生長素用量(mg/枝)

處理枝條數

90天存活枝條數

90天存活時的生根枝條數

首次出根所需天數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問題:

1)據表可知,生長素用量為0時,有些枝條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數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實驗結果,若要從表中所列各生長素用量中確定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認為需要提供的根的觀測指標還有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3從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的原因是_________

20.為研究吲哚乙酸(IAA)與脫落酸(ABA)的運輸特點,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ABA開展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

1)生長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表現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中出現較強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號);瓊脂塊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_________(填不是)極性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瓊脂塊中放射性強度相近,該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圖中AB為成熟莖切段,瓊脂塊均出現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成熟莖切段中的運輸__________(填不是)極性運輸。

4)綜合以上描述,極性運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適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長的保證。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顯著降解IAA,研究已證實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這兩條IAA降解途徑,對于種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壯生長_____________(填有利不利無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十三)植物的激素調節
【精】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輪復習】§8-5 植物的激素調節
高效課時作業3-3
小高考生物復習:2
2024屆高中生物一輪復習 第九單元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44講 植物生長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洛南县| 阳谷县| 临湘市| 凭祥市| 长宁县| 昌都县| 双柏县| 屏东县| 唐山市| 利辛县| 绍兴市| 肇东市| 五原县| 桃园市| 连南| 浪卡子县| 福泉市| 田林县| 武平县| 香河县| 英吉沙县| 天长市| 泰兴市| 文化| 石棉县| 建阳市| 镇江市| 开江县| 太仆寺旗| 麦盖提县| 汝州市| 涿鹿县| 巫溪县| 双辽市| 尼玛县| 五台县| 普格县| 涿鹿县| 宿州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