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往昔
一般情況下,王朝貴族去世以后,都會修建陵墓,里邊不僅存放有尸體,還有大量的金銀,所以,這也招來了很多的盜墓賊,今天我們說的這個墓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唐墓,那就是唐朝永泰公主的陵墓。
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兒,也就是武則天的孫女,她死的時候只有十七歲,而且還是被她的祖母害死的,但是,在她的墓志銘上卻寫著她是難產而死的,她還小,尚未發育成熟,難產很正常。
不過,還有一件事特別奇怪,那就是公主難產死去的前一天,他的丈夫和父親就被人殺害了,那我們就不得不懷疑她是否真的是難產而死的。死后,她如愿和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了一起,這樣,她就可以和丈夫廝守在一起,即使生前無法長久的在一起,那就死后長相廝守吧。
在她的父親唐中宗登基以后,為了對愛女的死表示哀悼,就將她的墳墓改為陵,入葬規格和帝王一樣,她是首個有如此殊榮的公主,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她還是小小年紀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死后的殊榮又有何用呢?
正是因為她的陵墓和帝王的規格一樣,所以,在她的陵墓中發掘出來很多的文物,但是,就在挖掘的第三天,考古人員在她的陵墓中發現了一具骸骨,在墻邊歪坐著,奇怪的是,他的旁邊還放著一把斧子,四周還有很多財寶。
起初,專家以為他是陪葬的人,但是,那不應該以那種姿勢坐在墻邊啊,專家對他的身份越來越好奇,最后,終于確定,他是一個盜墓賊,而且,是宋朝的盜墓賊,死的時候很年輕,只有二十歲。
專家是如何確定他的身份的呢?因為在他的骸骨的上邊有一個盜洞,但是已經被封死了。盜洞的旁邊還有許多手掌印,這應該是他被同伴遺棄以后,想要逃出去才在墻上弄出這么多痕跡。從他在墓穴中的姿勢,可以猜測他可能是被同伴用斧頭砍死,然后丟在這里,也可能是同伴從盜洞出去以后,就把洞口封住了,而他只能被悶死在洞中。
其實,這種情況在盜墓團伙中很常見,畢竟,誰能逃過金錢的誘惑。在二十世紀末,在一個明代的古墓中,也同樣發現了盜墓賊的尸體,這一定是同伴見錢眼開,想把錢獨吞,所以就將最后一個出洞的人丟在墓穴中。
也正是因為這樣,盜墓賊一般都是父子或者兄弟搭伴,因為只有血緣關系才是最牢靠的,其他什么都靠不住,畢竟,和金錢相比,這些算什么呢?
雖然永泰公主的墓已經被盜了,但是,他依舊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別是三彩俑,他體現了唐朝高超的陶藝技術,而且,在墓穴過道的壁畫也非常精美,那些壁畫就和公主生前住的地方一樣,過道兩邊的壁畫上畫滿了婢女,就好像還在服侍永泰公主一樣。
不過,這些東西永泰公主再也看不到了,她很早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為她的離開感到惋惜,十七歲,還是花一樣的年紀,她卻只能呆在冰冷的棺材里,和黑暗相伴。除此之外,我們也能看到她的父親淡淡的哀傷,自己即使做了皇帝,也保不住自己女兒的性命,既然連家人還無法保全,那做這個皇帝又有什么意義呢?
不過,如果永泰公主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父親這么疼愛自己,自己也能和心愛的人葬在一起,她也該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