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在后世的評價是相當低,甚至有人認為晉朝是中國歷史最昏庸、最黑暗、最混亂的朝代,不僅是因為晉朝發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重大事件,而且還因為晉朝15代皇帝幾乎代代昏君,連個像樣的明君都找不出來。
另外,晉朝發生了很多奇葩事情,這些奇葩事情在中國其它朝代都沒有發生過,側面反映了這個朝代昏庸、黑暗、混亂的特點,完全不是一個正經朝代,現在要講述的這位晉朝皇帝司馬奕,在他身上就發生了一件奇葩事情。
司馬奕是東晉第七代皇帝,第三代皇帝晉成帝司馬衍次子,第六代皇帝晉哀帝司馬丕同母弟,公元365年晉哀帝駕崩,因晉哀帝沒有兒子,因此德才兼備的司馬奕被擁立為帝,成為東晉第七代皇帝,那年司馬奕23歲。
司馬奕在位期間跟前面幾代東晉皇帝一樣,沒能牢牢掌握實權,實權掌握在世家大族出身的權臣桓溫手中,但是司馬奕對桓溫很不滿,經常跟桓溫作對。
桓溫認為司馬奕是個不聽話的皇帝,想把他廢掉,但是司馬奕沒有任何過失,如果貿然廢掉司馬奕,很可能會引來朝中其他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不滿。桓溫前思后想,居然以司馬奕的性取向為由,想出了一條卑鄙無恥的毒計。
原來司馬奕是個雙性戀人,后宮有幾個男寵,這是朝廷上下人盡皆知的事情。盡管司馬奕是雙性戀人,但他還是跟后妃們生了三個兒子,這些兒子都是他做了皇帝之后才跟后妃們生的,桓溫就對外散播謠言,污蔑司馬奕性無能,他的三個兒子都是他的男寵們跟他的后妃們生的。
司馬奕性無能并且戴綠帽的事情傳出后,一時之間弄得朝廷上下有很多閑言閑語,朝中大臣紛紛議論此事。桓溫趁著這個混亂的時刻,主張廢掉司馬奕,另外擁立其他皇室成員為帝,朝中大臣受到桓溫的煽動,都同意廢掉司馬奕。
于是在公元371年,桓溫帶兵進入皇宮,逼迫司馬奕退位,司馬奕自知無力對抗桓溫,也不會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被迫選擇退位,回到他做皇帝前居住的王府。事后,桓溫擁立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的幼子司馬昱為東晉第八代皇帝,是為晉簡文帝。
退位后的司馬奕在王府過著清閑生活,當他性無能的事情確定了是被誣陷之后,很多朝中大臣同情他,找到他并承諾幫他重登帝位,但是司馬奕害怕桓溫會取他性命,拒絕了那些大臣,并假裝天天在王府沉迷酒色,終于逃過了桓溫對他的懷疑。
直到公元386年,司馬奕在王府病逝,終年44歲。由于司馬奕死后,朝廷既沒有給他上廟號,也沒有給他上謚號(原因不得而知),而且他是晉朝唯一一位被廢的皇帝,所以后世通常就稱呼他為晉廢帝。